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钓鱼晋级篇:通过鱼类的聚群觅食特性,解析钓鱼大师的小技巧

最近玩桥筏时发现只要上鲫鱼基本上都一样大,不会出现大小不一的情况。旁边的钓友开玩笑的说:你这鱼怎么跟市场上买的一样!虽然我们相视一笑,但这样的鱼情也同时反映出鱼类的一些生活特性!在发表言论前我已经在《动物百科》当中验证了我所猜想,下面咱们就一起聊聊鱼群的那点事!

钓鱼晋级篇:通过鱼类的聚群觅食特性,解析钓鱼大师的小技巧

这是筏钓时候的大鲫鱼,是不是都一样大?

鱼群越大相应个体越小,反之则个体越大的理由!

野钓当中如何利用鱼类的群体习性,从而让钓鱼人运筹帷幄?

鱼群大小跟食物数量的关系!

我希望通过本篇文章为大家打开对钓鱼理解的另一扇门,让我们通过鱼类的各种习性从而研究出我们应该如何作钓!太多的钓技钓法让我们在作钓当中无从下手,而我希望大家能通过理解鱼类的习性从中寻找到最适合垂钓方法!

鱼群越大鱼个体越小,反之则个体越大的理由!

钓鱼晋级篇:通过鱼类的聚群觅食特性,解析钓鱼大师的小技巧

鱼类在幼年期为了躲避天敌会形成大范围群体而且这个习性会随着水面越大越突出,尤其是在宽阔的河道和水库中尤为明显。

举例:

北京是一座缺水的城市,在北京里想要寻找到一条无边无际的河道或者水库是非常不现实的!所以在北京这地方半斤左右的大鲫鱼普遍会3-5条为一群,而超过7两的鲫鱼我很少在同一时间内钓获到多条!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家乡的水域多少从而进行评估,普遍来说即使多也不会多出几倍的数量!


原因如下:野生环境下食物是非常短缺的,鱼类如果大量的聚群会导致许多鱼都处于饥饿状态这并不利于鱼类的繁衍!所以鱼类会根据当地水域内食物的量来调整各自小群体内鱼的数量,换句话说鱼虽然没有人这么有思想但是它们也会有适应自然的法则!


补充说明:有些时候我总是听到别的钓友说在某地钓获到大鱼,随后此地几天内会聚集大量的人!其实我认为这是非常不明智的,很多时候体型超过7斤往上的鱼都是单独行动!我们很难在某个地方钓获到许多大鱼,而往往我们在某个地方能够钓获到多条大鱼的关键也肯定不是鱼聚群的原因!

通过上面的举例大家就会明白我们为什么在同一个地方、同一时间内很难钓获到多条大鱼的原因了吧!这也给那些想要前往某个出过大鱼的钓友们提个醒:人家钓到是运气,并不一定是实力!

野钓当中如何利用鱼类的群体习性,从而让钓鱼人运筹帷幄?

钓鱼晋级篇:通过鱼类的聚群觅食特性,解析钓鱼大师的小技巧

钓友们先别着急往下看,如果您第一次看到本篇文章可以先看一下我前两天发布的另外两篇!

(一)

(二)

这两篇是分享给大家如何诱鱼进窝的概念,那么本篇文章是分享给大家我们野钓时通过鱼获从而调整作钓思路的一篇文章。

下面我已拉饵为例来跟大家分析作钓思路!

情况一:当我们拉饵作钓时如果遇见连续钓获到相同小个体鲫鱼时一定要加大投喂量,因为此时我们窝点下可能有十几条甚至几十条小鱼。我们投喂量一定要大于小鱼的摄食量,只有这样我们的窝点里才有剩余的饵料。进而大鱼此时在窝边游动觅食才会进窝,不然我们可能就会与大鱼擦肩而过!

补充:当大鲫鱼被我们钓获后会出现一段时间停口期,原因是因为大鲫鱼进窝时把其他小个体鲫鱼排挤到窝点外!我们只需要重复刚才的操作就会再次把大鱼吸引至窝点,这是我们野钓当中最常用也是最方便的一种作钓方式!

解析: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大家都是抛竿钓鱼,为什么别人能连竿而我们则不能?很多时候是跟我们在鱼情应变上不如别人,而非饵料上面!

