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给你,投保前须知

这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些投保咨询,多是关于保障型产品。诸如买什么、买多少、以后还要不要买,其实很多人都会有类似的疑问。


琢磨了几天,想写点什么,不是知识普及,就是一些关于投保前的想法。

上一篇《掌握大权的父母,要怎么给孩子配置保险?》中提到不同险种对应的责任,这里简单罗列下。

医疗险:生病住院,报销医疗费用。

重疾险:罹患重病,作为康复治疗和弥补收入损失。

寿险:意外或疾病身故,赔付一笔钱,留给活着的人。

意外险:赔付意外伤残或身故,或报销意外医疗费用。


买东西前我们一般都会了解物品的作用和自己的需求,买保险也一样。

我们首先要解决这几个问题

1、保险承担的角色是什么?

2、自己的阶段需求是什么?

3、没有太多的预算怎么办?

4、买了保险是否安枕无忧?


一、多一个承担经济损失的“人”

生病、意外、身故等等,无论是否承认,这些风险都存在我们的生活中。相信我们大多数人都是风险厌恶者,或单身自由,或有家庭责任,无论是哪种,担心无力承担风险给生活带来的损失和后果,这是我们想到买保险的基本原因。

购买保险,是风险转移的行为,就是想让保险公司来代替我们承担部分或全部经济损失,或者叫给付经济补偿。赔付的钱可以用来报销医疗费用,可以用于康复治疗,可以弥补收入损失,可以留给在世的家人,至少有钱治病,有钱继续活下去,有钱给活着的人一些安慰。

归根到底,就是让身边多一个承担经济损失的“人”,虽然平常无事见不着,如真发生什么事故,它真有可能成为救命的“人”。


二、能解决当下问题的就是合适的

基于不同年龄阶段、经济情况、生活状态,需求就不一样。

对于刚毕业踏入社会的小青年,单身自由、收入不算高,但一人温饱全家不饿,更多考虑的是疾病和意外风险,那么医疗险、重疾险和意外险则是他们比较需要的。

对于成家立业、上有老下有小、背负房贷车贷的人来说,作为家庭支撑,还需要把寿险也重点考虑进去,为家人做长远打算。

对于老人来说,因身体状况、岁数、保费倒挂等原因,虽说保险需求仍有,但是能买且值得买的保险不多,如果年纪较大,一般能考虑的较少,像防癌险、防癌医疗险、意外险等。

买保险是一项动态、长期的行为,不用想着一步到位,找到自己的需求,符合现状,能解决问题的就是当下需要的。


三、要在保障和保额之间学会取舍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预算通常在配置保险中起着关键作用,它常影响我们对产品保额、保障期限、保障责任和缴费时间上的选择。

例如:25岁男性,50万保额、30年交

1.健康无忧重疾险,保终身和保至70岁,年交保费相差1400+

2.健康无忧(单次重疾赔付)和康乐一生(多次赔付),年交保费相差2100左右

预算足够,我们当然希望尽量把保额做高、期限做长、责任做全。如果预算不算很多,确实有需求,也不能轻易放弃,

上车了再说。选择产品时可以取其最重要的因素,比如做高保额,保障期限做短一些,毕竟一次赔偿都可能挽救一个家庭,等预算充多了再补足补够。


四、 不要妄想可以将所有风险转移到保险

买了保险,不要就以为可以把所有风险都能转移到保险公司。

风险无法消除,也很难避免。风险带来的后果和损失,保险也无法完全替人承担,提供的只是金钱上的弥补,像生病的疼痛、去世给人带来的悲痛,精神上的折磨等等,这只能由人来承受。

这也提醒我们要自己做好风险规避,平常注重饮食和运动,降低患病的风险;不做高危的行为,减少意外发生。因存在保额不足无法完全弥补损失,理赔需要时间等因素,我们同时也要注意风险自留,多准备一些储蓄,以备不时之需。


保险是一个很复杂的工具,在买之前多了解清楚很有必要,同时也要认清自己的需求和现状,确认了险种类型,再根据预算去挑选具体的产品,这样方向终归不会错。

给你,投保前须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