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教齡津貼為什麼30年不變?

世紀晨陽


32年前,為切實提高教師工資待遇,鼓勵教師終身從教。國家在中小學教師中(含中等職業高中和學校),實施教齡津貼制度。時至今日,它成了教師工資待遇中的一朵不衰的“奇葩”。



時下,教師教齡津貼“容顏”不改,依然執行32年前的3、5、7、10元標準。回想當年,教師工資雖然不高,但就是這樣的津貼標準相當於教師工資收入的十分之一,著實令教師很受感動,大大提升了教師工作的積極性。


32年過去了,為什麼教齡津貼沒有任何改變呢?這裡有其內在的原因,不妨和我這個教書匠一起剖析一下好嗎?

原因之一:基數大,投入多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各地中小學校有教師1200萬人,其中,一線專任教師有927萬左右。一旦提高教師教齡津貼,國家財政投入太多。儘管國家目前財力雄厚,但進入新時代,正是國家快速發展階段,用錢的地方太多,恐怕一時難以籌措如此大的鉅額開支。如果讓地方財政撥款,涉及其它事業單位,矛盾凸顯,不利於社會穩定。


原因之二:津貼多,難平衡

32年前,國家推行教師津貼制度,體現對教師職業的關愛。現今,各地各個行業都有津貼,國家宏觀調控,必須考慮到許多特殊行業和人員津貼上漲比例,以便平衡行業工資收入標準。諸如特殊工種人員津貼;危化行業人員特殊津貼;邊防艱苦地區人員津貼等。牽一髮而動全身,教師教齡津貼上漲,涉及人員行業過多,只能停滯不前了。

原因之三:雷聲大,雨點小

近幾年,國家對教育投入力度確實很大,教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地區政府績效考核涉及義務教育階段基本均衡發展,為迎接國檢,三年教育累計投入了數億元,但更多的投在基本建設,硬件設施、設備,改善辦學條件。在教師身上投入微乎其微,更沒有考慮教師工資收入問題。另外,就目前而言,教師工資收入上漲頻率很高,每次調整幅度儘管幾十元,但與教齡有著密切關聯,教齡長,漲的多,教齡津貼不調整,不言自明。


俺油菜


這個問題回答起來很是鬱悶!

為什麼我要說鬱悶這個兩個字!

教齡津貼是從1986年7月1號開始實施的,教齡津貼標準為:

教齡滿5年不滿10年的,每月3元;滿10年不滿15年的,每月5元;滿15年不滿20年的,每月7元;滿20年以上的,每月10元。

這個在2000年以前吧,還算不錯的,我記得02和03年的時候,一斤豬肉才四塊幾毛錢,一個滿五年教齡的老師,一年的津貼還是可以讓一家人去飯店好好吃一頓的!

但是鬱悶的是什麼呢?

這個標準已經快沉睡30年了!

30年是什麼概率!

30年我們國家的經濟都翻了好幾翻了,國際地位那是如日中天!

30年,除了汽水和可樂進入中國沒怎麼漲價以外!

啥不漲!

豬飛了,豆你玩,蒜你狠!

房價是一天一個樣,物價是此起彼伏!

現在城是城,那鄉就是鄉!

什麼沒有變化! 唉!廣大人民教師說:就是教齡津貼沒有變化,就是這麼神奇!


不能總是加大投入教育,不重視教育的實踐者。

阿里巴巴的總裁馬雲曾經說過:你給那些高管漲工資是沒什麼用的,漲個幾百萬他是沒有什麼感覺的,照樣朝九晚五的這麼上班;

但是你要給一線的員工漲個五六百塊錢,他是很高興的,他會覺得你重視他,更加為你努力工作;

所以,與其糾結於教育設備環境的不斷加大,還不如重視教師隊伍的建設,要知道,隊伍建設好了,事情才能做好,教育才能更好!

對不對,總不能教齡補貼三十年不變,到現在一年的津貼還不夠吃頓飯的,這多讓人傷心!

不能一說這個政策,就說是上個世紀實施的,滿滿的落後感啊!

