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如何掌握洋蔥的播期,防止先期抽薹現象?

鄉土生活園藝


洋蔥發生先期抽薹後,其植株就不能長出膨大的蔥頭了,所以,其危害是非常大的。

洋蔥發生先期抽薹現象,是與洋蔥的播種期沒有把握好有著密切的關係,但是,也還有其他方面的原因。

洋蔥先期抽薹,是指洋蔥幼苗移栽定植後剛剛長出很少幾片葉,地下的蔥頭即鱗莖還未形成、膨大而其植株就先行抽薹了。



一、導致洋蔥先期抽薹的原因有哪些呢?

象題主說的,沒有掌握好洋蔥的播種期是重要原因之一,其他一些因素也會導致洋蔥先期抽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與選用的洋蔥品種有關。

因為洋蔥幼苗需要越冬,不同的洋蔥品種對低溫的耐受敏感性不一樣,對低溫敏感性強的易發生先期抽薹現象,而選育的一些高產優良品種就很少發生先期抽薹。

二是洋蔥育苗播種過早。

秋季播種過早往往由於溫度高而使種子岀苗快、幼苗生長快,而且幼苗處於低溫中的時間必然長,所以移栽定植後就很容易發生先期抽薹現象。

實驗表明,當幼苗直徑大於0.5公分的植株,發生先期抽薹的比例明顯高於0.5公分以下的,而且直徑越粗,先期抽薹的比例越高。

三是洋蔥幼苗定植時間過早。

如果秋季移栽定植過早的話就很容易發生先期抽薹現象。就是播種較晚、幼苗弱小的植株,如果移栽定植過早先期抽薹的比率也會很高。



二、如何防止洋蔥發生先期抽薹現象呢?

1、購買洋蔥種子時要選用適合當地氣候條件的不容易發生先期抽薹的優良品種,最好是選擇已在當地種植多年、產量高、品質好且不易發生早期抽薹的經驗品種。

2、牢牢把握好播種時機。洋蔥的播種時機不同的地區是有差異的,最適播種期也是多年生產實踐總結出來的,要好好把握,播種不能過早,也不能過晚。要根據品種說明和當地種植經驗來掌握。



3、要選用粗細合適的幼苗植株進行移栽。移栽的洋蔥幼苗不是越粗壯越好,一般選用直徑0.6公分內的健壯植株進行移栽定植,過於老化的幼苗不宜選用。

4、秋季移栽定植不能過早,防止氣溫較高促進幼苗過快生長導致先期抽薹現象發生。同時控制田間水肥管理,待第二年春天再及時供應水肥促進植株正常生長。

5、在洋蔥幼苗生長期或者花芽分化後使用乙烯利等植物生長調節劑進行噴灑以防治洋蔥植株過早抽薹。一旦發現有的洋蔥植株發生了早期抽薹,要儘早地摘去其頂部的花苞。



總之,防止洋蔥先期抽薹是洋蔥種植中的一項重要措施。選用不易抽薹的良種、切實把握好播種時機和移栽時機、控制好田間水肥管理和幼苗狀態,適時採取化控等都是十分重要的技術措施。洋蔥種植技術的摸索和經驗的總結應用也是十分重要的。

以上介紹,僅供參考!謝謝閱讀,敬請關注和評論!


圖說農村事


回答問題。

洋蔥如果發生先期抽苔,其植株後期就長不出膨大的蔥頭,這個問題是嚴重的。所以必須引起足夠認識,怎樣才能制止這個問題,以確保洋蔥正常生長呢。

控制洋蔥先期抽苔的幾步做法。

一,種子的選擇,這一步非常關鍵,洋蔥種植戶要根據多年種植經驗,選用適合當地氣候條件的不易於先期抽苔的優良品種,購買時必須到有國家頒發執業證書的正規廠家或公司去購買。

二,播種時間,這一步也非常重要。播種時間既要根據洋蔥的生長習性,又要結合當地的氣候條件,並參照洋蔥品種的使用說明,來確定播種時間,其播期既不能過早,也不能太晚。

三,幼苗移栽,洋蔥幼苗移栽時,一般應掌握選用幼苗直徑在零點陸公分比較健壯的植株進行移栽,過於粗壯,過於老化,過於細小的苗子都不要使用。秋季移栽不能太早,太早氣溫較高,容易使幼苗生長過快而導致洋蔥先期抽苔。待第二年春天及時施肥及時澆水,以促進洋蔥植株的生長。

四,及時化控,在洋蔥幼苗生長期間,待花芽分化後,使用乙烯利藥物進行噴灑,以防止洋蔥植株過旺而引發過早抽苔。如果發現有早出苔的植株,要儘早摘掉其頂端的花苞。

以上介紹如有不妥,敬請專家,老師予以糾正。

謝謝大家!





