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聚焦】興安盟兩場新聞發佈會帶來這些乾貨

3月2日上午,我盟相繼舉行兩場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發佈疫情防控期間我盟促進就業創業有關情況和法院立案、審判、執行等有關情況。相關部門負責人就疫情防控的熱點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聚焦】興安盟兩場新聞發佈會帶來這些乾貨

在第一場發佈會上,盟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王文璽介紹我盟促進就業創業有關情況。

【聚焦】興安盟兩場新聞發佈會帶來這些乾貨


【聚焦】興安盟兩場新聞發佈會帶來這些乾貨

Q

記者: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我盟的企業用工和勞動者求職創業受到了很大影響,目前有哪些惠企惠民的支持政策?

A

【聚焦】興安盟兩場新聞發佈會帶來這些乾貨

王文璽: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國家、自治區在原來的基礎上相繼出臺了階段性促進就業政策,我盟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目的是援助企業、穩定崗位,促進農牧民工、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保持就業局勢總體穩定。比如,實施援企穩崗、貸款扶持創業、落實企事業單位職工失業保險待遇、實施高校畢業生服務基層計劃等。

【聚焦】興安盟兩場新聞發佈會帶來這些乾貨

Q

記者:目前,企業正在穩步復工復產,我盟有哪些政策保障企業的用工需求?

A

王文璽:一是實行24小時重點企業用工調度保障機制,全力做好重點企業用工保障工作。現已為有用工需求的33戶重點企業的1157個崗位,解決用工1128個;二是充分發揮全盟200個“興安打工直通車”服務站作用,積極開展線上服務。疫情期間,“打工直通車”推出盟內外用工企業200多家,提供了近4萬個就業崗位,達成就業意向近2000個;三是興安盟人社局計劃在3月底投資300萬,再建設完成200個“打工直通車”就業服務站,力爭城鄉全覆蓋,破解企業招工難和農牧民工就業無門的“堵點”問題。

【聚焦】興安盟兩場新聞發佈會帶來這些乾貨

Q

記者:對無法外出的農牧民工有什麼政策幫扶?

A

王文璽:一是成立了農牧民工管理專項領導小組,制定並實施了《興安盟疫情期間企業復工復產農牧民工管理工作實施方案》,精準搭建求職用工對接平臺;截止到2020年2月27日全盟農牧民轉移就業21197人。二是發佈《致興安盟農牧民工兄弟的一封信》,指導復工返崗要做好個人防護,通過打工直通車求職、學習。三是積極開展農牧民工返崗復工“點對點”“一站式”服務,保障成規模、成批次、目的地集中的外出農牧民工安全、順暢、有序出行。四是對暫時難以外出且有就業意願的農牧民工,加大線上培訓力度,推介進入農牧業生產合作社、扶貧車間、生產性服務業、文化旅遊產業就業。

【聚焦】興安盟兩場新聞發佈會帶來這些乾貨

Q

記者:疫情防控期間線上職業技能培訓有哪些創新政策和舉措?

A

王文璽:

疫情防控期間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線上培訓的著眼點是突出“政策激勵”,著重點是援企穩崗和惠民培訓,概括起來是“四個支持”,即強化對企業的支持,加大培訓補貼政策支持,加強對勞動者參加線上培訓的支持,提供疫情防控期間線上職業技能培訓平臺資源免費使用的支持。

【聚焦】興安盟兩場新聞發佈會帶來這些乾貨

Q

記者:社保局如何落實國家減免費政策的?

A

王文璽:我局第一時間通過企業微信群,發佈國務院會議精神和人社部、財政部、稅務總局《關於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的通知》等相關政策。同時,暢通各種溝通渠道,對參保企業提出的各類減免、緩繳社會保險費政策進行正面解答,及時回應參保企業各類關切。據初步測算,階段性減免社會保險費預計今年養老保險減少單位部分收入1.5億元(單位部分),工傷保險收入362萬元,失業保險單位部分572萬元。

【聚焦】興安盟兩場新聞發佈會帶來這些乾貨

Q

記者:疫情防控期間,如何落實社保扶貧工作?

