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在农村,丧事办理出现新“讲究”,没用东西太多农民们苦不堪言

丧事,对于每个人来说,一生总会经历这么几次。在农村,办丧事有讲究,针对不同年龄的人丧事办理方式也不同。比如小于60岁的人去世,一般人们都不会大办,简单办理即可。因为农民认为,年龄不到60岁,不管因为各种原因去世,都是非常可惜的。而如果年龄大一些的人去世,农民通常称之为“白喜事”,往往会大办。

在农村,丧事办理出现新“讲究”,没用东西太多农民们苦不堪言

而且,近些年来,农民们对于办理“白喜事”,又出现各种新花招,而且这些新花招已然蔚然成风。让很多农民苦不堪言。到底有哪些,听老农慢慢道来。

攀比一:谁家炮仗响的好

在农村,丧事办理出现新“讲究”,没用东西太多农民们苦不堪言

在老农的记忆中,小时候,唯有过年的时候,家里才会买炮仗,也只有过年的时候,农民们才会响炮仗。而现在,不管是红白喜事,农民们都会花巨额资金来买炮仗。据老农了解,现在很多地区的农民办喜事花在炮仗上的钱,最低的一千多,最多的有上几十万。虽然如此,很多人们还是要买炮仗,用农民的话来说,就是不蒸馒头也要争口气。

攀比二:谁家酒席办的好

在农村,丧事办理出现新“讲究”,没用东西太多农民们苦不堪言

现在在农村办酒席,酒席的层次越来越高,而且人们往往也会把酒席办的好坏作为评判丧事办的好坏的重要标准。

老农记得过去农村酒席一般是六热六冷十二个菜。这几年改变为十冷十热二十个菜,再加两个开胃小菜。酒水必须是100元以上的好酒。据有的农民估计这样一桌菜没有800块钱是下不来的。为了有面子,很多农民也在跟风,所以很多人打肿脸充胖子,叫苦不迭。

攀比三:礼金大攀比

酒席办的好了,怎么才能回本呢?一个办法就是礼钱的上涨。老农依稀记得,自己第一次上礼只有20元,而十年后的现在就是一般朋友也要500元。礼金翻了25翻。过去吃25次酒席现在成了吃一家。

为了不失面子,所以,礼金逐年增长,很多农民又哭了。

当然,还有很多坏的习惯老农就不再一一阐述。总之,老农希望还是要尽快摈弃这些没用的坏习惯。让咱农民也生活的更加轻松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