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3 夏至也有《九九歌》你知道吗?

夏至也有《九九歌》你知道吗?

从2016年11月30日开始,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二十四节气和节日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古人的经验、习惯及在生活中逐渐积累下来的智慧。关系人们的春种秋收及各种团队祭祀活动。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家乡、离开自然,来到城市。我们会在假日涌进景区,却离真正的自然越来越远。我们把每个节日过成吃货节、购物狂欢节,却不再关心这个节日本来的样子。

现在,有多少人知道“春”字的古文字形,简直就是一幅生机盎然的大地回春图?“雨”表示雨点淅淅沥沥从天而降的景象?我们会在清明节踏青,谷雨赏牡丹,却也远离了雏燕的第一声鸣叫和禾谷成熟的那一缕芳香。

夏至也有《九九歌》你知道吗?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夏至的故事。

今天是夏至,你可知道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大概在公元前七世纪的时候,先人用土晷测日影,就确定了这白昼最长的一天是夏至。唐代诗人韦应物有诗句说:“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这首诗的名字就叫《夏至避暑北池》。说白天的日子已经到极至了,所以物极而反,你听夜里头那个宵漏声音从此一天比一天长了,白天要一天比一天短了。夏至在古代可是节日。宋代从夏至这天开始,百官例行放假三天。到辽代,夏至日叫“朝节”,女人之间要互赠礼物,如彩扇、脂粉袋、香囊之类。

夏至也有《九九歌》你知道吗?

中国古人把每个节气分为三候。而夏至的三候是什么呢?“一候鹿角解”,就是鹿的角这个时候要脱落了,要换新角了。“二候蝉始鸣”,每天叽叽喳喳的知了,要开始叫了。“三候半夏生”,我们现在说的药材“半夏”,这个时候生长起来了。我们老说麋鹿,其实麋、鹿同科不同属性,按中国人万物皆分阴阳的说法,一属阴一属阳。鹿角是朝前生的,属阳,到夏至日呢,阴气生,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就开始脱落了;而麋是属阴的,所以到冬至日麋角才开始脱落。第一候鹿角开始脱落,第二候的时候,雄性的知了也感觉到阴气渐渐要滋生了,就开始鼓翼而鸣。半夏本身是个喜阴的药草,到了夏至第三候阴气滋长的时候,在沼泽地里、水田里,半夏就开始长出来了。炎热的仲夏里,地下的阴气渐渐开始滋生,喜阴的植物开始萌发。

夏至也有《九九歌》你知道吗?

中国文化说白了就是百姓日常之用,每一个人都在时间轴里。我们都知道冬天有个《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但是大家知道吗?夏天也有《夏九九歌》。夏九九就是从夏至那一天为起点,九天为一个九:

一九至二九,扇子不离手。

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

四九三十六,汗湿衣服透。

五九四十五,树头清风舞。

六九五十四,乘凉莫太迟。

七九六十三,夜眠要盖单。

八九七十二,当心莫受寒。

九九八十一,家家找棉衣。

中国哲学的阴阳相生并不是阴阳完全的对立和时间的切割,而是互相转换。你看夏至这个日子有意思,阳气最盛、白昼最长、人心烦躁。恰恰是从这一天,各种阴气开始滋生了。心静自然凉,到夏至的时候别心烦气躁,这个时候可以早点起床,也可以稍微晚点睡觉,平心静气迎接整个岁月的交叠。

小贴士

夏天阳气盛于外,从夏至盛极转阴,阴气在内,饮食就要清凉、要泄暑,要吃一点苦味的东西,要给人一点清补。

夏至也有《九九歌》你知道吗?

夏至也有《九九歌》你知道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