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蛋价走低,入不敷出,如何降低蛋鸡养殖成本是关键

近年来受诸多因素影响,鸡蛋价格一直不稳定,粗放型的养殖模式已经没有太大的利益可图,如何

降低饲料成本、提高产蛋率、减少蛋鸡发病才是蛋鸡养殖户的生存之道。下面禽病博士就如何降低蛋鸡生产成本的技术措施介绍如下,供广大蛋鸡生产者参考。

一、精打细算的管理

1、喂料少给勤添

每次给料不超过饲槽的1/3,尽量让鸡把料槽内的饲料吃净后再加料,严防剩余饲料发霉变质。

2、适时正确断喙

断喙比不断喙的鸡节省饲料6%左右,安排有经验的工人在雏鸡7~9日龄时断喙。

3、淘汰不良个体

平时注意观察鸡群,发现病鸡、弱鸡、低产鸡及时淘汰。不然不光白吃食,后期发病率也是较高,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蛋价走低,入不敷出,如何降低蛋鸡养殖成本是关键

二、降低饲料成本

蛋鸡养殖成本的70%~80%来自于饲料,降低饲料成本显得尤为重要。

1、调整蛋白

蛋白质和能量都是蛋鸡重要的营养成分,因此保持蛋鸡饲料中一定的蛋白能量比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在正常饲养管理条件下,配制蛋鸡日粮时,应根据饲养标准选择适宜的蛋白能量比。

实验表明科学的降低日粮中蛋白含量,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成本,还能减少氮排泄对环境的压力。

蛋价走低,入不敷出,如何降低蛋鸡养殖成本是关键

2、提高能量利用

为了提高蛋鸡的产蛋性能,通常会在饲料中添加油脂,但高能高脂的营养供给,对产蛋高峰期的蛋鸡肝脏来说是超负荷的,如何提高能量利用减轻蛋鸡肝脏的负荷首要考虑。

3、寻求胆碱促进脂肪代谢的替代品

胆碱能够调控蛋鸡能量代谢和肝脏脂肪运转,作为一种饲料添加剂在蛋鸡饲料中常用来降低饲料消耗、提高蛋鸡生产性能、改善脂肪代谢和防止脂肪在肝脏内的蓄积。作为卵磷脂和乙酰胆碱等重要生理活性物质的组成部分,胆碱在蛋鸡饲料中必不可少,但其在脂肪代谢方面的作用并非不可替代,在当前胆碱价格居高不下的形势下,应考虑可以使用其他物质来部分替代胆碱。

蛋价走低,入不敷出,如何降低蛋鸡养殖成本是关键

三、提高产蛋率

产蛋期要确保稳定,一方面是饲料营养的稳定。另一方面环境要稳定,光照、温度不要随意变动,鸡舍中要禁止喧哗,保持安静,以减少应激的发生。

产蛋高峰期是盈利的主要时期,如何延长产蛋高峰期,防止产蛋量下降是增加收益的一个重要措施;除了保障充足的营养外,做好排毒保肝更是关键,因为长期的霉菌蓄积和蛋鸡后期脂肪肝的形成都是降低产蛋量的主要因素。

蛋价走低,入不敷出,如何降低蛋鸡养殖成本是关键

四、疾病防重于治

蛋鸡一旦得病,用药成本无疑又会增加,再赶上产蛋期,收入没有达到预期标准,肯定会造成损失。所以一些开口药、保健药在养殖行业盛行。近几年,人们对食品要求越来越高,吃得健康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个人认为蛋鸡保健药是很好的选择,如果每个管理环节都很理想,没有病原,蛋鸡机体抵抗力又高,是不容易生病的。所以应在管理方面加大力度,让蛋鸡生长在一个适宜的环境中,才能给我们带来更好的效益。

蛋价走低,入不敷出,如何降低蛋鸡养殖成本是关键

硬广时间

胆汁酸是胆汁的主要活性成分,它是动物体内胆固醇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固醇类物质,具有多重生物活性。在脂肪的利用过程中,胆汁酸在脂肪乳化、消化和吸收三个阶段均发挥作用。

蛋价走低,入不敷出,如何降低蛋鸡养殖成本是关键

在蛋鸡饲料中应用龙昌胆汁酸

具有以下功效:

1、提高能量利用,降低饲料使用成本。胆汁酸可提高脂肪利用率15%~30%,提高蛋鸡对饲料能量的利用。因此,添加了胆汁酸可在原配方基础上减少15~30%的脂肪用量,降低饲料成本。

2、替代胆碱。胆汁酸作为一种消化液,在脂肪代谢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完全可以替代胆碱在脂肪代谢方面的作用。

3、保肝护胆,预防疾病。胆汁酸可通过肝肠循环刺激胆汁的分泌,畅通胆道,消除使用豆粕等非常规原料带来的霉菌毒素、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从而起到保肝护胆的作用。

经过科学试验和无数的生产实践证明,胆汁酸在防治蛋鸡脂肪肝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可减少蛋鸡后期的零星伤亡,提高蛋鸡生产性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