08.14 你的舒適區,正在慢慢毀掉你,奮鬥者必看的走出舒適區哲學

美國作家尼爾·唐納·沃許說過:“真正的人生始於你走出舒適區。”

人生的美妙在於它的不確定性,太貪圖安逸的人生,是沒有精彩和趣味可言的。

放羊哥有一個小表妹,長得漂亮,性格溫和,畢業後去了一個事業單位當了小職員,家人經常誇她懂事,選擇安穩,讓父母放心。

前不久,她卻從單位離職了,還說要來北京找工作。表妹說,在辦公室待了兩年,工作雖然輕鬆,但是拿著死工資日復一日,讓她感覺自己的能力沒有得到一點提升。

關鍵是,在那個圈子裡的女孩每天談論的不是娛樂八卦,就是服裝、化妝品和老公收入,她感覺特別無聊,一直在消耗自己,看不到上升的出路。

所以,她堅決要走出舒適區,來北京闖一闖。

表妹說:“反正年輕,沒有什麼可以失去的,失敗了我也不後悔,如果不來,我會恨自己一輩子。”

身邊有一些體制內的朋友,從事的工作都是錢多事少離家近,但是到後來他們都陷入了困境和焦慮中,因為長時間呆在舒適區,他們的能力沒有得到好的提升,新時代的發展對他們衝擊很大,人工智能讓人員不斷縮減,跳槽沒有勇氣,學習沒有動力,生活越來越沒有目標。

放羊哥創業以來,字典裡從沒有“舒適”二字,一直在為團隊和夢想奮鬥,今天也想分享給新的年輕人和正在奮鬥的創業者:走出“舒適區”,你可以不成功,但是不能不成長!

你的舒適區,正在慢慢毀掉你,奮鬥者必看的走出舒適區哲學

什麼是舒適區?

舒適區是心理學的一個概念,處於這一區域的人們對自我的認同才會有一種良好的感覺。為了保持這種感覺,人們甚至會拒絕理性的判斷,而寧願用麻痺、拒絕、逃避或者勉強應對的非理性的應對方式讓自己感覺尚有容身之處。我們叫它舒適區。

另一方面,人類在理性上也有一種害怕改變的慾望。因為,如果不改變,就算得不到什麼,至少也不會失去什麼?很多人不願意改變,不是因為沒有意識到有什麼問題。更多的,可能是不願意放棄很多自己覺得珍貴的東西。

從邏輯心理學來看,舒適區是一個自我的安全空間,由四面牆構成:固定的環境、固定的思路、固定的形象、固定的模式。

1.固定的環境:

很多人給自己這麼一個定位:

其實,我是一個很善談的人——在陌生人面前我不怎麼說話,一旦多接觸接觸,熟悉了之後我還是很風趣幽默的。

其實,我是一個外冷內熱的人,大家熟悉了之後就知道了。

然後還會用一句話來證明自己“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這句話是對的,但是用在這個地方就是一個藉口。

不要找藉口,是我們下面要討論的,現在先收斂一下。

這說明了一個很典型的現象:走出舒適區的不舒適性。

你脫離了自己固定的環境,在新的環境裡面感到不舒服,各種小心謹慎,還有認床的,換個新環境睡不著覺……然後呢,經過一段時間的工作學習,這個環境又變成了你的舒適區。大家想一下:大家剛升到高中時候的感覺,是不是很懷念初中的氛圍和朋友;大家剛上大學的感覺,是不是很懷念高中的氛圍和朋友;大家剛工作的感覺,是不是很懷念大學的氛圍和朋友。僅僅從這個點上來說,大家都有這種不斷的突破舒適區的經驗。

同樣,大家參加各種聚會,是不是習慣性的找自己認識的人,這樣才舒服。網絡上有很多測試題,把你參加party的表現,作為你是一個外向型還是內向型人格的測試題目。

但是道理大家肯定都明白,在一個大型的聚會上,比如相親,比如招聘,是三兩個人很不習慣的抱著胳膊做旁觀者,自己在自己小圈子說話收穫大,還是自己主動的去打招呼,認識人收穫大——道理都知道,但是很多人還是會選擇在自己的舒適區內等待著,不去行動。

2.固定的形象:

