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 重读《阿Q正传》:阿Q的“解放”与启蒙的“颠倒”是如何表现的?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于1921~1922年连载于北京《晨报副刊》

,后收入于小说集《呐喊》之中。其中阿Q的形象,家喻户晓,阿Q精神也被众人所知。然而阿Q的悲惨生活,却值得众人深思。阿Q的“解放”与启蒙的“颠倒”又是如何表现的?又向读者传达了什么?让我们带着问题回顾精典,重读《阿Q正传》。

重读《阿Q正传》:阿Q的“解放”与启蒙的“颠倒”是如何表现的?

一、《阿Q正传》整体概述

《阿Q正传》主要讲的是一位生活在社会最低层的流民阿Q的故事。阿Q一贫如洗,为他人所看不起,但他却怕强凌弱,自以为有尊严,但常常下贱到把自己比作虫豸。他通过阿Q精神,不断麻痹自己,自欺欺人。面对革命,他原认为便是革他人的命,是造反,所以痛恨它,但当看到统治者在革命面前,惊慌失措之时,出于私心他也加入,却最终被杀死。

未庄是当时社会的缩影,通过对阿Q从开始到“解放”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辛亥革命之后社会各阶层的矛盾与畸形的社会形态,和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与对人性的扭曲,以多方面对辛亥革命进行反思。它的发表,有着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

重读《阿Q正传》:阿Q的“解放”与启蒙的“颠倒”是如何表现的?

二、阿Q的“解放”与启蒙的“颠倒”细节分析

阿Q的一生可谓是可悲的,没有人在意他,似乎只有做短工时,才有一丝价值。甚至别人连他的姓什么叫什么也不清。阿Q其实是当时社会最低层的代表,在变革中成为时代的牺牲品。而造成阿Q悲惨命运,大致有两大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社会原因,另一方面就是是自身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便是社会原因,社会因素影响个人。人是社会中的人,社会环境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人的生活状态,通过对未庄人物描写,也反应了当时社会风气,人与人之间是冷漠的,人的思想是麻木的。从而表现对辛亥革命之后社会生活的深刻反思。

鲁迅先生在序中,曾对阿Q的来历做了解释。说他无名无姓也无家。阿Q曾经在赵太爷儿子进秀才时,喝过两碗酒后说他姓赵,与赵太爷同辈,是秀才的长辈,自以为脸上特别有光。但第二天赵太爷一见阿Q,满脸溅朱,喝道

:“你怎么会姓赵——你那里配姓赵。”阿Q也没辩解,从那之后关于他的姓氏再也没有人问了。

重读《阿Q正传》:阿Q的“解放”与启蒙的“颠倒”是如何表现的?

可赵太爷为什么不准阿Q姓赵呢?别人姓什么不是自己的自由吗?其实这很好理解,只因阿Q太穷,赵太爷觉的配不上他,如果阿Q是上层社会的人,就算他不想姓赵,赵太爷也会跪着求着他姓赵,这就是贫富差距所带来的歧视,所以就算阿Q真姓赵,他也会将阿Q趋逐,

不接受阿Q。赵太爷与阿Q代表着两种不同的阶层,贫富之间的差距也在将几千年来的宗法制给瓦解。使“乡里空间”也遭受了破坏。

阿Q想姓赵,但赵太爷不让。将“乡里空间”的崩溃作为反思“辛亥革命”的起点。

三、阿Q从中兴走向灭亡——对革命的反思

关于阿Q自身,也有许多恶习,他虽一无所有,但却极为自尊,但这种自尊也不过是表象罢了,是他自己认为罢了。他经常被人打,但他总在心中想:儿子打老子。这是阿Q的独特精神胜利法。其实这也是当时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欺软怕硬,用精神上的胜利来麻痹自己,也表现了当时国民的懦弱的性格。

重读《阿Q正传》:阿Q的“解放”与启蒙的“颠倒”是如何表现的?

那么阿Q精神又是什么呢?阿Q精神的核心:精神胜利法。何谓精神胜利法,你欺我,辱我,不要紧我在心里安慰自己,把现实的失败变为精神上的胜利。阿Q是阿Q精神的开山鼻祖。可人一旦只生活在精神里,在精神里取胜来麻痹了自己,从而在现实生活中也失去了生的希望和对未来的渴望。这样也是一种不思进取的表现

阿Q似乎集中了世间所有人的缺点,自轻自贱,将自己比为虫豸。欺软怕硬,被别人欺负了,然后去欺负比他弱小的。自甘堕落,进城当小偷。不思进取,甘愿为奴,充满奴性。阿Q其实也是反省国民性格弱点的一面镜子。将当时社会完完全全向后人展示

阿Q对革命的误解,与革命之后,未庄并未发生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只是将头发盘上,并想着有朝一日还会再放下。老爷们也没什么变化,只是变了名称。这些种种充分的说明了

辛亥革命的局限性不彻底性。他没有从根本上进行革命,就像形式主义一样,表面上看起来革命了,但社会的性质并没发生改变。辛亥革命只推反了清王朝,但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却没有发生丁点改变,人们的思想还是清王朝那时的封建迷信思想。

重读《阿Q正传》:阿Q的“解放”与启蒙的“颠倒”是如何表现的?

这也引起人的发思,如何才是彻底的革命呢?首先应当发动民众,只有小部分人革命,那是注定失败的。其次更应当解放人们的思想,加大对革命的宣传力度,提升群众对革命的理解,而不要像阿Q那样,对革命产生误解。只有如此革命才能取得真正的胜利。

四、结语

阿Q死了,但不会有人记住他。他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元。死对别人来说是可怕的,但阿Q并没有感觉。在画压时,圆没有画圆,他还在自欺欺人,在心中想:只有孙子才能画的圆。他人对阿Q的死更是冷漠,没有人对阿Q表示同情,甚至还抱怨阿Q游街时没唱一句,使自己白跟了一路。可见当时人们的麻木不仁,对同胞的冷酷无情。其实这种行为在鲁迅先生的其他文章中均有表现,讽刺当时人们的看客行为。

阿Q的死对他来说也许是一种解脱,以我们现在的生活,我们是很难理解的。重读阿Q,我们只能对其表示同情。

鲁迅先生对阿Q这一形象的深刻塑造,以“乡村空间”的瓦解作为反思辛亥革命的起点,以阿Q的死亡,革命的失败,作为终点。深刻的反思了革命失败的原因,对新革命也有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阿Q正传》

2、《名家名作精选》

3、《呐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