A

王文璽:說到具體的工作任務就是兩個百分之百:確保全年城鄉居民困難群體養老保險政府代繳率100%,享受待遇人員按時足額髮放率100%。對新增困難人員和享受待遇人員實現動態清零。我們也想借此機會呼籲,階段性減免社會保險費是緩解企業困難,有序推動企業復工復產的有力的政策舉措。在政策範圍內,無論是減免社會保險費還是緩繳社會保險費,都不會影響職工正常的社會保險待遇。我們也會按要求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的社會保險工作,把黨和政府的各項惠企惠民政策落實到位。

【聚焦】興安盟兩場新聞發佈會帶來這些乾貨

在第二場發佈會上,盟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李國武介紹全盟法院在疫情防控期間立案、審判、執行等各項工作的開展情況。

隨後,盟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李國武,盟中級人民法院立案一庭庭長翁興文,盟中級人民法院新聞發言人、審管辦主任李楊,對近期工作回答記者提問。

【聚焦】興安盟兩場新聞發佈會帶來這些乾貨

Q

記者:在疫情防控期間,我盟兩級法院的訴訟服務中心工作取得了哪些實效?

A

【聚焦】興安盟兩場新聞發佈會帶來這些乾貨

翁興文:春節假期結束恢復上班後,根據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需要,我們暫時關閉了訴訟服務大廳,所有立案、調解等訴訟服務均在網上操作,根據兩個“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建設的要求,我們全方位、立體化地進行訴訟服務,努力做到“一站通辦”“一網通辦”和“一次通辦”。疫情防控期間,我們通過網上立案、互聯網線上調解等服務,處理了一大批案件。2月3日至今,全盟法院通過互聯網、微信、電話等方式,在線調解案件236件;通過互聯網開庭101件。運用網絡查控系統點對點開展網絡查控4000餘次、採取線上保全財產534件,累計控制財產金額達600餘萬元。兩級法院執行局運用該互聯網雲聽證系統進行線上聽證15次,共計40餘名當事人及代理律師進行視頻連線,推動了防疫期間執行工作及時開展。

【聚焦】興安盟兩場新聞發佈會帶來這些乾貨

Q

記者:剛才聽了李院長的介紹,我們知道,法院在防疫期間將案件審理從“線下”轉移到“線上”。我們想具體瞭解一些,你們是如何在網上開庭審案的?

A

【聚焦】興安盟兩場新聞發佈會帶來這些乾貨

李楊:當事人只需要具備互聯網信號,便可以在家中選擇使用電腦、手機APP、小程序參與線上庭審,訴訟代理人也可以足不出戶進行連線,與法官共同參加案件審理;庭審結束後,當事人和代理人直接在隨案生成的庭審筆錄上電子簽名即可完成訴訟流程。整個連線過程就像發起微信聊天一樣簡單易做。而法院為了保證互聯網庭審的正常進行和公平公正,辦案人員首先要徵詢當事人意見,確保其自願使用互聯網方式開庭。審判人員要對當事人及訴訟代理人身份進行核實確認,在此基礎上,要嚴格按照規範的庭審程序進行審理。

【聚焦】興安盟兩場新聞發佈會帶來這些乾貨

Q

記者:在執行方面人民法院還將採取什麼樣的措施來提供司法保障?

A

【聚焦】興安盟兩場新聞發佈會帶來這些乾貨

李國武:在疫情防控期間,我們繼續統籌防控和業務工作,及時高效辦好各類案件,學習掌握好相關法規和司法政策,特別對於合同履行、勞動就業等提供好法律服務,妥善化解有關矛盾糾紛,貫徹善意文明執行理念,審慎採取民事強制執行措施,為企業的復工復產提供優良的營商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