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中国只有两个企业家,一是任正非,一是曹德旺

中国只有两个企业家,一是任正非,一是曹德旺

曹德旺又捐钱了。

这一次抗疫,

他先是捐了1亿现金。

可武汉方面说:

“其实我们不太缺钱,缺防疫物资。”

于是曹德旺又掏出1000万,

购买了242万件防疫物资。

这一周以来,

他听闻小微企业生存艰难,

于是又掏出4000万,

用于扶持小微企业渡难关。

曹德旺捐钱不算什么新闻,

因为他捐过太多次钱了,

他在中国富豪排行榜上,

连前100都进不了,

但他这些年捐过的钱已近120亿,

是中国慈善捐款最多的人,

所以圈内人称他为“中国首善”。


中国只有两个企业家,一是任正非,一是曹德旺

我知道曹德旺是5年前。

因为两件事,我开始关注他。

第一件:把全部财产转到妻子名下。

“我老婆,人很好,

几十年来,煮饭,帮我带小孩,

永远无条件地信任我,

为我奉献了很多很多。”

曹德旺把所有房产换成了妻子的名字,

连控股公司法人身份也让渡给了妻子。

别的夫妻发达了争财产,

曹德旺倒好,

直接把百亿财产全部让给妻子。

真牛。


第二件:让全家退掉美国绿卡。

曹德旺三个孩子都拿了美国绿卡,

但曹德旺对三个子女说:

“我们是不能移民的,

如果我们曹家移民,

中国人就没有玻璃了。”

三个孩子有点不愿意,

曹德旺就扔出一句话:

“谁要是不退美国绿卡,谁就不能继承我的财产。”

其他一些企业家发了,

巴不得全家移民海外,

曹德旺倒好,

竟让移民美国的子女回来,

真是不一样。


中国只有两个企业家,一是任正非,一是曹德旺

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曹德旺。

曹德旺其实很牛。

有多牛?

他是中国玻璃大王,

一个把汽车玻璃做到世界第一的人。

中国70%的汽车、全球25%的汽车,

用的都是曹德旺公司的玻璃。

企业界有一个奥斯卡奖,

就是“安永全球企业家大奖”。

这个奖1986年在美国设立,

一年评选一次,

颁给表现最卓越的企业家。

2009年5月30日,

曹德旺拿到了“安永全球企业家大奖”,

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

曹德旺是一个被严重低估的人,

所以今天我想讲讲他的故事。


中国只有两个企业家,一是任正非,一是曹德旺

曹德旺是福建福清人,

他是1946年出生的,

小时候家里特穷,

经常一天只吃一顿饭,

9岁前,他连名字都没有。

他9岁那年,

母亲借了5毛钱,想让他上学,

上学必须得有名字啊,

母亲就找了村里一位先生,

“你给我家孩子取个名吧!”

先生沉思片刻后说:

“就叫德旺吧。聪明又有德,必然兴旺。"

可小学都没毕业,

曹德旺就辍学了。

小学五年级那年,

一位老师经常冤枉他,

惹得他心里极度不爽,

于是就趁老师拉屎时,

用尿浇了他一头,

从此就没学可上了。


没学可上了怎么办?

妈妈从村里牵回一头牛,

曹德旺就做起了放牛娃。

曹家祖上其实很富有,

德旺曾祖父,是福清的首富。

只是到了德旺祖父这一辈,

整个家族彻底衰败了。

但德旺父亲曾跟随祖父走南闯北,

还是见过不少世面。

有一天吃饭时,父亲问德旺:

“你将来打算做什么?”

德旺还没想好怎么回答,

父亲就自顾自地说起来:

“有多少心就能办多少事。你数一数,有多少个心啊?”

曹德旺便扳着指头数了起来:

“决心,专心,善心,恒心……”

父亲摸摸德旺的头,说:

“这些心,是祖上发家的秘诀。你把这些心记好了,将来就能做大事。”

曹德旺心里一震。

他的“心”时代,就这样开启了。


中国只有两个企业家,一是任正非,一是曹德旺

第一个心,是修心。

所谓修心,其实就是“学习”。

不能上学,可仍想读书,怎么办?

德旺干了两件事。

他先是割了一年马草,

攒了8毛钱,

他用这钱买了一本《新华字典》。

又割了两年马草,

攒了3块钱,

他用这钱买了一部《辞海》。

然后他借助这两本工具书,

开始疯狂自学起来,

“只要是印有字的纸,我都会拿起来学。”

你知道曹德旺有多爱学习吗?

