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品牌故事」一畝芋可當六畝稻,王橋花果芋就是不一般

「品牌故事」一畝芋可當六畝稻,王橋花果芋就是不一般

江西地標農產品報道

「品牌故事」一畝芋可當六畝稻,王橋花果芋就是不一般

  • 為江西地方特色農產品賦能
  • 講好品牌故事
  • 打造江西特色農產品品牌宣傳陣地


東鄉樣樣無

單出蘿蔔芋頭薯

說起東鄉

那就一定不能不提王橋花果芋了

「品牌故事」一畝芋可當六畝稻,王橋花果芋就是不一般


「品牌故事」一畝芋可當六畝稻,王橋花果芋就是不一般

金秋九月之時,贛東地區的氣溫逐漸褪去盛夏的鋒芒,鄉間地頭微風輕拂,樹木花草低頭含羞。在那個瓜果飄香的季節,撫州市東鄉區王橋鎮璋峰村的農田,滿是綠瑩瑩一片,放眼望去,一塊塊價值不菲的玉盤正鑲嵌在道路兩旁。

近看,那一個個閃耀在陽光下的寶貝正是芋頭的葉片。“東鄉樣樣無,單出蘿蔔芋頭薯”。到了撫州東鄉,你若要問本地的特產是什麼,老俵們不假思索就能告訴你答案。

花果芋因為芋頭全身有著數圈金黃色的花紋而得名,東鄉種植花果芋已有上千年曆史,早在明代東鄉人就已經掌握了採集花果芋種,進行人工栽培種植的技術。並總結出 “種得其道,芋一畝可當稻六畝……”的經驗。

「品牌故事」一畝芋可當六畝稻,王橋花果芋就是不一般

觸景生情,堅定返鄉創業夢

「品牌故事」一畝芋可當六畝稻,王橋花果芋就是不一般

“雖然東鄉花果芋的名聲遠揚在外,但反觀前幾年,咱東鄉的芋頭產業發展狀況並不樂觀”,江西綠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副總(基地負責人)李滿龍告訴記者。

原來,隨著人口逐步老齡化,年輕人爭先湧入城市,當地大部分地方已經逐步淪為空殼村,即使有人也只剩下了勞動力低下的“三八六一九九部隊”。勞動力的嚴重缺乏,年輕人對農業的不熱忠,讓昔日原本在家家戶戶田間地頭都能看到的芋頭逐年縮減。大規模的土地拋荒,大批量的勞動力外出,看著田間地頭上偶爾佝僂著身子走過的老人,想起兒時那一片片綠,心中百感交集。

沒有故土的養育,何來自己手中的飯碗?在東鄉區事業單位任職的湯才正(現江西綠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在看到老家當時的情況後,毅然辭掉了手中穩定的工作,“咱老祖宗祖祖輩輩留下來的好東西,可千萬別在咱手裡絕了種啊!”。返鄉後的湯才正說幹就幹,很快江西綠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掛牌成立,主營業務便是王橋花果芋的種植與銷售。起初,公司從農戶手中流轉到了200畝連片的土地,進行芋頭的規模化種植,為了保證質量,基地沿用著傳統的種植模式,“什麼時候施肥,什麼時候灌水,行列怎麼打理......”當真正進行作業的時候,他們發現種植芋頭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簡單,各種問題便接踵而至。


紮實功底,創新思維

「品牌故事」一畝芋可當六畝稻,王橋花果芋就是不一般

“碰到問題了我們就請教咱當地的農民大伯,坐下來點支菸,老俵們還是很願意分享經驗的”,李滿龍經常和農戶在一起聊天取經。時間一長,他逐漸熟悉了傳統的種植方法,也發現了農戶們的缺點所在。“在農戶眼裡,沒有所謂的望聞問切、對症下單,看到葉子長勢不行就該施肥,看到葉面有動靜就打藥,其實這樣往往會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和對環境的傷害”,當李滿龍把自己的建議提出來的時候,卻遭到了農戶的笑話“我們種了一輩子,難不成還不如你這個半路出家的,我們看你就一書生像,怎麼種的芋頭出來呢?”任由他怎麼說道,農戶們還是沿用自己的一套方法墨守成規。