自強不息9595


如何掌握洋蔥的播期,防止先期抽薹現象?

何為前期抽薹,簡單的說就是洋蔥莖部還為發育完善而出現抽薹的情況。一旦出現此類情況,會對洋蔥的總體產量帶來極為不利的影響,所以我們得好好的弄明白抽薹的緣故以及解決的辦法。

通常情況下,溫度過低,莖部過於粗大等原因都會造成洋蔥抽薹的情況出現。針對這樣的情況首先就要選對合適的播種時間,一般情況下,洋蔥在九月後期到十月前期間播種最為宜,因為這樣能很大限度的避開抽薹的發生,並能有效提高產量。但具體說來,播種時間需根據不同地域的氣候與洋蔥品種來正確選擇,才能更加有效的減少抽薹情況的發生。

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優質品種,一般情況下需選擇耐冬性強,耐抽薹的優良品種。如你生活在四川,需選擇的優質品種一般往更北的方向選擇,因為這樣的洋蔥會更加耐寒,不易發生抽薹的情況,再者紅色的洋蔥與白色的洋蔥相比,紅色的洋蔥會顯得更加耐抽一些。

正確掌握洋蔥的田間管理也是有效防治抽薹的有效辦法,⑴洋蔥每株之間也必須符合其生長要求,一般情況下每株以4到5平方釐米為宜。如果過稀的話,會造成秧苗生長過大,就可能會出現抽薹的情況。⑵雖說前期已經通過一系列的方法有效的降低了抽薹的發生,但為了進一步防治抽薹的情況出現,特別是在定植時需對苗進行一定的篩選工作,踢除那些過於大的苗或過於小的,長勢比較弱的,帶有疾病的苗,也是有效防止其抽薹的一個辦法。⑶再者需對洋蔥生長週期進行科學的肥水等一系列的科學種植工作,如發現有抽薹的情況出現,需及時摘除花薹,才能確保洋蔥的正常產量。

防止洋蔥抽薹的方法還有很多很多,特別是遇見暖冬的情況,需有效降低秧苗在冬前的生長速度,這時就可用一些激素有效的抑制抽薹的發生。以上就是關於防止洋蔥前期抽薹的一些辦法,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答題助理:ta


新農大視野


大家好我是農村鳳凰團,優質三農領域創造者,喜歡我請點關注,下面就由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在種植洋蔥的時候,經常會出現洋蔥幼苗抽薹的現象,洋蔥抽薹又叫先期抽苔,是指洋蔥頭還沒有生長到一定程度就會出現的抽薹現象,它會嚴重影響到洋蔥的產量,給農珉造成巨大損失。造成洋蔥抽薹的主要是原因主要是低溫,只有採取合理的方法才能夠有效的防止洋蔥幼苗先期抽薹。

防止洋蔥幼苗先期抽薹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

1. 適時合理播種:選擇合適的播種時間不僅是預防洋蔥抽薹的關鍵,還是洋蔥高產的關鍵。通常在9月下旬-10月中旬是適時對洋蔥進行播種,這個時候對洋蔥進行播種既能避免因播種過早造成洋蔥幼苗生長量大、抽薹率的缺陷,還能避免播種過晚導致洋蔥幼苗生長量少,導致洋蔥產量低下。另外播種的時候要控制好種植的密度,播種過稀,洋蔥幼苗生長過大,抽薹率也會上升,而播種過密,也會造成洋蔥產量比較低,還容易使洋蔥遭受病蟲害的侵擾。

2. 合理定植:洋蔥定植的時間也極為關鍵,通常定植最好選擇在11-12月,在這個時間段內,選擇洋蔥壯苗進行定植,等到春節以後洋蔥幼苗開始開始生長,抽薹率低,能夠提高洋蔥的產量。如果定植時間不當,會導致洋蔥幼苗在越冬的時候生長量比較大,在春節以後會出現旺長,從而造成洋蔥幼苗抽薹率高,產量低的情況。

