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一群貓引發的“血案”:百老匯與大銀幕相愛相殺?

​“這是自出現狗以來,貓所遇到的最慘絕人寰的事。”

北美首周票房662萬美元,上映17天票房只達2400多萬美元,IMDb評分2.8,爛番茄新鮮度21%——電影《貓》的“撲街”已板上釘釘。

一群貓引發的“血案”:百老匯與大銀幕相愛相殺?

這部電影由世界四大音樂劇之一《貓》改編,講述在一個特別的夜晚,傑里科貓家族正在舉行一年一度的舞會,形形色色的貓兒為爭取一個重生機會,在舞會上悉數登場,用動人的歌唱和迷人的舞姿娓娓訴說各自的故事。

從配置上來說,《貓》可謂佔盡優勢。導演湯姆·霍伯曾憑藉《國王的演講》摘得奧斯卡,他曾執導的另一部音樂劇改編電影《悲慘世界》聲畫驚豔,在獎項與話題度上均表現不俗;演員表上大咖雲集,泰勒·斯威夫特、伊恩·麥克萊恩、詹妮弗·哈德森、伊德瑞斯·艾爾巴、朱迪·丹奇等都是人氣明星與熟悉的面孔。

出人意料的是,無論是影評人還是大眾,對《貓》的評價出奇一致——差評,差差差評。

經典變驚悚

儘管也有觀眾提及電影在劇情方面的弱點,但對這部電影的吐槽主要集中在畫面上。自發布預告起,《貓》過度擬人化所帶來的恐怖谷效應便已深入人心:一隻只擁有人類四肢的“貓”在大銀幕前翻滾舒展,動作時而似人時而類貓;毛茸茸的腦袋上是擁有人類眼鼻口的光滑的臉,貓與人的特徵奇妙地融合在了一起,在放大的屏幕上創造出驚悚效果。

一群貓引發的“血案”:百老匯與大銀幕相愛相殺?

有人吐槽:“本片的團隊一定是愛狗人士,拍本片的目的就是讓觀眾恨貓進而去養狗。”《波士頓環球報》的評論更加狠辣:“老天爺,我瞎了。”(來源:時光網)

更令觀影者驚恐萬分的是,片中出現了未成年人面孔的人形“蟑螂”,有的“蟑螂”甚至被“貓”一口吞下。一位觀眾說,“演到那一段時,旁邊一直在鬧的熊孩子都安靜了兩分鐘”。

當然,如果你願意帶著獵奇的眼光,將《貓》視為一部邪典片,那麼它就能變得好看了。

《貓》剛剛公映兩天,環球影業便通知北美數千家影院替換片源,目的是提升視覺效果,但這一罕見的動作沒能挽回片子糟糕的口碑與票房表現。Deadline報道稱,該片製作成本9500萬美元,加上宣發費等總支出或達2.26億美元,《貓》的虧損可能至少達到7100萬美元。

《貓》的滑鐵盧並非原作的鍋。音樂劇《貓》在上世紀80年代出生於倫敦西區,是世界上最為成功與著名的音樂劇之一,在全球擁有數千萬觀眾。在中國,《貓》也是許多音樂劇愛好者的啟蒙。一隻只“貓咪”在舞臺上爭妍鬥豔,輪番通過踢踏、芭蕾、爵士、現代舞,展現優美舞姿;歌曲動人心絃,一首《Memory》已成為音樂劇金曲;再加上運用到極致的舞臺效果,著實一場視聽盛宴。

一群貓引發的“血案”:百老匯與大銀幕相愛相殺?

《貓》的問題或許在於,將音樂劇改編為電影時跳入了生搬硬套的窠臼。舞臺上的“貓”採用了搭配細緻且個性十足的道具與妝容,每一隻都特點鮮明,且因舞臺時空的限制與親眼觀賞的接近感,觀眾能明確體會到這是人類所裝扮的角色;而電影用CGI數字合成技術將“貓”變成了非人也非貓的“異形”,無論技術再高超,毛髮與皮膚的貼合再逼真,當鏡頭貼近怪異的身體與臉蛋,也只能讓觀眾留下心理陰影了。

一群貓引發的“血案”:百老匯與大銀幕相愛相殺?

因而,儘管電影《貓》進入了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短名單(共10部),泰勒·斯威夫特為其創作的《Beautiful Ghosts》也獲得了金球獎最佳原創歌曲提名,不顧適配性的硬改編終究像一場鬧劇。

從百老匯到大銀幕

《貓》的失敗並非孤例。

2012年,電影《搖滾年代》與觀眾見面。其原作是一部重金屬音樂劇,故事發生在上世紀80年代的洛杉磯,當時搖滾樂隊遍地開花。不過,電影的爛番茄新鮮度只有42%,成本也沒能收回。有批評者認為其過於乏味且冗長,即使片中有湯姆·克魯斯加持也沒什麼看頭。的確,這部影片的音樂沒什麼可指摘的地方,但過於單薄的劇情成為了硬傷。待在影院裡,觀眾需要的不僅僅是看明星在一首超長MV裡熱熱鬧鬧地享受生活,對描摹搖滾內核與年代圖景的期待全都落了空。

一群貓引發的“血案”:百老匯與大銀幕相愛相殺?

2014年,根據音樂劇《安妮》改編的電影《安妮:紐約奇緣》上映,爛番茄評分28%。這一小女孩尋夢的IP實際上此前已翻拍過不止一次,但2014版顯然爛到一定程度,一部激勵了數代人的音樂劇回憶在此“翻車”。音樂劇本身是一個頗有“美國夢”特色的奇遇故事,但站在電影欣賞的角度,於如今的年代,找到一個“富爸爸”的灰姑娘式劇情著實有些落後了,剪輯沒勁,歌與舞也並不出彩,因而只能落入平庸。

一群貓引發的“血案”:百老匯與大銀幕相愛相殺?

