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國外汽車自動擋受歡迎還是手動擋更受歡迎?

奔向自由的羊


從發展趨勢上來看,自動擋變速器將越來越受歡迎。從歐美汽車發達國家看,大部分汽車已向自動擋過渡,自動擋取代手動擋成為汽車產品發展的必然趨勢。有關資料顯示,在美國上世紀90年代的新車型上,作為標準件的自動變速器裝載率已超過90%,手動擋車大多為上世紀80年代以前的“老爺車”,或為了酷愛駕駛樂趣的人而生產的運動型車,如保時捷、法拉利等一些跑車。

更甚的是,在歐美日等一些發達國家,他們連跑運輸的大貨車都是配備的自動擋,這在我們中國前些年幾乎是見不到的,而現在也有國內的貨車生產企業也開始生產銷售自動擋貨車,像一汽的自動擋貨車已經上市一段時間了。

這裡我找到一份資料,從數據上進行更進一步說明,據美國汽車諮詢公司CSM最新數據分析,2007年,中國乘用車市場(包括轎車、SUV、MPV),自動擋的市場份額為36%,預計到2013年,這個數字將上升到45%左右,幾乎可以佔到半壁江山。

自動擋的好處不容否認。由於沒有離合器,駕駛者不需要頻繁地進行換擋操作,讓很多新手擺脫了變燈時起步熄火的尷尬,還有坡道起步時手忙腳亂的心跳經歷,使駕駛者處在更輕鬆、舒適、安全的操控環境。同時,在超車、變換車道、轉彎的時候,可以不必理會什麼離合器、擋把,集中精力應付複雜的路況即可。

我們可以從自己身邊的親朋好友、同事那兒也可以看到,如果經濟條件允許的話,很多人在購車時都會把自動擋作為購車時的首要必選項。而那些早些年因為購車預算不足而選擇了手動擋汽車的,在換車幾乎也都是會換成自動擋的。同樣的道理,換做到國外也是如此!






河西老妖


在中國人們買車更趨向於自動擋。因為駕駛上自動擋比手動擋更加的方便。而手動擋在國人的心中代表著廉價、低端。手動擋的車型往往比自動擋車型更便宜。一些比較高端的車甚至都不會出手動擋的車型。

但是在國外卻恰恰相反,據統計,歐洲28個國家手動擋汽車佔所有汽車比例的百分之八十。自動擋車型比例只有在豪華品牌中佔比較高,例如奧迪寶馬的自動擋車型,奧迪42%、寶馬53%。很多中國人都喜歡開自動擋,為什國外大多數車卻還是手動擋?

首先,是價格因素,手動擋比自動擋更便宜。同樣在歐洲也是一樣的,手動擋比自動擋價格能便宜1000~2000歐元。更重要的是,手動擋汽車不僅購買成本低,後期的使用成本維修保養成本也低。根據車型和技術不同,節省幅度大約在3%至10%之間。

同一款發動機,手動擋變速箱比自動擋變速箱更節省燃油。最後一點就是駕駛的操控感。歐洲對於機械的喜愛愛非常狂熱,所以,他們更喜歡機械的操控感。手動擋會獲得一種駕馭的快感,而這種感覺是你在自動擋上找不到的。


小Q談車


雖然壹車熱評在海外工作了十來年,但關於老外喜歡自動擋車還是手動擋車,壹車熱評還是不敢打包票說一定就是這樣的,畢竟這是一個概率性的話題,而且自己真正瞭解和認識的老外數量和全球人數比起來,也僅僅是億分之一而已。不過在和他們的日常交流過程中,壹車熱評還是能夠大概判斷出他們當地人對車型的一種喜好或偏見。

對於自動擋和手動擋車之間的選擇,首先自動擋車型肯定是全球人民購車時的一個重要選擇之一,不過國外的自動擋也和我們一樣,同樣會比手動擋貴一些。壹車熱評有一位同事的老婆是西班牙人,大家是在海外項目上認識的,這位西班牙姑娘是項目上的監理方員工之一,性格開朗,做事果斷。雖然這位姑娘看上去年紀輕輕,但只要坐過她開車的人都會說:這姑娘開車有點猛。