我随便举两个例子吧!

80年代,他认识了一个会计师,

会计师说:“懂点财会知识,对管理企业很有用。”

他就花了几年去把财会搞精通了。

精通到什么程度?

精通到教导厅官如何评估企业。

后来,他发现很多外企总经理,

“受的教育多是MBA、BBA。”

于是他又弄来全套MBA教材,

花几年时间把工商管理搞精通了。

精通到什么程度?

“全球五个并列的汽车玻璃公司,

利润总和加起来也不如我们福耀。”

别看曹德旺小学都没毕业,

但他的实际文凭比很多硕士博士强多了,

从他身上,我想起了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一句话:

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中国只有两个企业家,一是任正非,一是曹德旺

第二个心,是恒心。

放了几年牛之后,

德旺开始跟随父亲做水果生意。

做水果生意有多苦?

每天凌晨2点起床,

然后骑4小时自行车,

从村里赶到福清城里,

因为要想收购到好水果,

就必须在6点之前赶到。

中午收好水果后,

草草吃几口饭,

他就拉着300多斤水果往回赶,

必须在下午5点前赶回来,

然后把水果批发给商贩。

发完水果回到家,

已经是晚上8点过了,

他立刻开始吃饭,

吃完饭就睡觉,

因为第二天凌晨2点又要起来。

一个十七岁的少年,

天天干这样的重活,

但他从来没向父母抱怨过。

有一次,进货途中,

他生病了,又拉肚子又发烧,

完全蹬不动自行车了,

但他咬着牙拼命地扛,

硬扛着把货拉回来了。

一卸货,他就昏倒在地上。


中国只有两个企业家,一是任正非,一是曹德旺

第三个心,是用心。

何为用心?

就是遇到问题从来抱怨,

而是想方设法解决问题。

一晃就到了1968年,

这一年,曹德旺跟陈凤英结了婚。

当时福建农村开始流行种白木耳,

曹德旺就把妻子的嫁妆卖了,

买来种子种起了白木耳。

可福建种白木耳的人太多,

所以干这个根本不赚钱,

曹德旺有一点后悔,

但他听到一个消息——江西一斤白木耳的价格是福建的3倍。

于是曹德旺就动起了心思:

“我何不在村里收购白木耳,

然后运到江西卖,赚取差价。”

说干就干,

一倒卖,果然多赚了很多。

1970年冬天,

曹德旺决定干一票大的,

他在村里收了3000元的货,

很多村民都愿意先赊账。

他把这批货运到了江西,

可出火车站的时候,

因为包太大,他被民兵拦住了。

民兵一看是白木耳:“好啊,投机倒把!”

曹德旺辩解:“这是公社集体的。”

民兵把货扣了,对曹德旺说:

“货,收购站先收了。钱,扣下。如果是集体的,你开个证明,才能把钱领走。”

曹德旺只好赶回福建开证明,

但村里干部不愿开。


那几天,曹德旺差点崩溃了。

3000元啊,当时可是巨款,

相当于现在的100万。

他挨家挨户去给村民道歉,

“我以后赚了钱,一定还你们。”

屋漏偏逢连夜雨,

村干部又来找麻烦:

“这些天,你欠了义务工,必须到06工地补上。”

曹德旺没办法:“补就补吧!”

去工地前,他对老婆说:

“我欠了这么多钱,你可以选择改嫁。”

但陈凤英只说了一句:

“不,我等着你。”

所谓06工地,就是修水库。

每天的工作,就是用板车运泥土。

曹德旺才到工地三天,

工地就发生了大事情,

一民工抽烟引发火灾,

把整个营房都烧毁了。

两百民工将营长和教导员团团围住:

“衣物烧没了,板车烧坏了,必须得赔我们。”

营长和教导员急得焦头烂额。

曹德旺觉得这样闹也解决不了问题,

于是就站出来说:

“我会修车,有车才能干活,工期不能耽搁,赔偿的事,可以边干边说。”

营长一脸感激:“这样比较好。”


在接下来28天里,

曹德旺没有离开过修车棚,

没洗过脸,没刷过牙,没洗过澡。

教导员盘点赔偿物资时,

才发现少了一个人:

“曹德旺怎么还不来领赔偿物资?”

通讯员说:“还在修车棚呢!”

