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烏蘭察布最大的魅力是什麼?

閱讀遇上旅行


好吃的:

手把肉、燜羊肉、烤全羊、爆炒羊頭、刀削麵、蕎麵餄烙、砂鍋圪團、油炸糕、釀皮、莜麵粗糧大餐…

好玩的

高科技:

華為、阿里巴巴、蘋果、百度、優刻得、軟通動力…


昭陽可誠全景


在內蒙古自治區的中部,一隻金雕正欲展翅翱翔,這就是騰飛的烏蘭察布。她位於京津冀、環渤海、呼包銀榆三大經濟圈結合處,東鄰張家口、南連大同、西接呼和浩特、北延蒙古國,是進入東北、華北、西北三大經濟圈和亞歐經濟帶的樞紐城市。北魏王朝從這裡發祥,老虎山、廟子溝、園子溝等古文化遺址,印證了烏蘭察布農耕文明、遊牧文明與長城文化的5000餘年文明史。草原湖泊、溫泉火山、芳草花海與藍天白雲交相輝映,是休養生息、避暑避霾的最佳勝地,素有“中國薯都、風電之都、草原皮都、神舟家園、中國草原避暑之都”的美譽。全市轄11個旗縣市區,總面積5.45萬平方公里,總人口287萬,是一個以蒙古族為主體、漢族居多數的少數民族地區。2003年12月撤盟設市。

烏蘭察布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之城。距今已有1萬多年的人類活動史和6000餘年的人類文明史,僅岱海周邊就有500多處古人類遺址,是大窯文化、仰韶文化、岱海文化的重要發祥地,被著名考古學家蘇秉琦先生讚譽為“太陽昇起的地方”。有文字記載以來,烏蘭察布就是草原文明與中原文明、遊牧文明與農耕文明水乳交融的沃土,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良將李牧保國戍邊、飛將李廣拒敵陰山,北魏開國皇帝拓跋珪誕生、五世達賴冊封、六世班禪弘法、蒙古四部六旗會盟等歷史事件都發生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孕育出蒙古史上光輝燦爛的察哈爾文化。2003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元代集寧路遺址,曾是中原通往中亞的驛道——木柃道(即馬道)上的一個重要驛站,是草原絲綢之路、歐亞茶駝之路的重要通道和貨物集散地,見證了昔日“使者相望於道,商旅不絕於途”的燦爛輝煌。

烏蘭察布是一座樞紐型的區域中心城市。這裡區位優越。位於蒙晉冀三省交界處,背靠呼包鄂經濟圈,面向京津晉冀開放前沿,是自治區東進西出的“橋頭堡”、北開南聯的“交匯點”。東距首都北京300多公里,是自治區距離北京最近的盟市。西鄰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南與山西省大同市相連。北通陸地口岸二連浩特市,與蒙古國接壤,邊境線長達104公里,是連接華北、東北、西北三大經濟區的交通樞紐,也是我國通往蒙古、俄羅斯和東歐國家的重要通道。這裡交通便利。境內京包、集二、集張、集通、大準等鐵路縱橫交錯,京藏、京新、二廣高速和110、208國道以及呼滿省際大通道在市內交匯。京呼高鐵2019年開通,集大高鐵列入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烏蘭察布集寧機場正式通航,“十三五”期間將建成首都國際機場的備降和客貨運輸協作機場,升級為國際機場。中歐班列節點城市成功獲批,將開通集寧—俄蒙歐貨運班列,逐步增開中俄、中蒙、中歐客貨航線。集寧海關實現區域通關便利化,為國際貨物在烏蘭察布集散創造了條件。

烏蘭察布是一座富饒美麗的魅力之城。這裡礦藏富集。全市自南向北橫跨9個重要地質成礦帶,成礦條件較為優越,已發現礦種80多種,煤炭、石油、石墨、鐵、鉬、銅、瑩石、硅藻土、膨潤土等儲量豐富,潛在經濟價值約4500億元。其中螢石儲量亞洲第一,鉬、石膏儲量全國第一,石墨屬於國內三大石墨產地之一。這裡能源充足。電力總裝機達到1330萬千瓦,佔自治區的五分之一,居全區首位。其中風能資源得天獨厚,有效風場面積6828平方公里,佔自治區的三分之一,被譽為“空中三峽、風電之都”。現已建成內蒙古最密集的輸變電網絡,是蒙西電網與華北電網的連接地,是國家“西電東輸”的大通道。這裡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一般在0℃-18℃之間,無霜期95天-145天,氣候冷涼,雨熱同期,一天24小時如同開啟著大自然的空調。2014年被中國氣象學會命名為“中國草原避暑之都”,成為全國唯一獲此稱號的地區。這裡旅遊資源豐富,遠古遺蹟、森林湖泊、溫泉火山、全類型草原遍佈全境,其中,岱海是全國365個水質較好湖泊之一,集寧戰役、綏蒙革命紀念園是內蒙古紅色文化的典型代表。杜爾伯特大草原是“神州”系列飛船迴歸地,輝騰錫勒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高山草甸草原,烏蘭哈達草原是國內著名的火山草原,一個城市擁有三大草原,這在內蒙古是獨一無二的,烏蘭察布也因此被譽為“草原博物館”。