《安妮:紐約奇緣》

音樂劇真的與大銀幕間隔著天塹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2013年,第85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設置了一個特別環節——致敬歌舞片。演員們現場表演了過去十年中三部獲得奧斯卡提名的音樂劇電影經典唱段,博得滿堂彩。這三部電影分別是第75屆奧斯卡最佳影片《芝加哥》、第79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得主《追夢女郎》以及當屆熱門影片《悲慘世界》,後者當天獲得了最佳女配角、最佳化妝與造型設計、最佳音響效果三項奧斯卡獎。

在被改編為電影前,百老匯版音樂劇《悲慘世界》接連獲得託尼獎最佳音樂劇、最佳原創音樂、最佳音樂劇劇本等諸多獎項,被公認為經典。電影中,導演利用不受限制的時空轉換與宏偉的場景,將觀眾帶入了史詩般的時代,角色也通過各自鮮明的音樂唱段展現悲慘命運,帶來耳目一新的視聽體驗。

一群貓引發的“血案”:百老匯與大銀幕相愛相殺?

另一個經典改編是《芝加哥》。音樂劇本身已攬獲多個獎項,不過對於外界觀眾來說,這部諷刺喜劇電影的名氣可能更高,曾一舉獲得了6座奧斯卡獎盃。燈紅酒綠、聲色犬馬,濃豔的外衣下包裹著極度的諷刺,評論家稱這是”充滿震撼及活力的改編,提供了令人驚訝的思想深度及幽默水平”。在中國的社交平臺上,女囚訴說如何謀殺丈夫的“監獄探戈”片段也曾一度走紅,高燃場面引人著迷。

一群貓引發的“血案”:百老匯與大銀幕相愛相殺?

《芝加哥》

佳作名單還很長。1961年的《西區故事》在奧斯卡評選中獲得了十座獎盃,是迄今為止獲得奧斯卡獎最多的音樂劇改編電影。此外,奧黛麗·赫本主演的《窈窕淑女》、華麗浪漫的《歌劇魅影》以及聲名赫赫的《媽媽咪呀!》等,都為經典之作。

數不勝數的改編中,一方被批“粗製濫造”,一方被贊“引人入勝”。相較於音樂劇,電影擁有著更多的操作空間,能夠靈活運用剪輯,可以呈現出更為真實的畫面,突出表演細節。不過與此同時,音樂劇主要以音樂、舞蹈表達情感與情節,因而電影本身對劇情編排、節奏、內核、拍攝手法等有著更為細膩的要求,演員也必須儘可能地貼合角色。對音樂劇進行改編,必然要挖掘出原作本身不可缺少的亮點,不違背電影的觀賞要求進行針對性的再創造。如此,才能延續IP本身的魅力,拍出新的經典。

劇院與影院間的那堵牆

音樂劇IP不斷以另一種形式出現在影院中,對於音樂劇行業來說,是喜是憂?

在不斷尋求推陳出新的娛樂行業中,這一舉動固然有著資本的考量,音樂劇本身擁有天然的話題度,同時歌舞片也是好萊塢特色之一。儘管有人抱怨一些音樂劇電影根本不倫不類,但另一方面,這類改編電影實際上能夠為音樂劇領域引入新受眾,在商業宣傳上頗有助益。

上世紀80年代,美國的劇院大批關門,橫空出世的《貓》《歌劇魅影》等作品挽救了瀕臨滅亡的音樂劇行業。有一個流傳很廣的數據是,百老匯每年只有五分之一的音樂劇能夠盈利。雖然這五分之一能夠彌補剩下五分之四的虧損,但流行經典著實太少,且難以產生新“頂流”。在不斷上漲的資金壓力下,許多劇目上演後因反饋不佳被迫停掉。2015年,一位曾演了2000多場《歌劇魅影》的百老匯演員曾在接受好奇心日報採訪時提到,自己出演《劇院魅影》前後的收入差了一千倍,百老匯之外的音樂劇演員收入更是低;百老匯觀眾的平均年齡是 45 - 70 歲,並不在年輕人中流行。

這種情況下,與大眾更為熟知的娛樂方式——電影相結合,音樂劇能夠獲得新關注。以中國為例,音樂劇在這裡本屬於相當冷門的圈子。社交平臺上,不少音樂劇愛好者表示自己是通過2004年版《歌劇魅影》電影入坑,隨後成為劇院忠實觀眾。儘管這部電影的唱段飽受批評,但對行業的正面影響毋庸置疑。

一群貓引發的“血案”:百老匯與大銀幕相愛相殺?

近些年來,這類音樂劇電影並不少見,2020年還有一波將要來襲。斯皮爾伯格已確認將再次翻拍《西區故事》,影片預計於今年12月上映。《驚天魔盜團》《摘金奇緣》導演朱浩偉執導了由大熱音樂劇改編的《身在高地》,這部電影北美定檔6月。若是將範圍放大,近年來迪士尼的音樂動畫IP也接連被拍成真人電影,2019年上映的《阿拉丁》全球票房達10.5億元,劉亦菲主演的《花木蘭》今年將接力下一棒。在國內,《夏洛特煩惱》《驢得水》《羞羞的鐵拳》等話劇改編電影也獲得了不錯的口碑與票房。

舞臺藝術與電影並不具有“排斥反應”,但對於創作者來說,改編自然“亞歷山大”,就好似《悲慘世界》與《貓》,踏上截然不同的命運之路。

-END-

作者丨點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