教导员看到乞丐一样的曹德旺时,

感动得眼圈都红了。

他跟曹德旺拉起了家常,

知道了其白木耳被扣的事,

“我找人给你开个证明试试。”

一试,真就开下来了,

曹德旺因祸得福,

要回了倒卖白木耳的钱,

还清了村民们的欠款。

曹德旺就是这样,

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

他从不坐以待毙,

总是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

后来他多次逢凶化吉,

都全靠这个秘诀——用心。


中国只有两个企业家,一是任正非,一是曹德旺

第四个心,是善心。

又一转眼到了1973年,

这一年,经人介绍,

曹德旺到莆田大洋农场做了果苗技术员。

这一年的夏天,

一个烈日下赶路的中年人,

跑到工棚来向曹德旺借吊桶:

“太渴了,想用吊桶打点水喝。”

曹德旺看着浑身湿透的他,

“你这么累,猛喝生水容易生病,你等下,我屋里有泡好的凉茶。”

喝完凉茶后,

这人得寸进尺,竟然想吃饭,

于是曹德旺就下了半斤米,

这人竟然嫌米少,

让曹德旺下了1斤。

那时候米挺金贵的,

曹德旺一天三顿才吃8两。

但曹德旺也不生气:“1斤就1斤吧!”

谁知道这人更加得寸进尺,

竟然问曹德旺有没有酒喝,

曹德旺还是没有生气,

跟他弄来了一瓶酒。

结果吃饭这顿饭,曹德旺才知道,

“这人叫王以昂,是山兜农场的场长。”

王以昂回去之后,

就把曹德旺调到了自己的农场,

让他负责销售工作,

曹德旺的生命之河从此开始转弯。


曹德旺这个人就是善良,

因为善良,他常得善报。

他在山兜农场做销售,

干了三年就赚了6万块。

70年代中期,能赚6万,

那真的是了不得了。

后来他经营玻璃之所以风生水起,

一大原因就是他广播善缘。

比如1997年全球金融危机时,

印尼ASAHI公司的玻璃滞销,

其总经理找到曹德旺,

希望曹公司购买他们的玻璃。

这时候本可以落井下石,

出一个超低的价格,

但曹德旺并没有这么做,

还是以平时价格买了4000吨,

帮助ASAHI渡过了难关。

危机之后,玻璃价格疯涨,几乎翻了一倍。

但ASAHI出于感恩,

给曹的玻璃没涨一分钱。


中国只有两个企业家,一是任正非,一是曹德旺

第五个心,是良心。

1975年的冬天,

曹德旺和农场几个干部子女一起,

将树苗送到明溪县。

才到明溪,就下起了倾盆大雨,

当地百姓纷纷传言:

“大地震要来了。”

几个干部子女怕死,

丢下树苗就逃走了。

只有曹德旺留了下来,

他也怕死,但他没有跑,

“做人要讲良心,王以昂对我好,我不能对不起他。”

他一个人留下来照看树苗,

30万树苗没有丢失一株。

回到山兜农场,

曹德旺汇报了明溪之行的情况,

希望领导处理几个逃跑者,

但领导们不愿意。

正是基于这个原因,

不久曹德旺就向王以昂辞了职,

曹德旺觉得:

“一个没有组织纪律的企业不会发展,

一个不会发展的企业不是久留之地。”

曹德旺离开没几年,

王以昂就落了难,得了癌症,

临死前,他将儿子托付给曹德旺。

曹德旺已经离开了山兜农场,

按理说可以完全不顾王以昂,

但他并没有,

他接下托付,帮王以昂儿子娶了媳妇。

曹德旺后来为什么这么得人缘,

就是因为他做事讲良心。


中国只有两个企业家,一是任正非,一是曹德旺

第六个心,是雄心。

离开山兜农场,回到老家,

曹德旺开始说服镇干部办乡镇企业。

“建个玻璃厂,生产水表玻璃,很赚钱。”

经过他多次游说,

镇领导终于动心了。

经过两年筹备,

1979年,玻璃厂终于投产了。

玻璃厂找了16名员工,

除了曹德旺是销售员外,

其他多是干部家属。

这些人干事不上心,

所以成品率极低,

于是玻璃厂年年亏损。

亏了4年,做不走了,

领导就找到曹德旺:“要不承包给你得了。”

正合老曹心意。

曹德旺一个人没这么多钱,

于是另外找了四个人,

一起承包了这个玻璃厂。

当年,玻璃厂就赚了22万,

曹德旺分了6万多元。

分了钱后,那四人不想干了,

“政策风险太大,玻璃厂说没就没了,我们不如见好就收。”

四个人退出后,

曹德旺只好找政府谈判,

镇政府也不希望玻璃厂垮掉,

这样财政损失就大了,

于是答应了曹德旺的要求——成立合资企业,双方各占50%股份。

一合资,这一年又赚了几十万。


1984年6月,

曹德旺到武夷山游玩时,

给母亲买了一根拐杖。

买完拐杖坐车时,

司机对他说了一句话:

“把你的拐杖拿好,万一把车玻璃碰碎了,你可赔不起。”

曹德旺说:“不就一块玻璃吗?能有多贵?”

