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量血壓什麼時候最好?要連續量幾天?

富貴121699946


今天藥店有一個賣藥的藥師找到我,他說最近血壓不穩,有時候測量血壓是150,有時候測量是130,問這到底是不是高血壓?每天測量幾次血壓最準確?幾點測量更好?



我告訴這位年輕的藥師,測量血壓並不是只測量高壓,血壓本身包括高壓和低壓,任何一項高於正常水平都可能是高血壓,所以,我們測量血壓的時候不能僅僅只測量高壓,而且高壓低壓數據都需要記錄,如果高於140/90就得考慮高血壓,當然我們不能根據一次測量結果就判斷是不是高血壓,準確的說我們在不同一天內,連續測量2-3次血壓,取平均值,如果高壓高於140,或低壓高於90,或兩者都高於140/90,那麼就需要診斷高血壓。


但這裡面必須強調幾個問題:第一血壓計必須準確,不管是水印的還是電子的,但要求血壓計準確;第二測量方法正確,在測量前需要休息5-10分鐘,避免喝酒、運動、憋尿等等因素干擾,袖帶不宜過緊過鬆,在這種情況下測量。從而才能更加準確的判斷,當然一般醫院測量結果都相對高於家庭,所以現在更鼓勵多在家裡測量血壓。

對於每一個人來說,我們的血壓也是波動的,也就是我們血壓是曲線,不是直線,而且受很多因素影響,而且每個人血壓特點不一樣,所以沒有辦法準確的說我們到底幾點測量更準確。

我經常開玩笑說任何時間只要血壓計準確,測量方法正確,每一次測量都是自己的準確血壓,只不過那隻代表你當時的血壓。但大部分人血壓還是有一定規律的。

我們血壓生理變化,上午6~10時上升,午後2~3時下降,4~6時又上升,以後緩慢下降直至凌晨2~3時的最低谷值。 這樣血壓波動曲線狀如長勺,醫學界形象的稱這種血壓為勺型血壓。

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早晨起來血壓高,也叫血壓晨峰,血壓的晨峰現象顯著增加晨起時段高血壓患者的心腦血管事件風險。也就是說,晨起血壓控制不良的患者發生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腦卒中的風險大大增加。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很多腦梗死、心肌梗死都發生在早晨。

那麼我們什麼時間測量血壓呢?

第一、如果沒有高血壓,而且沒有高危因素,最少半年測量一次,一般建議早晨6-10點測量。

第二、如果沒有高血壓,但有遺傳基因,或抽菸喝酒,或肥胖,或吃鹽重,或熬夜,或出現頭暈頭脹等等症狀,建議每一個測量一次,也建議6-10測量。

第三、新發高血壓,或血壓控制不理想,最好一天多測幾次,比如早中晚,觀察多數情況下血壓是高還是低。摸索自己的血壓規律,儘量在每天中血壓高的時候測量,如果在最高的時候血壓仍正常,那麼基本上全體的血壓也就正常。

第四、對於長期高血壓,血壓平穩的,可以一週1-2次,每次6-10測量。如果長期高血壓最近血壓不穩,建議一天三次,早中晚測量,記錄血壓數據,以便就診。

第五、對於非勺型高血壓,需要根據個人具體情況,一般建議在自己血壓高的時候測量,因為高的時候不高,那全天血壓應該也基本正常。

第六、對於血壓波動大的朋友,自己測量沒有辦法判斷是不是高血壓,最好帶一個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看24小時整體血壓情況如何。

總之,要養成測量血壓習慣,一方面因為現在有3億高血壓人,另方面其實測量血壓本身也是比較簡單一件事。最主要的是,一旦發現血壓升高,一定積極正規控制,以免釀成大禍!


心血管王醫生


什麼時間量血壓好,連續量幾天?

量血壓:讓病人平躺或坐穩,運動後最好休息半小時,讓心靜下來,血壓計與心臟在一個平面上,,如果是臺式血壓計,打開血壓計後放開袖帶,排盡袖帶氣體,血壓計裡的水銀柱降到零。這時候讓病人伸出左手臂,在肘關節上二指綁上袖帶,開始量血壓。正常血壓是120—80毫米汞柱,上下不超過10個毫米汞柱。(現在電子血壓計非常簡單方便,幾乎每家都有)。每次量血壓都是有嚴格要求的,就是要儘可能的固定體位,固定血壓計,固定時間,每次量血壓誤差不超過6–8毫米汞柱,如果懷疑是高血壓,必須連續測量三天,每天在同一時間,同一部位,最好是同一個血壓計。三次測量數字基本一樣(不是太絕對三次相差10–8毫米汞柱以下)說明這就是你的血壓,要結合臨床症狀判斷是否是高血壓、還是低血壓。



測量血壓一般在每天的早上起床後,或者晚上睡覺前測血壓,活動後一定要休息半小時,使心臟平靜後再測量,這樣測得血壓比較準確。

如果懷疑自己是否高血壓,一定要連續測量三天,每天一次,出來結果後再決定是否高血壓。就是測三天血壓都比較高,也不一定是高血壓。要結合臨床來判斷!經常有人說我得高血壓了,我就勸他們說先別下結論,多測量幾次看看再說,結果幾天之後又來告訴我說,不知怎麼又正常了。我哭笑不得,心想這事還用大驚小怪的。

另外,高血壓的病人每天測兩次血壓,時間最好在早上起床後和晚上睡覺前測量,根據血壓的情況服藥,期間要多喝水。


朋友31533585


您好,這個問題,我來回答您!許多高血壓患者都有這樣一個問題:醫生總要求患者經常在家自測血壓,方便了解血壓是否達標及其變化情況,可是一天中有時候血壓高,有時候又還可以,要什麼時候測量血壓好呢?


