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4 打造“绿色平凉”新名片 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建设

打造“绿色平凉”新名片

——我市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综述

蔚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水质把平凉描绘成了一幅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绿色画卷。

打造“绿色平凉”新名片 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建设

这是平凉市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崛起”取得的成果。

近年来,我市守住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打造“绿色平凉”新名片,在生态环境、产业发展、城乡人居环境方面,实现了显著发展。平凉也因此被授予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称号,成为西北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市州。

执行最严环保法规 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标注着平凉空气质量的曲线,拉动的实际上是所有平凉人的幸福指数,为了守住这片蓝天白云,5年来,全市上下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携手向大气污染开战。

打造“绿色平凉”新名片 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建设

以平凉中心城区大气污染防治和涉气工业企业污染治理为重点,深入开展建筑工地扬尘、道路扬尘、餐饮油烟、机动车尾气、燃煤锅炉烟尘和涉气工业企业烟粉尘污染治理。平凉中心城区投资9.3亿元,实施了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和燃煤锅炉综合整治工程,拆除集中供热管网覆盖范围内燃煤锅炉302台,对供热管网覆盖不到的113台燃煤小锅炉全部进行了清洁化改造,达到了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市州政府所在地城市燃煤锅炉基本“清零”的要求。对6县县城建成区10蒸吨以下136台燃煤锅炉进行了清洁化改造,改造率达86.1%;对全市55台20蒸吨以上燃煤锅炉全部进行了脱硫脱硝除尘升级改造。仅此,每年可减少烟尘排放量2.5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8500吨,二氧化碳排放量63万吨,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在水污染防治中,市政府出台了《平凉市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方案》,将污水管网全覆盖、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列入为民要办的实事,持之以恒抓落实。制定了泾河、汭河、达溪河、葫芦河、水洛河《控源减污达标整治工作方案》,依法依规排查治理入河排污口180个,依法取缔或关闭河道非法砂场及疏浚点155处,建成生态拦水溢流堰8座,形成河道水域面积200亩、河道湿地1380亩,完成了平凉宝马纸业公司废水碱回收等52个工业废水处理工程和152个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项目,实现了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对平凉中心城区“八沟一河”进行治理,彻底消除了城市黑臭水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