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洪榕:如何应对这次A股的极端行情?

这个端午节假期,让很多人不得不想起三年前的端午节,那是那次举国震惊的股灾刚刚发生的时候,我当时(2015年6月20日)写了一篇《疯牛已死》,现在看用词非常精准。

昨天的论坛上我专门对这两次“记念屈原跳汨罗江”的行情做了系统比较。

2015年的A股出现的是硬着陆式的下跌,今年的A股出现的是软着路式下跌,两种下跌有本质不同:

○1、硬着陆是被动面对的,地上没用垫子的下跌,或者下跌速度过快的下跌俗称硬着陆,硬着陆下跌时所有的人都会摔伤,一些人甚至会被压成肉饼,市场情绪极度恐惧,为防风险蔓延国家队会强力出手救市;

○2、软着陆是主动选择的,下跌时部分人会严重受伤(成为牺牲品,买单者),他们会成为软着陆需要的垫子,管理层(包括国家队直接出手)会在需要的时候出手为下跌减速。

软着陆的时间一定比硬着陆时间长,幅度相对难判断一些,因为管理层会不定期的消减极端。

这种情况下,投资者最好的应对策略是:

今年这种软着陆情况下投资者要么自备降落伞(买真优秀公司,或防系统性风险的品种),

要么找厚的垫子着陆(捡错杀严重的股票皮夹子)。

这个时候首要考虑的是还能下跌的空间尽量小的公司,而不是未来上涨空间可能大但下跌空间也可能大于20%的公司(注:下跌20%是很多人或基金可以忍受的下跌心理预期极限)。

最好是极端下跌空间在20%以内,而上涨空间在100%(未来二年业绩确定性成长),这样的品种最理想。

如果一个股票未来想象空间大于100%,但下跌想象空间也可能大于30%,这个时候投资者一般是不会选择。

这个时候未来业绩增长的确定性很重要,光业绩估值就能支持未来一两年股价翻倍,目前业绩估值下跌空间(大盘出现系统性风险)最多20—30%。(我的二季度选股,当时就是基于这个标准)

洪榕:如何应对这次A股的极端行情?

这张图是昨天主持的一场论坛讨论照片,其中一位是私募基金大佬,两位是上市公司高管。

私募大佬认为A股牛市会在明年下半年开启,建议介入防御性品种。

其中一位上市公司高管比较乐观,认为利空基本快出尽了,可选择的股票越来越多。

另一位上市公司高管(股市投资一直很牛)讲了他选股票的第一原则是看公司负责人人品(他和很多上市公司高管相熟,这是他的优势),第二原则看公司负责人的讲故事能力。

言下之意不要相信那些人品不怎么样的人乱讲的故事。(他认同我的“人性不变故事永恒”的观点)

这次论坛有位专家认为:创业板估值显著低估。(注:我认为平庸公司除外,还有这要拉长时间看,另,低估是相对的)

洪榕:如何应对这次A股的极端行情?

整体看下来,他们的思维和洪攻略思维很近,他们的发言中也频频呼应认同我的观点,他们选股的大方向和我这一个月来倡导的方向惊人的一致,哈,之前没商量过,但,也许他们也看了我的微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