烏蘭察布是一座朝氣蓬勃的現代之城。多元發展、多極支撐的產業發展體系正在形成。馬鈴薯、冷涼蔬菜、生豬、肉羊等農牧業優勢特色產業初具規模。馬鈴薯種植面積穩定在400萬畝,約佔總耕地面積的40%,年產量440萬噸,面積和產量均居全國地市級首位,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命名為“中國馬鈴薯之都”;冷涼蔬菜種植面積達到80萬畝,成為北京市政府蔬菜和馬鈴薯應急儲備基地,其中馬鈴薯在北京市場佔有率達到70%以上。藍威斯頓、雛鷹集團、賽諾羊業等農牧業龍頭企業發展到151家,農牧業現代化水平快速提升,成為面向首都的綠色農畜產品生產供應基地。能源、高端化工、冶金、信息等工業主導產業不斷壯大。千萬千瓦級能源基地全面建成。氟化工、PVA、石墨碳素等產業處於全國領先水平,是全國重要的鐵合金生產基地、石墨新材料產業基地、精細氟化工生產基地。華為公司雲數據中心建成運營,華唐、軟通動力中信國安等一批雲計算和雲應用項目加快建設,北京至烏蘭察布大容量專用光纜正在鋪設,2020年雲計算主營收入將超百億元,建成面向華北、服務京津的大數據雲計算中心和“草原硅谷”。物流、旅遊等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相繼建成了煤炭、馬鈴薯、皮革“三個交易中心”,成為全區現代物流業改革創新試點地區。全域旅遊、“旅遊+”蓬勃發展、成為全國自駕旅遊示範城市。醫療養老、體育健身、會展經濟、金融信託等新興服務業發展勢頭良好,新的經濟增長極正在形成。

烏蘭察布是一座宜居宜業的生態之城。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水平管理,“十二五”期間累計完成城建投資1002億元,是“十一五”的3.4倍。中心城區形成了“一市兩區三組團”框架,規劃面積擴展到350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區144平方公里,產業區206平方公里。城市道路、集中供熱、垃圾汙水處理、綠化等指標均達到或超過自治區平均水平。“三山兩河”成為城市標誌性景觀,獲得自治區“人居環境範例獎”。我市被評為全國可再生能源建築應用示範城市。成功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被住建部專家組譽為“建在玄武岩上的美麗園林城市”。

烏蘭察布是一座充滿活力的開放之城。烏蘭察布具有強烈的開放、包容、合作意識,具有“成本最低”的政策環境、“效率最高”的政務環境、“回報最快”的服務環境,已成為海內外客商投資興業的熱土。特別是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深入實施,使烏蘭察布由沿海開放的腹地變身為陸路開放的前沿,為我市打造國內外合作的大節點、大平臺,發展進口資源加工、出口產品製造和物流轉運等產業創造了機會。烏蘭察布與大同、張家口整體列入《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為烏蘭察布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利用首都高端要素,實現借力發展提供了歷史機遇。京張冬奧會的舉辦,為烏蘭察布參與奧運經濟,加快發展文化旅遊、體育健身等現代服務業搭建了平臺。中關村科技園、大興產業園、森諾木材加工園、雅寶路出口服裝批發市場等一大批重點園區和項目相繼落地,為烏蘭察布實現更高水平、更寬領域的對外開放和區域合作奠定了基礎。

烏蘭察布是一座文明和諧的幸福之城。財政用於民生的支出佔總支出的80%以上,先後榮膺“全國五星級慈善城市”“中國十佳食品安全城市”和“全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社會事業繁榮發展。教育“三項改革”成效顯著,成為全國十大課改區域樣板示範區之一。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成為經濟發展新引擎,與新華網共同舉辦了2016中國創業創新博覽會,並寫入新華社值班簡報,進入新華社永久歷史記載。建成一批創客空間、創業孵化園和創業創新基地,著力打造國家創新型城市、最具活力的區域性創業創新中心,讓每一個心懷創業創新夢想的人都能在烏蘭察布得願以償。

烏蘭察布是一座大有可為的希望之城。“十三五”是烏蘭察布加快發展的重要歷史階段。烏蘭察布將牢牢把握髮展機遇,認真踐行“五大發展理念”,協調推進農牧業現代化、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信息化和綠色化“五化”同步,把“圍繞首都、依託首都、保障首都、服務首都、得益於首都”作為發展定位,大力實施“三大開放合作戰略”,堅定不移地抓項目、抓投資,努力保持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高於全國全區平均水平,與全國全區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轉自烏蘭察布政府網)


哈日查蓋2017


最大的魅力啊,我覺得氣候不錯,夏天早穿棉襖午穿紗,晚上還得來件外套,冬天凍的不要不要的,所以說,夏天來內蒙,冬天去南方,生活過得有滋有味。


美好的時光2161


空氣好 藍天白雲 大草原


閱讀遇上旅行


區位優勢內蒙古無人能比。氣候乾淨涼爽內蒙古無人能比。交通樞紐內蒙古無人能比。飲食衛生多樣內蒙古無人能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