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 重讀《阿Q正傳》:阿Q的“解放”與啟蒙的“顛倒”是如何表現的?

《阿Q正傳》是魯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於1921~1922年連載於北京《晨報副刊》

,後收入於小說集《吶喊》之中。其中阿Q的形象,家喻戶曉,阿Q精神也被眾人所知。然而阿Q的悲慘生活,卻值得眾人深思。阿Q的“解放”與啟蒙的“顛倒”又是如何表現的?又向讀者傳達了什麼?讓我們帶著問題回顧精典,重讀《阿Q正傳》。

重讀《阿Q正傳》:阿Q的“解放”與啟蒙的“顛倒”是如何表現的?

一、《阿Q正傳》整體概述

《阿Q正傳》主要講的是一位生活在社會最低層的流民阿Q的故事。阿Q一貧如洗,為他人所看不起,但他卻怕強凌弱,自以為有尊嚴,但常常下賤到把自己比作蟲豸。他通過阿Q精神,不斷麻痺自己,自欺欺人。面對革命,他原認為便是革他人的命,是造反,所以痛恨它,但當看到統治者在革命面前,驚慌失措之時,出於私心他也加入,卻最終被殺死。

未莊是當時社會的縮影,通過對阿Q從開始到“解放”的描寫,向我們展示了辛亥革命之後社會各階層的矛盾與畸形的社會形態,和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與對人性的扭曲,以多方面對辛亥革命進行反思。它的發表,有著特定的政治、經濟和文化背景。

重讀《阿Q正傳》:阿Q的“解放”與啟蒙的“顛倒”是如何表現的?

二、阿Q的“解放”與啟蒙的“顛倒”細節分析

阿Q的一生可謂是可悲的,沒有人在意他,似乎只有做短工時,才有一絲價值。甚至別人連他的姓什麼叫什麼也不清。阿Q其實是當時社會最低層的代表,在變革中成為時代的犧牲品。而造成阿Q悲慘命運,大致有兩大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社會原因,另一方面就是是自身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便是社會原因,社會因素影響個人。人是社會中的人,社會環境直接或間接影響著人的生活狀態,通過對未莊人物描寫,也反應了當時社會風氣,人與人之間是冷漠的,人的思想是麻木的。從而表現對辛亥革命之後社會生活的深刻反思。

魯迅先生在序中,曾對阿Q的來歷做了解釋。說他無名無姓也無家。阿Q曾經在趙太爺兒子進秀才時,喝過兩碗酒後說他姓趙,與趙太爺同輩,是秀才的長輩,自以為臉上特別有光。但第二天趙太爺一見阿Q,滿臉濺朱,喝道

:“你怎麼會姓趙——你那裡配姓趙。”阿Q也沒辯解,從那之後關於他的姓氏再也沒有人問了。

重讀《阿Q正傳》:阿Q的“解放”與啟蒙的“顛倒”是如何表現的?

可趙太爺為什麼不準阿Q姓趙呢?別人姓什麼不是自己的自由嗎?其實這很好理解,只因阿Q太窮,趙太爺覺的配不上他,如果阿Q是上層社會的人,就算他不想姓趙,趙太爺也會跪著求著他姓趙,這就是貧富差距所帶來的歧視,所以就算阿Q真姓趙,他也會將阿Q趨逐,

不接受阿Q。趙太爺與阿Q代表著兩種不同的階層,貧富之間的差距也在將幾千年來的宗法制給瓦解。使“鄉里空間”也遭受了破壞。

阿Q想姓趙,但趙太爺不讓。將“鄉里空間”的崩潰作為反思“辛亥革命”的起點。

三、阿Q從中興走向滅亡——對革命的反思

關於阿Q自身,也有許多惡習,他雖一無所有,但卻極為自尊,但這種自尊也不過是表象罷了,是他自己認為罷了。他經常被人打,但他總在心中想:兒子打老子。這是阿Q的獨特精神勝利法。其實這也是當時社會的一種普遍現象,欺軟怕硬,用精神上的勝利來麻痺自己,也表現了當時國民的懦弱的性格。

重讀《阿Q正傳》:阿Q的“解放”與啟蒙的“顛倒”是如何表現的?

那麼阿Q精神又是什麼呢?阿Q精神的核心:精神勝利法。何謂精神勝利法,你欺我,辱我,不要緊我在心裡安慰自己,把現實的失敗變為精神上的勝利。阿Q是阿Q精神的開山鼻祖。可人一旦只生活在精神裡,在精神裡取勝來麻痺了自己,從而在現實生活中也失去了生的希望和對未來的渴望。這樣也是一種不思進取的表現

阿Q似乎集中了世間所有人的缺點,自輕自賤,將自己比為蟲豸。欺軟怕硬,被別人欺負了,然後去欺負比他弱小的。自甘墮落,進城當小偷。不思進取,甘願為奴,充滿奴性。阿Q其實也是反省國民性格弱點的一面鏡子。將當時社會完完全全向後人展示

阿Q對革命的誤解,與革命之後,未莊並未發生什麼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只是將頭髮盤上,並想著有朝一日還會再放下。老爺們也沒什麼變化,只是變了名稱。這些種種充分的說明了

辛亥革命的侷限性不徹底性。他沒有從根本上進行革命,就像形式主義一樣,表面上看起來革命了,但社會的性質並沒發生改變。辛亥革命只推反了清王朝,但半殖民半封建的社會性質卻沒有發生丁點改變,人們的思想還是清王朝那時的封建迷信思想。

重讀《阿Q正傳》:阿Q的“解放”與啟蒙的“顛倒”是如何表現的?

這也引起人的發思,如何才是徹底的革命呢?首先應當發動民眾,只有小部分人革命,那是註定失敗的。其次更應當解放人們的思想,加大對革命的宣傳力度,提升群眾對革命的理解,而不要像阿Q那樣,對革命產生誤解。只有如此革命才能取得真正的勝利。

四、結語

阿Q死了,但不會有人記住他。他不過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元。死對別人來說是可怕的,但阿Q並沒有感覺。在畫壓時,圓沒有畫圓,他還在自欺欺人,在心中想:只有孫子才能畫的圓。他人對阿Q的死更是冷漠,沒有人對阿Q表示同情,甚至還抱怨阿Q遊街時沒唱一句,使自己白跟了一路。可見當時人們的麻木不仁,對同胞的冷酷無情。其實這種行為在魯迅先生的其他文章中均有表現,諷刺當時人們的看客行為。

阿Q的死對他來說也許是一種解脫,以我們現在的生活,我們是很難理解的。重讀阿Q,我們只能對其表示同情。

魯迅先生對阿Q這一形象的深刻塑造,以“鄉村空間”的瓦解作為反思辛亥革命的起點,以阿Q的死亡,革命的失敗,作為終點。深刻的反思了革命失敗的原因,對新革命也有啟示作用。

參考文獻

1、《阿Q正傳》

2、《名家名作精選》

3、《吶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