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中国大学出国排名:复旦第2,每年流失10万人才,为外国培养人才?

中国大学出国排名:复旦第2,每年流失10万人才,为外国培养人才?

现今,出国留学已经不算什么稀罕事了,据某机构的推测,我国目前已经有一亿的中产阶级,这些被称为社会精英的中产阶级身价比较高,而且具有比较开阔的视野,对世界各国都比较向往,所以他们子女大学本科毕业之后,一般有机会都会去国外深造一段时间,成为大家所说的“海归”。

很多大学的毕业生毕业之后为了更好的深造,选择了出国学习,据官方数字的统计,每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为54.45万人,其中公费留学4.63万人,自费留学人数为49.82万人,可见绝大部分都是自费出国留学,确实,在有些领域。

外国的大学还是要优于我国的高校,但不是全部,有些大学生留学学成之后归来报效祖国,但是有些大学生就永远的留在了国外。

这不是什么稀罕事,而且据统计,学校越是优秀,那么出国的比例就越高,坊间也一直流传着一个说法:清华北大都是在为国外培养人才!

这并不是信口胡说,也是有一定的依据,我们来看之前南方都市报对国内重点大学的出国比例所做的统计,梳理出27所出国比例比较高的大学,我们来看下这27所高校的情况:

中国大学出国排名:复旦第2,每年流失10万人才,为外国培养人才?

从上表的出国比例排行榜来看,留学率超过30%的高校有5所,1-5名依次是: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这五所高校表现堪称恐怖,接近三分之一的毕业生都留学去了。

本科毕业生出国深造率最好的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这与该所学校的特殊性质有很大关系。因为该校的国际贸易、关系等专业都有很多的对向交流项目,所以在本科生阶段才有36.53%的出国深造率。

但是要说明的一点是,其中的中科大很多都是公费留学,那就意味着毕业之后需要回国,回国为祖国的建设做贡献。

而且公费留学的要求很高,对人品思想都有较高的要求!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和浙江大学也都位居前十位,留学率都超过25%;几乎大部分都是自费留学。

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留学生主要是以自费为主,像其他的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也是如此。

公费出国留学的学生主要集中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大、复旦大学以及上海交大等老牌的985名校当中。特别是复旦、中科大以及北大的本科生出国留学率都在30%以上,反观清华的则要低很多,排在第八位,其中的原因尚不明确。

中国大学出国排名:复旦第2,每年流失10万人才,为外国培养人才?

我国出境留学确实取得了巨大成就,留学目前也呈现多元化趋势。

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1978-2018年底的出国留学人员总数已接近600万人次,40年间的留学回国人员总数约为370万人次,其中近5年即2013年以来,我国就有近280多万人次学成归国,约占1978年之后留学回国总人次的75%以上,各级、各类中国留学人员的足迹遍布于全球200多个国家或地区。

目前,我国出境留学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留学规模不断扩大,留学的结构趋向多样,留学生所学专业逐步拓宽,留学的目的国涵盖广泛,整个留学的效益有提升较大。

中国大学出国排名:复旦第2,每年流失10万人才,为外国培养人才?

南方科技大学校园

我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过去40年间,我国留学大致经历了这么几个阶段:

一是是公费选派,竞争激烈,留学人员自嘲是“洋插队”;二是自考国外院校,要么靠奖学金,要么靠“刷盘洗碗赚学费”;我国留学现在是第三阶段,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富裕起来的家庭,以自身的积蓄为子女铺平自费出国留学的道路。

更重要的是,希望出国留学的中国人,只要愿意、只要找到愿意接收的学校、只要能负担国外生活和学费,那一切都不再成为问题,而且有无数路径供我国学子选择。

可惜的是我国每年回国的大学生只有45万人左右,通过与上面数据的对比,就可以发现每年我国有将近10万名学生没有选择回国,而且没有选择回国的学生也主要是以学习优秀者为主。

因为国外的就业竞争非常激烈,想要留在当地工作,那么就需要非常强的能力,所以只有学霸型的学生才有机会留下来。

对于中国来说,我们需要也正是那批学霸型的人才,而不是那批在国外混不下去才选择回国的“海归”。国家的振兴离不开科技人才和学者的支持,所以每年有那么多的人才没有选择回国,也让人很痛心。

要知道这些科技方面的人才哪国都欢迎,在欧美国家拿到绿卡是很轻松的事情,如果真是民间说的那样,那可真是为外国培养人才了!

当然,我们也该反思,是什么原因才使这批人才毕业后没有选择回国?笔者觉得主要是国内的环境问题,这包括社会、人际、政策等各个方面。这些都有可能动摇人才回国的决心。

来源:114产学研 资料来源:喜闻乐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