同年,一場大面積的芋頭病在全省各地蔓延開來,東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芋頭受災嚴重,村裡農戶家的芋頭幾乎無一倖免。但反觀綠沐農業的種植基地裡卻是一片生機沒有絲毫受影響的跡象,農戶們紛紛趕來詢問其中的緣由。原來,為了把控基地裡芋頭的品質,公司和江西省農業大學、江西省農科院進行了合作,院校在芋頭疫病的防控、和栽培上提供著長期的技術支撐;並在區農業局的支持下,公司對基地進行測土配方。在傳統的技術基礎上配套著科學的管理方法,公司種植的芋頭不僅抗病性強,產量和質量都比農戶家的高。“芋頭比較‘懶’,不願意往硬土裡鑽。鬆土長,硬土停,所以我們下面鋪草,上面用農家肥,即疏鬆土壤,又能增加肥力、芋頭生長不怕樹林,只怕自林,所以我們對芋頭的行間距要嚴格把控、如果長勢不好我們要分析它到底缺什麼再去補什麼......”李滿龍猶如一名資深的專家,農戶們心服口服。


企業農戶抱團,眾人划槳開大船

「品牌故事」一畝芋可當六畝稻,王橋花果芋就是不一般

看著種植基地裡的芋頭漲勢喜人,周邊村子裡的農戶們紛紛趕來主動要求學習。鄉親們的種植熱情高漲,公司的負責人喜上心頭。為了讓更多的百姓獲利和參與,公司隨即成立了撫州市東鄉區王橋花果芋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原為東鄉縣王橋花果芋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因2017年東鄉撤縣改區而更名),社員便是當地的農民鄉親。合作社緊緊依託綠沐農業公司的技術、資金、管理、營銷網絡支持,對王橋花果芋進行培育和種植,並由公司與農戶簽訂種植收購合同,對農戶家的芋頭進行保價收購。為了把控公司產出的質量,公司規定加入合作社的社員必須按照要求統一農資、統一技術、統一管理。“如果我們產出的東西良莠不齊,不能保證供應出高質量高規格的芋頭,客戶憑什麼相信我們”李滿龍經常告誡鄉親們。

截至2018年9月,在公司大力踐行“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聯動模式下,公司的核心區域種植面積達到了460餘畝。並輻射帶動了周邊村子裡1500多戶農民發展王橋花果芋種植,面積高達4500餘畝,年產商品芋4000餘噸,平均每家每戶增加收入8000元。“我們的芋頭不僅價格賣得好,年底還能參與二次分紅,跟著公司幹我們像吃了定心丸,只管放心種…”提起公司,合作社的農戶們讚不絕口。

目前公司產出的花果芋主要配送到廣東、上海等各地的餐廳,和其他企業不一樣,綠沐農業沒有給採購方設置任何門檻,客戶需要多少就送多少量,按照一週、半個月或者一個月的銷量來定都行。“我們有冷庫,自己可以承擔的壓力絕不能轉移給客戶”,公司配送給客戶的芋頭因為新鮮、口感好、質量穩定倍受客戶青睞。

十年磨一劍,通過不斷的改進和摸索,綠沐農業現以逐步成長為當地花果芋種植的領頭羊,公司於2015年獲評撫州市市級農業農頭企業。在當地政府的大力推動下,“王橋花果芋”也於2015年通過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和無公害農產品認證,成為了當年撫州市唯一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的農產品,2015-2017年參加“生態鄱陽湖·綠色農產品”(上海)展銷更是連續三年榮獲金獎......


「品牌故事」一畝芋可當六畝稻,王橋花果芋就是不一般

「品牌故事」一畝芋可當六畝稻,王橋花果芋就是不一般

“立志把我們王橋花果芋的產業做大做強,力爭把王橋鎮打造成花果芋之鄉”綠沐農業已經為未來規劃好了方向。

行駛在鄉間小道上,看著一畝畝豐美肥沃的良田,一片片蒼翠挺拔的花果芋,那是農人辛勤勞作後的碩果、那更是王橋給予她兒女們最好的饋贈。


「品牌故事」一畝芋可當六畝稻,王橋花果芋就是不一般

江西農業雜誌社 馮曉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