我們知道血壓和心率一樣,其實是24小時中時刻在波動變化的,是隨著環境、情緒、氣溫、運動與否、進餐前後等等很多因素的變化而升降的。

如果是懷疑有高血壓或因為頭暈、頭痛、眩暈等症狀到醫院想要測量血壓的,一天之內任何時間測量血壓都行。人的血壓在一天之內有個正常波動的過程,大多數人血壓早上6:00~9:00人體的血壓會升高,形成第一個高峰,之後開始下降,至下午4點~6點形成第二個高峰,到了深夜0~2點血壓最低,為波谷,然後血壓再次上升。

不管怎麼波動,血壓都是在正常範圍內波動,如果超過140/90mmHg,就有可能患有高血壓,需要4周內非同日再複測兩次,如果均達到高血壓的診斷標準,則診為高血壓病。


目前已經掌握的科學研究發現,清晨是心腦血管病的高發時期。猝死、心肌梗塞和中風等發病高峰均在覺醒前後4—6小時。


王藥師心血管講堂


在現在這樣一個高速發展的社會中,人們的壓力越來越大,在閒暇之餘,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養生及自我保健的大軍之中。喝喝代茶飲、中藥泡泡腳、每天測量一下血壓,但是您每天的血壓測對了嗎?

想要精確測量血壓一定要知道血壓在一天當中的變化,這樣抓住幾個關鍵點才可以認識到血壓的波動情況,瞭解血壓是否對健康造成危害!一般說來,早晨剛醒,尚未起床時測量為最淮,最接近基礎代謝標淮血壓。 但經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表明,每一個時間段的血壓是不一樣的。正常人血壓呈明顯的晝夜波動性,即夜間血壓最低,晨起活動後迅速上升,在上午6~10點和下午4~8點各有一高峰,繼之緩慢下降。在活動、飽食、情緒激動、精神緊張,日常生活中失眠、吸菸、飲酒和飲咖啡等也都會影響血壓的變化。

還有測量血壓的也是有門道兒的,它有四固定是指:固定時間、固定血壓計、固定部位(右臂或者 左臂,通常為右臂,如果雙側血壓相差10毫米汞柱以上,固定為高側)、固定姿勢(平躺或坐位),這樣測量出來的數值才有對比意義。

知道了該是什麼時候測量,那正確的測量血壓的方法您知道嗎?咱們以最常見的水銀柱血壓計為例,自測血壓正確方法是:取座位安靜休息5分鐘,暴露上臂,手掌向上放平,肘部和心臟大致在同一水平;將血壓計袖帶緊貼在上臂,袖帶下緣在肘窩上大約2釐米,將聽診器聽診部件放在肘窩動脈搏動的地方;血壓計快速充氣,隨後緩緩放氣,當聽到第一聲有規律的搏動聲的血壓計讀數即為收縮壓,繼續緩緩放氣,當搏動聲消失時的讀數為舒張壓。測量血壓時應儘量保持安靜,心情放鬆。緊張、焦慮、疲勞、失眠、劇烈活動後均影響測量血壓的準確性。

另外,測量血壓時,上臂必須充分暴露,如果衣物過多則測量出的數值偏高。您記住了嗎?那就一起行動吧!


菊一刀李醫生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近年來,其發病率越來越高且逐漸呈現年輕化趨勢。作為一個終身性疾病,高血壓患者需要長期用藥治療。也因此,學會正確測試血壓,對於患者瞭解病情進展,及時調整治療方案至關重要。

量血壓什麼時候最好?要連續量幾天?

家庭自測血壓對控制血壓、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有重要意義。很多高血壓患者會選擇在家自測血壓,而因為測試受諸多因素影響,也會存在測試誤差。因此,掌握正確的測試方法和時間是必須的。

1、測試時間的選擇:血壓存在一定的晝夜節律性,即在一天之內會有波動,一般早上較高,晚上較低,因此早晚各測一回能對血壓有較全面的瞭解。早上測時,應選擇在起床後30~60min,患者清醒後、排尿後、早餐前。晚上血壓測試,建議在吃完飯、服完藥,臨睡之前進行。

值得注意的是,血壓測試應儘量在服用降壓藥前,以保證測試的準確性。若是初次換藥或減藥、加藥時,可在服藥前後分別測試,以發現藥物療效。早上血壓的監測是十分必要的,因為清晨血壓易升高且不易控制,易發生心腦血管意外事件。因此,早晨正確的血壓測試對清晨高血壓控制尤為重要。