情况二:当我们拉饵作钓时发现连续钓获白条时,这时候就比较难受了。白条群普遍来说都非常非常大,它们的个体甚至比鲫鱼还要小很多所以他们的群体数量就会非常大!我们应对白条群时即使打上大窝不仅无法根治它们而且还可能吸引来更多的白条,当大量的白条群聚集时会导致鲫鱼都不敢进窝!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

解决办法:白条对颗粒状的物质并不太感兴趣,它们普遍来说只对面食感兴趣。所以我们应当降低抛竿频率同时用酒米进行打窝,酒米可以吸引鲫鱼但又不会引起白条的兴趣!

补充:当我们连续钓获到几条小鲫鱼时,一定要补充一点酒米不过千万不要拿面食带酒米打窝!我说的是纯酒米!因为此时窝点下来的可能几条或者十几条,鲫鱼的到来会大大抑制白条的闹窝!看到这是不是感觉似曾相识?对,此时我们就可以参考情况一来继续作钓了!

解析:这种办法就是我们野钓中为什么有些人不闹白条,但有些人一直闹白条的原因!

鱼群大小跟食物数量的关系!

钓鱼晋级篇:通过鱼类的聚群觅食特性,解析钓鱼大师的小技巧

大家在野钓爆连的时候是不是感觉这鱼都疯了似的吃食?这是因为当鱼群数量大于食物数量时,每条鱼都产生危机感从而拼命的争抢食物造成的!此时的鱼根本不会在乎饵料状态、饵料味型等等,只要是吃的它们都会抢着去吃!上一节我说过鱼类没有礼义廉耻,也没有尊老爱幼对于它们来说就是以大欺小!可当大家体型都差不多时,就放弃驱赶其他鱼从而开始争抢食物!这就跟它们小时候是一样的!

此时的食物数量是让每个鱼都能吃到一些食物,但每条鱼分到的食物又不够吃饱!只有这种情况下鱼群才会出现抢食,换句话说就是我们钓鱼人经常说的鱼口暴躁!

你们是不是想问我:那我们怎么知道水下鱼有多少,我又怎么知道打多少窝子?呵呵~~兄弟做人不要太贪心哦!我们此时只需要持续少量的打窝,让附近的鱼吃到饵料即可。原因是当鱼抢到食物后为了防止别人从自己嘴中抢走食物,会叼着食物游到较远地方去进食等食物吃完后又会回来!所以我们可以以此方法将鱼群维持在一个很庞大的数量,不过此时的饵料投喂量也是非常恐怖的!

作者内心话:我们只需要保证窝点下有几十条鱼即可,当我们每次钓走鱼后鱼群数量就会降低从而外层的鱼也就会补充进行。只有当我们附近的鱼无法再补充和维持这样的鱼群平衡时这种爆连才会区域平稳。

案例:

2016年的10月份我跟好友一起前往金海湖进行作钓,清晨的气温还较为寒冷大多数人都使用5.4米的鱼竿作钓。对,你们没猜错我根本没带5.4米以上的鱼竿!我用4.5米的鱼竿“奋力”的挣扎,可鱼口一直不好!可就当9点左右时我右手边的所有钓友开始依次开始中鱼,此时我突然意识到鱼群可能来了!


我跟朋友对视一眼后,开始连续在窝点下打了3-4斤的窝料!果然随后开始爆连,爆连一直持续了3个小时才结束!直到最后我们将带来的所有的面食、颗粒、酒米总之能用的饵料都用了,鱼口才逐渐稀疏直到停止!


本次作钓是我记忆最深的一次,也是我少有体会到大鱼群觅食的恐怖!您可能想象不到几十人同时爆连的场面吧,况且这一连就是三个小时!


相信前几年去过金海湖的朋友应该都体会过这种感觉吧,虽然金海湖的大鱼群是因为放生鱼的群体巡游特性引起的但这仍然可以引来部分“老库底子”!

总结:野钓时遇见大鱼群的次数肯定少之又少,大多数野生环境下出现大鱼群都是因为某个地方的食物充足才会形成!打窝、水域下风口、进水口等等都可能是鱼类密集之地,今天给大家也分享了几种不同情况下的鱼群活动规律希望能给许多钓友提供一些帮助。座右铭:不讲鱼情的言论,都是无稽之谈!我是柯南小饵,希望能与您一起聊聊钓鱼那些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