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故事:王安石的一首詩讓葉嘉瑩悟道了:風吹瓦墜屋


故事:王安石的一首詩讓葉嘉瑩悟道了:風吹瓦墜屋


《紅蕖留夢》這本葉先生的口述自傳早翻完了,原本想寫些什麼,興許是年齡的原因,很多書看的時候感動,讀過之後什麼也沒留下。硬要求自己記下幾行文字,只能努力回憶。

1

葉先生有真性情。她勞苦而又“跌宕”的一生頗多辛酸——因為她與一個她並不愛的男人生活了一輩子,僅僅是彼此沒有愛倒還罷了,——她的丈夫是一個一般人幾乎想象不出的人,一個完全無法理喻的人。試想:一個研究中國傳統詩詞、經常要給學生分析作品中的美好愛情的學者,卻從未有過愛情的體驗,該是何等的悲哀啊。

她恪守“婦德”,受過很深的舊傳統教育,即使丈夫如此讓人無法忍受,她也不說。只是在幾首詩詞中有過含蓄的流露。就是在這本自傳中,她也只是零星地透露了一點。想來可能是因為丈夫去世了,不然她一定不會透露一丁點有關婚姻生活的信息。

但她並不恨丈夫。因為她對丈夫有著同情的理解。她引王安石的《擬寒山拾得》中的句子表達了自己的心情:

風吹瓦墜屋,正打破我頭。瓦亦自破碎,匪獨我血流。眾生造眾業,各有一機抽。切莫嗔此瓦,此瓦不自由。

故事:王安石的一首詩讓葉嘉瑩悟道了:風吹瓦墜屋


她認為,丈夫天生來這種性格,那也無可奈何(丈夫所幹的匪疑所思的事情她約略講了幾件)。他受過的教育,就是以男子為中心,可是事實上他在社會上的能力又不能達到這一切。要知道,全家人的負擔,全靠葉先生這個弱女子的一雙柔弱之肩支撐啊。她丈夫呢,根本幹不長一個工作,那就吃軟飯吧,可他不但不以為恥,還把在家動粗施暴當做家常便飯。

關於她為什麼會有如此婚姻,葉先生也道出了從雙方認識到訂婚到結婚的全過程。葉先生說是命運的安排。我對此也是深信不疑的。

2

葉先生有才氣,有毅力,在詩詞研究與教學方面,做出了驚人的成績。

故事:王安石的一首詩讓葉嘉瑩悟道了:風吹瓦墜屋

先生的口述自傳,不同於那些以介紹傳主人生經歷為主要內容的傳記——將她研究詩詞的心得、發現和成就作了深入詳盡系統的介紹,極富學術成果普及價值和啟迪作用,讓詩詞門外漢的我,似也有了不小的收穫。這實在要歸功於先生直擊要害的研究和淺近明晰的表達特色(有真見識的人才能如此)。比如,詞的發展歷史,由歌宴酒席上的歌唱到文人填詞的比興喻託,以美感的聯想加深了詞的意境(溫庭筠),發展到用詞來抒情,表達直接的真率的感情(韋莊),到給人直接的強烈的感動和豐富的聯想(馮延巳),直到南唐中主、後主及晏殊歐陽修柳永蘇軾辛棄疾等等。詞的風格境界在不斷擴大,這條清晰的演變軌跡被先生揭示得格式清楚。

故事:王安石的一首詩讓葉嘉瑩悟道了:風吹瓦墜屋


葉先生還以西方理論中的詮釋學、符號學、接受美學等來研究詮釋中國詩詞,取得了極好的教學效果,因為用中國傳統的妙悟心得式的評說詩詞的方法,很難使西方學生接受和理解。

先生在詩詞研究方面成果豐碩。這源於先生幾十年來孜孜矻矻,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精力和時間。

故事:王安石的一首詩讓葉嘉瑩悟道了:風吹瓦墜屋


先生在國內外給學生講唐詩宋詞,影響極大,效果極好。從我目前正在翻讀的《唐宋詞十七講》(錄音整理稿),知道先生直接繼承了乃師顧羨季講課好“跑野馬”的風格,興之所至,酣暢淋漓,實在令人神往。前段我還真在網上搜到了一段先生講《古詩十九首》的視頻,一睹了先生上課的飛揚的神采。她本人就是一首古典詩歌,典雅、美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