司机说:“这块前挡玻璃,要6000元。”

曹德旺一下惊呆了。

他问:“为什么这么贵啊?”

司机答:“因为没有国产的。”

那天回去之后,

曹德旺就失眠了,

沉思了几天之后,

他立下了一个志向:

“中国没有人做,我就来做!我要为中国做一片自己的汽车玻璃。”

说干就干,

曹德旺四处考察取经,

半年后,汽车玻璃就投产了。

曹德旺后来能把汽车玻璃做到世界第一,

就是因为他的这份壮志雄心。


为了进军美国市场,

他跟美国商务部打官司。

美商务部起诉曹公司倾销玻璃。

曹德旺不服,

就跟美商务部打起了官司。

在此之前,

凡是被美国起诉倾销的中国企业,

没有一家胜诉。

以至于后来很多中国企业,

只要美国提出上诉,

就会乖乖放弃美国市场。

但曹德旺不信邪,

他花费上亿元,

聘请美国最好的律师,

给美商务部整整打了三年官司,

最后终于胜诉了,

从此打开了美国市场。

做汽车玻璃35年来,

曹德旺遭遇了很多次挫折,

但为什么总能挺过来,

就是因为他有一份壮志雄心:

“我要为中国做一片自己的汽车玻璃。”


中国只有两个企业家,一是任正非,一是曹德旺

第七个心,是正心。

所谓正心,就是不贪不义之财。

汽车玻璃一投产,

钞票雪片般飞来,

于是一些镇干部眼红了,

向县里告状:“曹德旺贪污。”

曹德旺负责玻璃销售,

搞销售,就得搞接待,

接待就要请客送礼。

搞完接待后,曹德旺拿发票去公司报账,

会计说:“请客送礼的发票报不了。”

(合资企业,会计是政府安排的)

曹德旺生气了:“镇领导经常请客送礼,为什么他们能报?”

会计说:“不是说不能报,只要不开成请客送礼的就可以,比如开生产材料、办公用品。”

于是曹德旺找了一个工程队,

把这部分发票换成了生产资料。

发票虽然换了名目,

但曹德旺多长了一点心,

把4万多原始发票都保存了下来。


一些镇干部见曹德旺发财了,

分外眼红,就向县里举报:

“曹德旺请客送礼花了4万多,

账上查不到,发票被他毁了,

应视为毁灭凭证,贪污公款。”

这些人万万没想到,

在跟县委书记当场对质中,

曹德旺拿出了全部原始发票。

在做汽车玻璃35年中,

有人向市里举报过他贪污,

有人向省里举报过他贪污,

有人向中央举报过他贪污,

但市里、省里、中央都派人来调查了,

没有查到曹德旺一分贪赃。

曹德旺有一句名言:

“我没有收过一盒月饼,也没有送过一盒月饼。”

就因为正心,他才没有翻船。


中国只有两个企业家,一是任正非,一是曹德旺

第八个心,是红心。

有记者问曹德旺:

“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企业家。”

曹德旺说了这样一句话:

“企业家必须要有这样的境界和情怀,

国家会因为有你而强大,

社会会因为有你而进步,

人民会因为有你而富足。”

为什么说曹德旺有一颗红心,

其实就是想说他有一颗中国心。

为了祖国能因自己而强大,

他决不移民,

“如果我们曹家移民,中国就没有汽车玻璃了。”

为了社会能因自己而进步,

他每年都捐款,

至今已捐出了近120亿财物。

为了人民能因自己而富足,

他坚持给股东们分红,

他从A股募集了6.96亿资金,

但股息却发放了129.16亿,

是募集资金的18.56倍,

真正实现了分红大于募集,

是A股唯一一家现金分红超过募集资金15倍的上市公司。

所以,有人才会说:

“中国只有两个企业家,一个叫任正非,一个叫曹德旺,其他的都是商人。”

这句话看似有点太过了,

但从某种意义上说,

曹德旺完全配得上这句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