2、測試頻率:血壓測試頻率應根據患者的病情來區別對待,不同患者需要檢測血壓的頻率不同。首先,對於初診高血壓患者、正在調整用藥或血壓處於波動期的高血壓患者而言,應每天早晚各測一次,連續測 5~7 天,以便找到最佳的治療方案;其次,對於血壓控制較為平穩的患者,一般一週只需測量其中一天的早晚血壓值;而對於健康人群而言,一般來說只需一年測1~2次血壓即可。此外,當高血壓患者出現頭暈、頭痛等症狀時,建議增加測量次數,以及時發現潛在的威脅因素。


鹽酸索他洛爾


小李37歲,去年發現高血壓的時候血壓150/110,由於親人也有高血壓,但沒有任何危害也就沒有特別注意,但小李還是很珍惜生命的,從此開始健康模式,早睡早起多運動。

但由於工作太忙三天打魚四天曬網的,過一個月跑到醫院去檢查,結果醫生給開了13項檢查單,一看這麼多,就沒有去檢查,想著檢查完,最壞也就是高血壓,去問了問同為高血壓的親人,自己跑到藥店去買了一樣的藥,還在網上買了血壓計,在血壓計到的當天晚上,睡覺前給自己測了下血壓,結果恢復正常了,小李做的對嗎?他恢復正常了?

知道為什麼要控制血壓嗎?

高血壓最大的危害就是在人們沒有察覺之時,對全身器官產生持續性的損害,從而引發各種危及生命的併發症。有些患者可能覺得自己雖然有高血壓,但平時並沒有任何不適,所以也就不去吃藥治療。

殊不知,高血壓如果長期得不到控制,一般5~10年後就會造成心、腦、腎等重要器官的損害。而我們常說的冠心病、心梗、腦出血等危及生命的心腦血管疾病都與高血壓息息相關。有研究顯示,高血壓是引發腦中風的第一高危因素,如果能將血壓控制好,幾乎50%的中風都是可以避免的。另外,有數據表明,血壓每上升20mmHg,死亡風險就會翻一番。

小李的做法是對的嗎?他真的恢復了嗎?

像小李一樣的人,在現實生活中非常常見,甚至有很多人還不如他,他的做法有對的、有錯的。

小李及時開始健康模式,是值得表揚的,健康的生活習慣對於高血壓病人是非常重要的,然後及時去醫院檢查也是對的,但隨後因為費用較高沒去檢查,反而擅自服藥是非常錯誤的行為,對於高血壓患者的藥物選用必須慎重,不管是劑量或是種類,都需要個體化制訂,最後小李測量血壓的時間也有問題,血壓是一種波動的數值,有高峰有低谷,所以需要測量多次,不可能因為一次夜間的測量,而評判自身是否正常。

那麼哪個時間量血壓最準呢?

臨床數據表明,70%以上的人有兩個血壓的高峰和低谷。

高峰:6-9點和16-18點

低谷:1-2點和13-15點

因此測量血壓的時間也比較講究,最好每天在血壓較高的時候進行測量,一般是早晨起來休息一下就進行測量。如果是剛開始服用降壓藥或者剛調整過降壓藥的人群,每天起床後在早飯之前,以及睡覺之前測量一次。

對於剛發現高血壓的人,剛開始治療,血壓控制還不好的患者,應在就診前連續測量 5~7 天,血壓控制良好時,可每週測量 1 天。

(我是羅民,三甲級醫院在職主任醫師,有著三十多年臨床一線工作經驗的“老”醫生,我的努力只為收穫大家的認同,如果我的回答可以幫助您,希望您能點贊、關注,如果有什麼問題,可以評論或私信我,我會盡力幫助大家!)

羅民教授


理想血壓120/80mmHg,達到或超過140/90mmHg為高血壓,在不同三天,測量血壓都為140/90mmHg,就是高血壓病。大多數人有一個晨高峰,早上血壓很高,如果有高血壓病,起床應先量一次,中午量一次,晚上量一次,每天至少3次,才能掌握血壓變化,觀察降壓藥效果。


國華說健康


人的血壓跟心率是一樣的,會有波動的。所以任何時段都可以測量血壓,可能劇烈運動後血壓會偏高。

我國目前還是超過140/90mmHg是作為判斷高血壓的標準。美國已經調整到130/80mmHg了。

任何三次測量血壓高出正常範圍,我們就可以認為是高血壓了,需要服用藥物治療,高血壓不可怕,高血壓的併發症很可怕,所以一旦發現高血壓,應該及時就診治療。



足彩經驗論


高血壓病人一般都是在晨起的血壓最高

您可以一天測三次,也就是早中晚各一次,當然,多測幾次也沒關係,如果您實在不放心,可以去醫院帶一個動態血壓監測一天,看看您一般在什麼時候血壓波動比較大,然後就可以在那幾個時候多測測血壓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