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4 外媒:中國將繼續為非洲發展注入動力

作為中非團結合作的又一歷史性盛會,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引起國際社會高度關注。近年來,中非務實合作穩步推進、碩果累累。國際社會期待看到,在國際形勢出現深刻複雜變化的背景下,中國與非洲國家將推出哪些務實舉措,拓寬中非合作與交流,將中非合作與“一帶一路”建設有機結合,開啟中非合作新篇章。

外媒:中国将继续为非洲发展注入动力

這是2018年6月18日,在加納東部省古阿由茲村,學生從中國援建的水井打水。新華社記者趙姝婷攝

南非新聞24網站發表評論文章指出,中非關係的內涵遠遠超出了經貿合作領域。中非之間夥伴關係和非洲自身的發展訴求緊密相連,與非盟《2063年議程》密切對接。此次峰會基於南南合作原則,提供了中國與非洲相互合作和支持的平臺,通過這一平臺,中國將繼續為非洲發展注入動力。

南非獨立傳媒的報道稱,中非合作的資源不會被濫用在“假、大、空”的項目上,而是會用在最需要的地方,解決非洲國家所面臨的發展瓶頸。

多哥主流網站icilome刊文指出,中非合作論壇是中非為加強關係舉行的“重要約會”,合作共贏,攜手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是引領此次會議的主題,也是所有參會非洲領導人的共同希望。

剛果《布拉柴維爾回聲報》網站對中非合作論壇作了重點報道,認為此次峰會將促進中非關係向更高水平邁進,加強中非在戰略層面的交流與溝通,促進中非人民加強互信,增進友誼。

科特迪瓦intellivoire網站就中非合作論壇發表文章,指出此次峰會將成為中非友好交往歷史上的新里程碑,並從中非經貿交往、論壇的歷史沿革、“一帶一路”等多方面作了詳細報道。

阿爾及利亞之聲網站發表了《中非合作論壇:總結成績 展望願景》文章,肯定了中非合作論壇取得的成績,並對此次峰會的主題、議程作了詳細的報道,認為此次峰會對深化中阿兩國雙邊關係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摩洛哥APA新聞的報道列舉了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以來,在“中非十大合作計劃”指引下,中非合作在經貿、基礎設施建設、金融投資、教育、人才培訓等領域取得的巨大成就,認為中非合作有利於非洲的發展進步。

突尼斯ilboursa網站的報道稱,中非合作展現了強大的實力,中國企業佔非洲基礎設施建設市場一半的份額,為非洲的發展進步作出了貢獻。

幾內亞新聞網的重點報道充分肯定了中非合作論壇對中非合作、中幾合作的重要促進作用,指出此次峰會把“一帶一路”倡議與非盟《2063年議程》及非洲各國發展計劃相互對接,將助力非洲和中國的共同進步。

俄羅斯列格努姆通訊社報道稱,中國支持非洲國家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呼籲中非共同邁向富裕之路。

哈薩克斯坦DKNews通訊社題為“北京峰會將為中非生態合作帶來新機遇”的報道稱,中非合作論壇為中國與非洲國家分享綠色發展經驗和技術提供了一個重要平臺,將有力地促進雙方在環境保護領域加強交流與合作。生態環境保護是一切經濟活動和人民美好生活的基礎,世界各國都是同一生態環境下的“命運共同體”。中國致力於將綠色發展理念落實到“一帶一路”建設實踐中,幫助非洲國家實現可持續發展。

“德國之聲”在報道中稱,中非貿易快速增長令人印象深刻。非洲國家在經濟上具有巨大的增長潛力,中國早已參與到非洲經濟加速發展的進程中。德國也應當重新審視自己的非洲政策,通過促進德國企業在當地投資,幫助拉動非洲各國增加就業、發展經濟。德國非洲問題專家認為,中非經貿合作近年來發展迅速,令人驚歎。當前,非洲大陸具有相當大的經濟轉型潛力,這對任何國家而言都是巨大的機遇。通過此次中非合作論壇,中國將進一步發掘其中的機遇,更加深度地參與到非洲經濟發展當中。

《日本經濟新聞》報道稱,50多個非洲國家的政府首腦和代表團到北京參加此次峰會,這是中國今年最重要的主場外交。2017年中非貿易額達到1700億美元,中國連續9年成為非洲最大的貿易伙伴。中國對非投資為非洲創造了90萬個就業崗位,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還將在“一帶一路”合作框架下推出新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擁有豐富資源和眾多人口的非洲是世界經濟發展的“新天地”,通過本次峰會,中國在非洲的影響力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韓國紐西斯通訊社報道認為,中國與非洲將通過“一帶一路”建設和經濟合作,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方面發出自己的聲音。

韓國《亞洲經濟》報道稱,中國將與非洲建立更加緊密的命運共同體。中國為非洲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並對非洲提供了貸款和援助。

保加利亞《日記報》報道稱,中國已經採取了若干措施增加從非洲進口,並將繼續向非洲開放市場。中國鼓勵企業到非洲大陸投資,並幫助增加非洲對中國的出口。11月份即將在上海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還將向非洲最不發達國家提供免費的展覽攤位。

(經濟日報 記者:蔡 淳 郭 凱 李遙遠 謝 飛 蘇海河 白雲飛 田曉軍 責編:張葦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