3. 肥水管理:洋蔥在越冬的時候不適合追肥,在春節以後,開始施肥3次,第一次在3月中旬,第二次在4月中旬,第三次在5月上旬。每次每畝可以追施尿素15-25千克、硫酸鉀5-7千克,也可以施入腐熟的有機肥或者複合肥。以促進洋蔥的營養生長,從而抑制洋蔥的生殖生長,從而降低洋蔥幼苗抽薹率。

4. 種植管理:如果發現有洋蔥出現了抽薹現象,這個時候可以人工把洋蔥的花序摘除,以免過多的養分被消耗,但是不要摘除洋蔥的蔥管,以免雨水或者病菌侵入,從而引起洋蔥的腐爛。可以噴灑激素藥劑,對於洋蔥幼苗抽薹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可以用0.25%的乙烯利或者0.16%的青鮮素在洋蔥的幼苗期或者在洋蔥的花芽分化以後噴灑,抑制效果比較明顯。

以上就是防止洋蔥幼苗先期抽薹的方法了,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幫助,祝大家種植的洋蔥都能穩產高產!


農村鳳凰團


種植洋蔥,如何防止洋蔥提前抽薹?

洋蔥作為一年栽培,主要是收穫洋蔥頭為目的。洋蔥要完成製作種子,需要二年的時間。作為以收穫洋蔥頭為目的一年栽培洋蔥,在生長的過程當中,由於種種原因,造成洋蔥未熟先抽薹,這樣的洋蔥基本失去了應有的商品價值,磷莖膨大小,所結出的種子不能繼續留作種子用,因為這樣的種子,由於遺傳的原因,再種下去,仍然得不到較高的圓蔥產量,品種退化嚴重,經濟損失更大。如何種植洋蔥?需要掌握哪些方面的知識?才有利於洋蔥盡少出現未熟先抽薹的現象呢?


1,洋蔥品種的選擇,洋蔥品種多樣,不一樣的地區,也不適宜同一個品種栽培,一般,在引進外地品種時,要先行少量試驗,看是否適合本地區的生長,再考慮進行引進大量種植。

2,掌握播種時間,做到適期播種,在黃淮地區,洋蔥播種的時間在“白露”節氣過後1~3天即可播種,在這個時間段播種的洋蔥,先期抽薹少。有種植經驗表明,在白露節氣前播種的洋蔥,有大部分都會發生未熟先抽薹的現象,白露節氣前,進行播種育苗的洋蔥,蔥苗生長快,營養生長旺盛,在春節過後的第2年,洋蔥苗出現春化大多會出現抽薹,得不到應有的洋蔥產量,根莖膨大小,出現兩頭尖的紡錘形洋蔥,這樣的洋蔥長相難看,商品性極低,基本失去商品價值。


3,選擇定植壯苗,同期播種的洋蔥苗,在定植時要選擇生長中庸的壯苗,對那些生長過旺的旺長苗不要選用,蔥苗橫徑切面超過5毫米的苗子,剔除出來,儘量不選用,這樣的苗前期生長勢過強,在春節過後,容易出現未熟先抽薹的弊端。洋蔥苗也不可定植過小的,洋蔥苗過小,營養體小,不利於越冬,第2年春季返青後生長慢,影響產量。洋蔥苗定植的時間一般選擇在11月至12月份定植,不求春節之前生長多旺,多好,只要能安全越冬,凍不死,第2年春節過後,洋蔥苗就會迅速穩健生長。


4,洋蔥施肥,上茬作物收穫後,清理乾淨其它農作物秸稈,然後施用底肥每畝3000公斤優質土雜肥,45%控釋肥120公斤,生物菌肥40公斤。將肥料均勻撒開,深翻土地25公分,用旋耕機耕兩遍,土肥混合均勻。然後平整土地作畦。將洋蔥定植之後,冬季不用再追施任何化肥。在春節過後,選擇晴天進行葉面噴灑0.1%尿素+0.2%磷酸二氫鉀+蕓薹素內酯+800倍液甲基託布津,每10天噴灑一次,促進洋蔥的營養生長,減緩洋蔥的生殖生長。


5,暖冬的出現,容易使洋蔥提前抽薹。冬季的氣溫高,對洋蔥的正常生長,十分不利。在播種洋蔥苗之前,提前瞭解氣象信息,如果是暖冬,適當晚播,防止在定植時出現超大的洋蔥苗。在洋蔥了,有1~2片真葉時,可用天達2116細胞膜穩態劑,在苗床上進行噴灑,使洋蔥苗壯而不旺。儘量減少以後的洋蔥提前抽薹。


木雨聽風


洋蔥跟大蔥一樣,都是以綠體通過春化階段,也就是說,當植株的個體長到一定大小後,才能對低溫發生感應,花芽才開始分化,才可以出現抽薹開花。但各品種之間也有一定的差異,幼苗的營養狀況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差的幼苗易抽薹,而營養狀況好的卻不易發生抽薹,但對同一品種而言,溫度是決定洋蔥是否易抽薹的重要因素。

那麼如何預防洋蔥早期抽薹現象的發生呢?

