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6 哲学的本质是什么?

哲学的本质是人对“存在”的思考,是对自身系统的反思。


哲学的本质是什么?

在西方哲学史上,以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早期哲学家们关注世界的本源问题,关注万物“存在”背后的“源头”问题。

这一时期,他们中有人纷纷提出世界来源于“水火土气”等实体,尝试在自然界中找到那个“本源”,他们因此被称为自然哲学家。

但对“存在”和“源头”的思考,这一时期最突出的贡献来自于柏拉图。柏拉图哲学体系是古希腊哲学中最完善最庞大的,他哲学的根基则是对“存在”的理论阐述。

他认为万物背后都有一个“原型”,人类肉眼所见的同类事物都会无限趋近于他们的“原型”,但这个“原型”是我们无法直接觉察的。这一见解充满了神秘色彩,当然,很多哲学家都有一定的神秘主义色彩,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登峰造极的理性思维能力。柏拉图这一见解使人们开始从自然界中超脱,从更大范围去寻找“存在”本源,故而称之为“形而上学”。

公元2至16世纪,中世纪的基督教哲学着重探讨上帝存在的可能性,其理性演绎的出发点仍然是探讨“存在”。

哲学的本质是什么?

17世纪,近代哲学萌芽,大师迭出。哲学分为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两大派。

前者倾向于从现实经验生活总结“统一定律”,后者倾向于从“统一定律”出发阐释世间万物。这里出现了一个认识角度的问题。哲学重心开始从形而上学向认识论转向。当然,其实这两者本是一体,方便读者理解,这里可先把它们分开。这一时期最伟大的哲学家当属康德和黑格尔。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是哲学史上至今难以逾越的巅峰之作,第一本书是后两本的根基,他在这一本书中非常逻辑化地探讨了这类问题:人是如何认识世界万物的?哪些东西是人可以认识的?哪些东西是人不可能认识的?基于人本身的特点,我们该如何更好地“存在”于这个世界?康德哲学不仅博大精深,而且充满了浓厚的人文关怀,他因此被称为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
哲学的本质是什么?

所以,到康德这里,仍然关注的是万物是如何“存在”的?人是如何认识万物的“存在”的?人本身应该如何“存在”?这类问题。再后来,以尼采、叔本华为代表的非理性哲学,也非常的深刻,这些都是才华横溢的哲学大师,他们的哲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个人风格,但对“存在”的解读,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几千年来,人类历代大师们的思想随着这个最核心的主题在人类思维的星河中辉映着绚丽无比的光芒,而这,也正是人类作为万物灵长的至高荣耀和责任担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