《套中人》的文章大家是不是都學過?一個吝嗇鬼的經典打扮。

每個人都有自己習慣的、固定的形象:穿著和相貌。

從穿著來說,打開很多人的衣櫃,發現這個人買衣服的風格差不多。這就是固定的形象。

所以一個嚴謹內向的人,不太可能穿上比較潮流的、熱辣的衣服。一個崇尚自由、空間的人,也不太可能有一些嚴肅色調的衣服。所以很多專業指導的個人提升突破,就是從改變自己的外在形象開始的,給你足夠的心理暗示和標識指引:我在改變,我在突破。

俗話說相由心生,一個人的長相受自己的性格影響。所以我們的父輩才會有“以貌取人”這句話。在後續的培訓中,我們也會嘗試自己去“以貌取人”,提高自己的識人、認人能力。

突破自己的固有形象難不難?很難受。比如讓你穿一身奇裝異服,你會感覺滿大街的人都在看你,非常不舒服。比如讓一個內向的人,上班見到每個同事都先笑著打招呼,你會感覺這公司簡直是瘋了。但是突破了自己的固定形象,就會面臨一個新的天地,你會感覺,原來世界還可以是這個樣子的。

毛澤東說過一句話:梨子好不好吃,不自己嘗一下怎麼知道。

突破自我是全方位的,一個人想要創業成功,必須得突破自己已有的形象,需要不斷挑戰自我。

你的舒適區,正在慢慢毀掉你,奮鬥者必看的走出舒適區哲學

3.固定的思路:

很多人在處理類似的事情時,都會有固定的思路模式。這種模式可能是父母給的教育,也可能是自己吃虧上當後總結的經驗,或者看到親朋好友的事情後自己的引以為戒。

也就是俗話說: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比如說:原來談戀愛受過傷,就得出結論:世界上所有的男人/女人都不是好東西。原來朋友借過錢,後來鬧得很不愉快,就得出結論:朋友之間不能借錢,否則就會失去朋友。原來被一個臉上有疤的人打過,就得出結論:長的難看的都是暴力分子……。

和工作結合在一起:原來替別人出過頭,幫過忙,結果被人坑了,變成自己的事情,就得出結論:媽的,這輩子再也不做好人了,有事就躲,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原來因為心直口快,得罪了小人,就得出結論:沉默是金,能打哈哈就打哈哈。

固定的思路,可以讓你避免犯錯誤,但是太過求穩,固步自封,也讓你喪失了很多的可能性。

所以很多大齡人相親,就是用過往的種種經驗不斷的在判斷對方:口太甜,不可靠;太小氣,不能過日子;太自私、太愛打扮、太勢利……。換個角度:在一個小城市,每天面對同樣的人和同樣的事情,毫無疑問,風險最小,安安穩穩。但是,既然能夠在上海遇到,這就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所以最重要的是,擴大自己的舒適區,增長自己的見識和閱歷,有能力去面對複雜多變的社會和生活。

思路決定出路,要想創業成功幾率大,就要跟上成功人的思路,有成功的思維模式,一個人不改變自己思考問題的方式,走出失敗的思維模式,很難獲得成功。

4.固定的模式

武打套路一樣,唉,你怎麼不按套路出拳。打牌打麻將,新手容易贏錢——不按照套路出牌。固定的模式也是一樣,你過去的經歷、學習生活早就了你固定的模式——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這都是你的舒適區,所以你才會用經久不變的方式去面對你的父母、親朋,也會用經久不變的方式去度過下班後的生活,週末和假期。

有位朋友很容易發脾氣。我們對她說這樣不好。她說:“我就是這樣的。如果讓我把所有的話都留在心底。我會瘋掉。”

有位大佬爺們總是愛動粗,大家都希望他能斯文點,他就是一句話:“我就是這麼一個人。怎麼啦?”