一,選擇適宜的播期

洋蔥可早春保護地育苗,春栽夏收,一般不會出現早期抽薹現象。

秋季播種育苗,一定要注意選擇適宜的播期,如果播種過早,就會以大苗通過春化階段,發生早期抽薹。播種過晚,雖然發生早期抽薹的可能性降低,但會影響到幼苗的生長,將來會影響到蔥頭的膨大,產量會下降。

二,正確肥水管理

洋蔥溼法播種的,由於底墒足,在齊苗前不必澆水。用幹播法播種的洋蔥,要在子葉伸直前澆一次水,伸直時再澆一次,以後就不要再澆水了,直到第一片真葉長出。


在洋蔥第二片真葉長出後,隨水畝施尿素10公斤左右,然後中耕,間苗,不再追施肥水。

在大地封凍前,澆一次足水。隨著氣溫的下降,畦面覆蓋保溫材料,如作物秸稈等,直到第二年幼苗返青,根據土壤墒情決定是否要澆返青水,起苗移栽前輕澆一次水。

秋季播種的洋蔥,冬前如果肥水太大,植株體過大,促進了花芽的分化,加重了早期抽薹的隱患。

三,移栽時注意選苗

在定植洋蔥時,要注意選擇具有3–4片真葉,株高30釐米左右的幼苗定植為好,但不同的品種也有一定的差距,根據經驗選擇。


總之,要想抑制洋蔥幼苗的早期抽薹現象,是很困難的事情,一般把抽薹率控制在10%以內即可。


努力就好


洋蔥抽薹多發生在早春的3至4月期間,當然這個和氣溫有著密切的關係,這是一個“春化”現象,所以我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有效防止:

1、 選擇合適的時期播種洋蔥

現在9月中下旬正是播種洋蔥的好時期,要持續到10月份中旬。很顯然洋蔥和冬小麥一樣是需要越冬的,這個在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農村裡面種植的洋蔥就是這樣,當然現在新疆各大農村地區再有一週就開始種植“皮牙子”了(新疆對於洋蔥的叫法)。

注意這個時期的氣溫是很適宜洋蔥發芽和幼苗開始生長的,這就會很好的避免掉播種過早,氣溫比較高,導致幼苗瘋長使得抽穗現象的發生。

另外在播種洋蔥的時候,要注意一個種植的密度,不管是過於稀疏還是過於稠密,都是會引起抽薹現象發生的,最後直接是減產。

2、 要在合適的時間內定植

洋蔥的播種時間就是在9月20至10月20日這段時間內,那麼在定植的時間也就是兩個月之後的11月20至12月20日。這個時候去定植,就會很有效的避免掉在春季洋蔥抽薹的現象。那麼此時洋蔥的幼苗是不怎麼生長的,所以要選擇定植,讓她們在立春後開始茁壯生長。

3、 注意洋蔥的水肥和田間的管理

洋蔥是不可以在越冬時候實行追肥的,這是很多越冬蔬菜和農作物都基本上遵循的一個特性。那麼在春天3至5月這3個月期間建議每一個月的中下旬去施肥一次,建議就是氮磷鉀肥料,當然也可以是有機肥和複合肥料,這樣可以有效避免掉抽薹現象。

如果在田間管理的時候發現有極少量的洋蔥抽薹,建議就是及時的去摘除掉,注意不要把長有花臺的那個洋蔥葉子弄爛,這樣會進去雨水,導致感染和死亡。

總結

防止洋蔥抽薹的關鍵是適時播種與定製,那麼就是在9月底到10月中,定製也就是在整整兩個月後的相對應時間;另外不要在洋蔥越冬的時候去施肥,這樣是直接會導致其在立春後幼苗開始瘋長之後抽薹。以上我說的3個方面,大家一定要在實際當中做到,這樣就可以有效防止洋蔥在幼苗期抽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