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餐馆、商场、幼儿园 请收好这份复工“防疫指南”

3月2日下午3时,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周宇辉、中国疾控中心环境所所长施小明、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张流波出席会议,介绍各地陆续复工复产后,养老机构、购物场所和办公场所等公共场所如何巩固前期防控成果、防止疫情反弹。

公共交通:

司乘人员要健康申报

张流波表示,首先确保司乘工作人员没有感染,尤其是出租车、网约车司机,要建立健康申报制度。其次,要增加公共交通工具的消毒频次,多通风;尽量疏散客流、降低车厢拥挤度。最后,司乘工作人员和乘客全程都要戴口罩,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多消毒。

商场、超市:

中央空调采用全新风

张流波表示,商场、超市复工营业要注意以下七个问题:

第一,电梯、地面、侧壁、电梯按钮、自动扶梯等顾客经常接触的地方,要增加清洁消毒频次。柜台也要经常清洁消毒。

第二,中央空调尽量采用全新风,开门开窗通风作为补充。

第三,服务员应该建立健康申报制度和体温检测制度,同时对顾客进行体温监测,尽早识别可疑的可能感染者。

第四,人与人之间保持起码一米以上距离。

第五,交款时最好电子付费。

第六,人人都应该戴口罩,不管是顾客还是服务员,做好手卫生。

第七,发现可疑病例,及时地联系当地疾控预防控制机构进行综合消毒处理。

餐馆食堂:

一人一具,一用一消毒

施小明表示,就餐安全是整个疫情防控中的一个关键环节,餐馆食堂应该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是建立餐厅员工健康体检制度,严禁带病上岗。

二是加强清洁消毒,确保做到一人一具、一用一消毒。

三是确保食堂内配备有效的速干手消毒剂,有条件的可以配备感应式手消毒设施。

四是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不购买野生动物或未经检验检疫的畜禽生鲜肉品。

五是加强餐厅通风换气。在气温适合和天气晴朗的条件下,营业期间可开门开窗,保证室内空气流通。

六是对进入餐厅人员要进行体温测量,出现可疑症状时应到应急区域隔离,然后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养老机构:

返回前均需隔离14天

施小明表示,无论有病例的还是无病例的养老机构,一般疾病外出就诊或新冠肺炎痊愈,返回养老机构前所有人员都要隔离14天。

“当老人出现不适的时候,养老机构应该及时与老人及家属进行沟通,及时就医。在就诊后返回到养老机构后,老人和陪同人员都要需要隔离观察14天。”施小明说,“有病例的养老机构,新冠肺炎老人治愈后需返回养老机构的应当隔离观察14天,没有异常后方可入住。”

托幼机构:

充分做好应急预案

开园前要对全体教职员工及孩子们的健康状况进行摸底,只有健康的才能入园。同时,对幼儿园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要保证教室的通风,做好相关物资的储备,让幼儿园的老师掌握这些防控知识。

开园后,如果还有病例就一定要采取相应预防措施,要做好应急预案,特别是对于环境、物品的清洁消毒,手卫生、个人防护都要加强。当出现了疑似病例时,一定要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