希望國家能夠儘快隊這個方面進行改革,完善制度。


紅燒肉加碗飯


針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1235號“關於進一步提升教師獲得感、幸福感、尊嚴感的建議”,教育部近日在其官網公開了相關答覆。其中,對於“提高教師教齡津貼標準”的建議,教育部稱這有利於提高教師工作積極性,接下來“將繼續努力爭取”,積極配合做好相關工作。這是讓所有一線教師都振奮的好消息,也讓在教育一線奮鬥一輩子的老教師們老淚縱橫的消息,希望2019年能等到的國家對教育遲到的關懷。 教齡津貼是為鼓勵中、小學校和中等專業學校、技術學校的教師、幼兒教師長期從事本職業發給的一種崗位津貼。從1985年開始實行。該項津貼按從事本職工作的年限計算。凡從事本職工作滿5年不滿10年者,每月發3元;滿10年不滿15年者,每月5元;滿15年不滿20年者,每月7元;滿20年以上者,每月10元。不從事該職業時,從第二個月起停發教齡津貼。也就是說教齡工資10元封頂了。 現如今,教齡津貼10元能夠做些什麼呢?這個問題估計已經問到了老師的心坎裡去了,也屬於老師們的最不願意提及的問題,因為著實有點說不出口,畢竟10元錢太少,吃頓飯都吃不飽啊,那麼10元錢能買到什麼東西呢? 如果你去超市可以買5瓶純淨水、可以買一斤瓜子、可以賣一雙一般的襪子,可以買一支牙刷或者一盒牙膏;如果你去一些很一般的飯店,一盤番茄炒雞蛋也得十幾塊,10元錢估計能買倆白吉饃吧,或者是沒有肉的麵條。以前理髮3元就搞定了,現在理髮10元一次的很少,就以我所在的5線城市而言,平均理髮一次需要20元。如果以我們這平均房價5000元/㎡來算,能買1/500㎡。 從1985年到2019年,34年來,我國的消費水平早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金錢也變得越來越貶值了。以前的10元錢放到今天絕對不是一筆小數目,所以建議提高教齡津貼工資,切實的保障教師的待遇。其實早在網上就看到一則消息,提到安徽省已經率先提高了補貼標準,雖然漲幅不多,但也體現了黨和政府對教師這個群體的人文關懷,也讓其他省份的老師看到了提升教齡津貼的希望。 有的老師說360行,唯獨教師有津貼,說明國家之初心是重視教育,34年過去了仍然是10元,再次彰顯了國家不忘教育的初心。唯獨我們教師有這10元津貼,我輩應該倍感自豪和驕傲。不知道這是真的自豪,還是一種自嘲呢? “國家設立教齡津貼是為了體現對教師職業的特殊尊重,當時教師工資普遍只有每月幾十元,每月3-10元的教齡津貼確實起到了一定的激勵作用。目前教師工資已經普遍每月三、四千元,教齡津貼仍然每月3-10元,已經失去了其應有的功能。廣大教師對此意見較大,希望國家提高教齡津貼標準,將尊師重教落到實處,讓長期在一線從事教學工作的教師不在待遇上吃虧。


桃李物理


我們的教齡津貼30年不變,確實也不合適。

1985年8月30日,國務院工資制度改革小組 勞動人事部制定了《關於教師教齡津貼的若干規定》,這個文件裡明確了教領津貼的問題,標準是5到10年三元,10到15年五元,15到20年是七元,20年以上是十元。

這是專門針對教師設置的一項補貼,主要是鼓勵教師終身從事教育事業。

根據當時的工資水平,最高的十元,大約相當於當年的10%左右的教師平均工資。目前來看,對於沿海高工資的地區,1/500都不到了。

難道這說明了我們國家對教師的不夠重視嗎?不是這樣的,從我們的事業單位工資構成看。

我們教師的工資包括了,崗位工資、薪級工資,10%基本工資提額,加上國家規定的津貼補貼、績效工資、以及改革性補貼等等。

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全國統一一個標準,國家規定每兩年一調整,預計2018年就會進行調整,再次提高。