這可能是大家都會遇到的狀況。當你碰到這樣的人時會怎麼做呢?明哲保身?好心相勸?說長道短?那麼,如果這樣的情況發生在自己的身上會怎樣?有人會說,我不發脾氣,更加討厭嘮叨和動粗。這種情況不會放在我身上。

你的舒適區,正在慢慢毀掉你

認識很多人,他們一邊抱怨夢想遙不可及,一邊不願意跨出眼前舒適的圈子,在安慰自己平凡可貴的同時,又不甘心碌碌無為。

但是我覺得,舒適區其實是一個不確定的區間,它隨時可能消失或者減少,人生並沒有絕對的安全感。

在舒適區待久了,你就失去了去抵抗未知的能力。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裡,在監獄裡待了大半輩子的圖書管理員老布,被假釋之後,卻無法適應自由,他找不到自己的價值感和存在的意義,於是選擇了上吊自殺。

對他來說,肖申克是舒服的,他在裡面有事可做,有人可交,受人尊敬,可是本質上,那只是一個困住他的牢籠,是讓他斷絕與社會聯繫的元兇。

“舒適區”並不會讓你感到真正長久地舒適,漸漸地,你反而會開始迷茫和無助。

我有個在老家當小學老師的同學,她買了房子,工作不僅穩定,還有雙休和寒暑假,很多人都羨慕她活得踏實,沒有後顧之憂。

但是每次她和我聊天時,不是傾訴對校長的抱怨,就是對男朋友的不滿,言語之中總是透露出對自由的羨慕和嚮往。其實,她並沒有很多人想象中快樂。

沉溺於自己所認為的“舒適區”,會變得懶惰和頹廢,漸漸開始麻痺自己,最終被所謂的舒適吞噬。

大家都知道“溫水煮青蛙”的故事。

將一隻青蛙放入裝冷水的容器中,然後在容器底部慢慢加熱,在這加熱過程中,青蛙的體溫能隨著環境的溫度進行自我調節。

所以青蛙沒有因為水溫漸熱而跳出容器,反而是因為水溫的舒適在其中悠然自得,直到最後發現溫度變得無法忍受,但它已經心有餘而力不足,最終被活活燙死於水中。

不要把人生中的挑戰和困難當做壞事

最近有一個演講視頻很火,主題為“跳出舒適區去生活”,演講人是世界上滑雪排名最高的女殘疾選手艾米珀迪(Amy Purdy)。

Amy在19歲那年遭遇了她人生中最大的挑戰。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病,她失去了雙腿,左耳失聰、失去脾臟和腎臟。

她是一個渴望自由的人,她想周遊世界,想滑雪,想過著奇遇而有故事的生活,這個毀滅性的打擊,一度把她推入深淵。

她失去了雙腳,可是上天並沒有剝奪她活出自信美好人生的能力,她想要衝破重重阻礙,走出困境。

熱愛滑雪的她,為了回到滑雪場,花了一年時間尋找適合自己滑雪的“腳”,儘管沒有找到,但也沒打消她的激情,她果斷選擇自己裝配零件生產假肢,最後給自己做了可以讓她滑雪的“腳”。

後來,她刻苦練習滑雪,參加比賽,連續3次奪得世界滑雪錦標賽冠軍,贏得世人的尊重。

2005年,她投資了一個專為青年殘疾人服務的非盈利組織,幫助他們去參與和享受極限運動,她還去了南非,為那邊貧窮的孩子送去了可以舒服走路的鞋子。

疾病和身體的殘缺並沒有阻止她去周遊世界,沒有中斷她對夢想的追逐。她也沒有選擇躲在自己舒服的小角落,而是超越侷限,把不可能變為了可能,開啟了輝煌的人生故事。

你的舒適區,正在慢慢毀掉你,奮鬥者必看的走出舒適區哲學

不要把人生中的挑戰和困難當做壞事。只要你敢於走出去,你就能成為任何你想成為的人,做任何你想成就的事。

當然,如果選擇跳出舒適區,這也意味著我們將放棄現有的東西去做出新的嘗試。

你會承擔一些焦慮和擔憂,變化總會伴隨著陣痛,但是隻要你發自內心地想要去克服它們,你就會開始加速成長,最終收穫意想不到的驚喜。

跟從自己的選擇時,請一定要記住,這個“走出舒適區”的決定,必須依靠的是你內心堅定的想法,而不是別人或是生活強加給你的。

只有通過自身堅定的想法開始走出舒適區,才能讓自己自主自覺的控制自己,鼓勵自己,激勵自己並監督自己。

如何走出舒適區?

