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1 中伏到,少吃肉,多按摩,甩掉一身「痰溼」

今天討論一個關於吃肉與體質

的問題:

愛吃肉,沒有錯!錯就在於,你吃太多肉了。

紅燒豬手、白切雞、煎牛排、烤生蠔、羊肉煲……

遠遠超過每天120-200克的推薦量(一個雞腿可食重就有80克)

每餐可見到肉,每天可見到蛋,但是多了可就有點麻煩了。最最直接的影響就是,體重上去了。長期吃太多,還可能導致痰溼體質——

1

“食葷者”容易形成痰溼體質

傳統養生把人的體質分為平和質、陽虛質、氣虛質、痰溼質、溼熱質、陰虛質、瘀血質、氣鬱質和特稟質等九種體質。

痰溼體質是指當人體臟腑功能失調,引起氣血津液運化失調,水溼停聚、聚溼成痰而形成的痰溼內蘊的體質。

經常吃肉為什麼容易形成痰溼體質呢?

首先,肉類屬於肥甘厚膩之品,不易消化,形成痰溼停聚體內,擾亂氣血津液運化。

其次,肉類吃多了會增加脾胃的負擔,脾主運化,脾胃變弱,就會影響體內水谷精微的運化,水溼代謝失常。

2

如何判斷痰溼體質?

中伏到,少吃肉,多按摩,甩掉一身「痰溼」

“痰溼”這種東西,需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能形成,不像吹風了會馬上感冒咳嗽那麼快。它的特點是:愛往下走。比如腿、小腹部。

我們看一個人的小腹比較大,腿比較粗,那麼與痰溼就有關係了。痰溼會導致一些疾病,比如:甲狀腺腫大、脂肪瘤、眩暈、高血壓、糖尿病、單純性肥胖、不孕症、月經不調等。

痰溼體質表現

體型肥胖:將軍肚、全身肥滿鬆散

面部油脂分泌較多,汗多且粘

口中感覺黏膩或甜

頭暈、身體困重、容易睏倦、嗜睡

小便微渾濁、氣泡

舌象:舌體胖大、舌苔白膩

精神狀態:身重不爽、容易疲倦,精神狀態不佳

3

愛吃肉,但不要吃太多,記得多運動

中伏到,少吃肉,多按摩,甩掉一身「痰溼」

1

少吃肥甘厚膩

限制高熱量食物的攝入,特別是煎炸燒烤的肉類。如果一個孩子從小飲食以肉類蛋奶為主,不吃主食蔬菜,這樣的飲食結構在10歲以內不會帶來很明顯的疾病,過了10歲就比較危險了,會增大患肥胖、糖尿病的風險。如果成人,患三高的風險非常高。

有些人無肉不歡,一頓不吃肉,三天沒精神。怎麼辦呢?一個簡單的辦法就是餐後吃點山楂

2

吃點健脾祛溼的

脾是生痰之源,脾虛生溼。因此,健脾是去痰溼的關鍵。日常多吃一些健脾利溼、化痰祛溼的食物,如薏苡仁、赤小豆、扁豆、蘿蔔、冬瓜、陳皮等。

3

少吃冷飲

越是胖的人越喜歡吃冷飲,尤其是加了冰的。這樣的飲食習慣,會把胃裡那點“小火苗”給澆滅。

沒有火力,痰溼自然很難去除

4

適度運動

中伏到,少吃肉,多按摩,甩掉一身「痰溼」

痰溼這種東西,喜靜不喜動,一旦形成很難去除。

甩掉痰溼,就要想辦法讓陽氣振奮起來,就需要運動。散步、打球、爬山、郊遊都是好辦法,最大程度的接觸大自然。每天2個小時的戶外活動,堅持一段時間後,身體就會變得清爽。

喜歡按摩的朋友,還可以多多按摩豐隆、中脘、陰陵泉、足三里等穴位,幫助補中益氣,健脾祛溼。

中伏到,少吃肉,多按摩,甩掉一身「痰溼」

5

補充益生菌

痰溼容易堆積在腹部,如果你發現自己的小腹有點大,腰有點粗,胃口和腹部感覺脹脹的,大便也不通暢。這時候,可以適當

補充益生菌,幫助腸道蠕動,促進排便。當然,你還可以多做做腹部按摩

改善體質是一個很長的過程,貴在堅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