國家規定的津貼補貼裡面就有我們的教齡補貼。

但是我們的工資裡面有一項叫做10%工資提額,這一項是專門對教師和護士進行提升的,其他事業單位是沒有的。

10%包含了教師的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整體的10%。

比如我們十級崗位的薪級20的老師們,我們的基本工資是2627元,教師10%專門提升262.7元。隨著教師們職稱和薪級的提升,這筆錢數會越來越多。

這一筆錢數,是我們國家對教師和護士們的特別照顧。因此,大家在吐槽教師教齡津貼的時候,不要把這一部分忘記。

其實,我們的教練津貼在個別地區也是提升了的,比如深圳最高可達25元。

其實我們全國各地,由於經濟發展不平衡,各地的經濟財力不一樣,績效工資不一樣,對於教師們的補貼也不一樣。有的地區老師工資只有兩三千元,有的地區高達一萬兩三千元。




其實大家討論教齡津貼問題,也只是希望能夠給廣大教師提升待遇。

希望我們國家切實落實老師的公職人員身份待遇,通過有效的制度確保老師的待遇水平不低於當地公務員的工資水平,這樣大家的意見就會逐步消失了。


暖心人社


教師的待遇問題一直都是近幾年爭議的點。教師的工資一直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好在相對較穩定。至於教齡津貼倒是不論外界環境如何變化或者說市場經濟水平如何,一直都沒有上調。對此,不少人發出了疑問。

教齡津貼其實算是國家對老教職工的一種補貼,為鼓勵中、小學校和中等專業學校、技術學校的教師、幼兒教師長期從事本職業發給的一種崗位津貼。其一直不變的有一個原因是,教齡津貼相當於教師行業特有的一個工資組成部分,其他行業基本是沒有的。為了平衡市場,教齡津貼僅僅作為一種補充。

另一方面,教齡津貼僅對從業5年以上的教職工發放,其實算是一種榮譽。對於從業超過20年以上的老職工老說,這起到一種榮譽證書的作用。相比較證書來說,津貼雖少,卻也起著較為實際的作用。

30年以來,儘管教齡津貼一直不變,但很多行業的許多津貼都已經隨著改革取消了。相比較別人用苦力等等付出代價獲得的津貼,教齡津貼已經相對算是一筆額外的收入了。與他人多加比較,心存感恩,心理也能平衡點。


決勝網


1


大陳259965295


教齡津貼是從上世紀的1986年的7月1日開始實行的。

現在我們仍然在執行的是勞人薪(1985) 40號文件附件四規定的方法發放的教齡津貼。也就是人們常說的 "三五七十" 標準。

給教師發放教齡津貼目的是為了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和待遇。鼓勵教師終身 從事教育事業。

我們屈指一算已經32年了,三十年來,物價上漲數百倍,可是教齡津貼卻還是那個標準沒變,這很令教師糾結,教齡津貼的目的能實現嗎?



教齡津貼30多年沒變,這是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嗎 ?難怪很多優秀的年輕教師都轉行到其他行業。這樣下去能鼓勵大學生入職教師隊伍終身從教嗎 ?


教師津貼真的該提高了,教師的工資待遇應該不低於或高於當地公務員標準。可是,這些問題要圓滿解決,教師還要耐心的等待 !

(個人觀點,認為說的有道理請關注老頑童,噴子勿噴)


老頑童有話說


傻問題!

領導不想給咱們漲。想漲,早漲啦。

比如,每一年教齡漲50到100元。相應減少職稱工資。

當然根據《哥德爾》定理,根據中國古話,人無完人,金無足赤。不論怎麼弄,總不完備,總有人不滿意。

不論怎麼算,總應該讓有本事肯幹會幹的人多拿錢。所以,公正公開公利才是原則。

再有,看問題要全面,要站得高。只提一個教齡工資,太傻!教齡工資漲上去了,別的壓下來了,照樣錢少了。


老頑童焦原78483771


因為要花一大筆錢!再窮不能窮教育,要富不能富老師!


教育問道


教齡津貼不上調的原因應該是為了平衡其它行業工資,教師也是享受了行業工資的,而有很多行業沒有行業工資,在同樣級別對應的工資中,沒有行業工資的人員,工資總額就會少很多。行業工資隨著調資而上漲,這才是主要的,教齡津貼,僅僅只是一種補充罷了。

隨著工資的改革,許多津貼都取消了,教齡津貼仍然存在,也是不錯的啦!

如果我們用同等學力人員所從事的工作,工資標準,工作難度,工作能力,工作付出的代價,等等,作一個比較,心理就平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