任何不能摧毀你的東西,都只會讓你變得更加強大。如果你沒想著要讓自己更強大,那麼一切都能夠將你摧毀。

在這裡,給所有想要走出自己舒適區或者已經走出來的朋友們幾點建議:

1、離開舒適區 

不斷尋求挑戰激勵自己。提防自己,不要躺倒在舒適區。舒適區只是避風港,不是安樂窩。它只是你心中準備迎接下次挑戰之前刻意放鬆自己和恢復元氣的地方。不離開舒適區最後的結果《如溫水煮青蛙》

2、把握好情緒 

人開心的時候,體內就會發生奇妙的變化,從而獲得陣陣新的動力和力量。

但是,不要總想在自身之外尋開心。令你開心的事不在別處,就在你身上。因此,找出自身的情緒高漲期用來不斷激勵自己。

3、調高目標 

許多人驚奇地發現,他們之所以達不到自己孜孜以求的目標,是因為他們的主要目標太小、而且太模糊不清,使自己失去動力。如果你的主要目標不能激發你的想象力,目標的實現就會遙遙無期。因此,真正能激勵你奮發向上的是,確立一個既宏偉又具體的遠大目標。

4、加強緊迫感 

20世紀作者Anais Nin(阿耐斯)曾寫道:"沉溺生活的人沒有死的恐懼"。自以為長命百歲無益於你享受人生。然而,大多數人對此視而不見,假裝自己的生命會綿延無絕。惟有心血來潮的那天,我們才會籌劃大事業,將我們的目標和夢想寄託在enis Waitley(丹尼斯)稱之為 "虛幻島" 的汪洋大海之中。其實,直面死亡未必要等到生命耗盡時的臨終一刻。事實上,如果能逼真地想象我們的彌留之際,會物極必反產生一種再生的感覺,這是塑造自我的第一步。

5、撇開朋友 

對於那些不支持你目標的 "朋友" ,要敬而遠之。你所交往的人會改變你的生活。與憤世嫉俗的人為伍,他們就會拉你沉淪。結交那些希望你快樂和成功的人,你就在追求快樂和成功的路上邁出最重要的一步。對生活的熱情具有感染力。因此同樂觀的人為伴能讓我們看到更多的人生希望。

6、迎接恐懼 

世上最秘而不宣的秘密是,戰勝恐懼後迎來的是某種安全有益的東西。哪怕克服的是小小的恐懼,也會增強你對創造自己生活能力的信心。如果一味想避開恐懼,它們會象瘋狗一樣對我們窮追不捨。此時,最可怕的莫過於雙眼一閉假裝它們不存在。

7、做好調整計劃 

實現目標的道路絕不是坦途。它總是呈現出一條波浪線,有起也有落。但你可以安排自己的休整點。事先看看你的時間表,框出你放鬆、調整、恢復元氣的時間。即使你現在感覺不錯,也要做好調整計劃。這才是明智之舉。在自己的事業波峰時,要給自己安排休整點。安排出一大段時間讓自己隱退一下,即使是離開自己愛的工作也要如此。只有這樣,在你重新投入工作時才能更富激情。

8、直面困難 

每一個解決方案都是針對一個問題的。二者缺一不可。困難對於腦力運動者來說,不過是一場場艱辛的比賽。真正的運動者總是盼望比賽。如果把困難看作對自己的詛咒,就很難在生活中找到動力。如果學會了把握困難帶來的機遇,你自然會動力陡生。

9、首先要感覺好 

多數人認為,一旦達到某個目標,人們就會感到身心舒暢。但問題是你可能永遠達不到目標。把快樂建立在還不曾擁有的事情上,無異於剝奪自己創造快樂的權力。記

住,快樂是天賦權利。首先就要有良好的感覺,讓它使自己在塑造自我的整個旅途中充滿快樂,而不要再等到成功的最後一刻才去感受屬於自己的歡樂。

10、加強排練 

先"排演"一場比你要面對的琿要複雜的戰鬥。如果手上有棘手活而自己又猶豫不決,不妨挑件更難的事先做。生活挑戰你的事情,你定可以用來挑戰自己。這樣,你就可以自己開闢一條成功之路。成功的真諦是:對自己越苛刻,生活對你越寬容;對自己越寬容,生活對你越苛刻。11、立足現在鍛鍊自己即刻行動的能力。充分利用對現時的認知力。不要沉浸在過去,也不要耽溺於未來,要著眼於今天。當然要有夢想、籌劃和制訂創造目標的時間。不過,這一切就緒後,一定要學會腳踏實地、注重眼前的行動。要把整個生命凝聚在此時此刻。