這裡不是說她開車水平不高,坐著嚇人,相反這位西班牙姑娘的開車水平比我們很多大老爺們都熟練,而且她開的就是手動擋車型。在問及對方家鄉的人民是更喜歡自動擋還是手動擋車時,這位西班牙姑娘的臉上流露出了一絲對自動擋車的不屑,她的一句回答至今都讓壹車熱評印象深刻:在她的西班牙家鄉,只有開車水平差的人,才會選擇買自動擋車。

此言一出,讓我等成天研究到底是AT變速箱好,還是雙離合變速箱好的從業人員,顏面盡失,於是只能在臉上保留最後一份禮貌而不失體面地微笑。


不可否認,手動擋車在歐洲國家的普及率是相當高的,那裡的人對手動擋車也有著很深的情懷,甚至是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絕大多數的歐洲年輕人,他們購買的第一輛汽車,基本都是手動擋,原因之一就是便宜。而且用那位姑娘的話來說,在西班牙,如果一個年輕小夥開著自動擋車去接女孩子或朋友出去玩,那這位小夥子十有八九會被對方嘲諷一通。

所以從這一點上,也可以看出國內外人民在對使用汽車的價值觀方面,確實相差很大。

在2019年利物浦VS熱刺的歐冠決賽前,有一則新聞引起了壹車熱評的注意,一位利物浦的球迷由於覺得飛往決賽城市的800英鎊機票太貴,於是選擇花幾十英鎊買了一輛十多年車齡的斯柯達兩廂車,直接開去了歐冠決賽賽場。可能有人會覺得這只是一則有趣的新聞,但在壹車熱評看來這也客觀反映了歐洲國家人民的購車成本,真的很低。


購車成本所帶來的福利就是他們的汽車普及率,或者人們從小接觸汽車的幾率會非常高,所以我們經常可以從媒體上看到歐美國家的孩子,很小就開始接觸可載人的小型玩具汽車。當這些孩子能有一定獨立行動能力的時候,就開始在父母的影響下對汽車的構造,對油門剎車等有了初步的認識,各個檔位的特性及作用也會在父母的指導下開始瞭解和學習。這和我們八九十年代的孩子,對自行車結構瞭如指掌是一樣的道理。

現在網上流傳著很多關於我們考駕照的段子,但全世界駕照最難考的國家卻不是中國,而是德國和芬蘭。在這些國家考駕照沒兩把真刷子恐怕還真拿不到那個小本子,而且像德國如果你3次考試不過的話,你還會被安排進行心理測試,以判斷你到底適不適合開車,是不是是個傻子。所以從駕校開始就真刀真槍的學習駕駛技術,也難怪那位西班牙姑娘會說“只有開車技術差的人,才會選擇買自動擋車”。


在西班牙聽說他們更看重的是你的交通安全意識,那裡的駕校沒有固定的練習場地,在前期學習理論知識並通過後,就直接和教練上馬路進行學習。每次教練都會陪著你開一二十公里的道路,為你對各種情況進行指導,對行駛過程中的安全細節進行訓練。

對於這點,壹車熱評覺得我們的駕考雖然這幾年也越來越嚴,過關率也越來越低,但駕校裡真的是在教我們真正的上路駕駛技術嗎?壹車熱評覺得恐怕更多的是在教你如何通過考試吧,一輛教練車一群人圍著開,如果回去後不自己開小灶,單憑駕校的時間真的能學會如何開車嗎?


壹車熱評


3,\b、\b,。。


用戶3203366794755


非常簡單滴回答:美國是自動檔的天下,歐洲手動擋更多,但是,必須轉折一下,歐洲自動檔車也在越來越多。按照發展趨勢,歐洲遲早也會變成自動擋車為主流的局面。

但是,再一個轉折,歐洲未必能看到自動檔車為主流的一天了,因為電動車發展起來了,很可能再過十年歐洲都是電動車為主流了,而電動車是沒有Gearbox這個東西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