你的舒適區,正在慢慢毀掉你,奮鬥者必看的走出舒適區哲學

12、敢於競爭 

競爭給了我們寶貴的經驗,無論你多麼出色,總會人外有人。所以你需要學會謙虛。努力勝過別人,能使自己更深地認識自己;努力勝過別人,便在生活中加入了競爭 "遊戲 " 。不管在哪裡,都要參與競爭,而且總要滿懷快樂的心情。要明白最終超越別人遠沒有超越自己更重要。

13、內省 

大多數人通過別人對自己的印象和看法來看自己。獲得別人對自己的反映很不錯,尤其正面反饋。但是,僅憑別人的一面之辭,把自己的個人形象建立在別人身上,就

會面臨嚴重束縛自己的危險。因此,只把這些溢美之詞當作自己生活中的點綴。人生的棋局該由自己來擺。不要從別人身上找尋自己,應該經常自省並塑造自我。

14、走向危機 

危機能激發我們竭盡全力。無視這種現象,我們往往會愚蠢地創造一種追求舒適的生活,努力設計各種越來越輕鬆的生活方式,使自己生活得風平浪靜。當然,我們不

必坐等危機或悲劇的到來,從內心挑戰自我是我們生命力量的源泉。聖女貞德(Joan of Arc)說過:"所有戰鬥的勝負首先在自我的心裡見分曉。"

15、精工細筆 

創造自我,如繪巨幅畫一樣,不要怕精工細筆。如果把自己當作一幅正在描繪中傑作,你就會樂於從細微處做改變。一件小事做得與眾不同,也會令你興奮不已。總之,無論你有多麼小的變化,點點都於你很重要。

16、敢於犯錯

有時候我們不做一件事,是因為我們沒有把握做好。我們感到自己"狀態不佳"或精力不足時,往往會把必須做的事放在一邊,或靜等靈感的降臨。你可不要這樣。如果有些事你知道需要做卻又提不起勁,儘管去做,不要怕犯錯。給自己一點自嘲式幽默。抱一種打趣的心情來對待自己做不好的事情,一旦做起來了儘管樂在其中。

17、不要害怕拒絕

不要消極接受別人的拒絕,而要積極面對。你的要求卻落空時,把這種拒絕當作一個問題: "自己能不能更多一點創意呢?"不要聽見不字就打退堂鼓。應該讓這種拒絕激勵你更大的創造力。

18、儘量放鬆,接受挑戰後

在腦電波開始平和你的中樞神經系統時,你可感受到自己的內在動力在不斷增加。你很快會知道自己有何收穫。自己能做的事,不必祈求上天賜予你勇氣,放鬆可以產生迎接挑戰的勇氣。

19、一生的縮影

塑造自我的關鍵是甘做小事,但必須即刻就做。塑造自我不能一蹴而就,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這兒做一點,那兒改一下,將使你的一天(也就是你的一生)有滋有味。今天是你整個生命的一個小原子,是你一生的縮影。

20、大多數人希望自己的生活富有意義。

但是生活不在未來。我們越是認為自己有充分的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就越會在這種沉醉中讓人生中的絕妙機會悄然流逝。只有重視今天,自我激勵的力量才能汩汩不絕。

西奧多‧羅斯福 曾說過:歷史上從來沒有誰過著安逸的生活而留名青史。

總而言之,放羊哥由衷地希望大家能夠敢於走出自己的舒適區,特別是正在奮鬥的創業者,哪怕是走出一小步,說不定會帶你去到更遠的地方。放羊哥也會在奮鬥事業的道路上不斷避免舒適區,不斷讓自己和自己帶領的放羊軍團一直成長。

運營:放羊哥助理(RESN890) 文章策劃:劉純 整理編輯:章環 美術設計:楊崇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