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上海秘藏的五条文艺马路:你看得出情怀吗?


上海秘藏的五条文艺马路:你看得出情怀吗?

说来不怕被笑,情怀一词在我看来一直都很重要,人最深的感情,莫过于一种情怀。这样说可能有人会觉得幼稚,有人会觉得矫情。但其实放眼望去,生活中那些被我们惦记的永远都离不开这个词。

上海秘藏的五条文艺马路:你看得出情怀吗?

记得《大话西游》加长版前两年上映的时候,很多人自发到电影院为这张“欠星爷的电影票”买单,历久弥新,当我们看到大屏幕上一张张熟悉的画像时,情绪还是会不由自主的涌上心头,不与人言,却心潮起伏。

我想这就是一种情怀消费吧。众生有情,情怀难得。

上海秘藏的五条文艺马路:你看得出情怀吗?

每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情怀。身在上海这么多年,你知道哪些坐标历经风雨仍散发着浓浓得情怀魅力吗?

武康路:上海百年近代史的浓缩

愚园路:花园洋房诉说背后的故事

新华路:诗情画意也可以融进日常

思南路:旧租界的“文艺复兴”

山阴路:鲁迅先生的足迹等你寻觅

如果来上海只能去浏览一条富有情怀的街道,那么很多老上海都会首推武康路,它早期由时任南洋公学监院的美国人福开森修筑,被命名为“福开森路”,后又被划入法租界。这里的建筑风格多为西班牙式、法国文艺复兴式,道路两侧摇曳着梧桐疏影,充满欧陆风情的同时,又平添一份清幽。在电影《色•戒》中,汤唯饰演的王佳芝就是在“福开森路99号”与梁朝伟饰演的易先生幽会。

上海秘藏的五条文艺马路:你看得出情怀吗?

武康路:上海百年近代史的浓缩

武康路是一条被誉为“浓缩了上海近代百年历史”的名人路,不少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军事家、实业家、文人墨客曾在此居住过,留下了37处历史建筑或名人故居。如今,这里颇有些旧貌换新颜的意味,咖啡馆、时尚小店散落其间,让历史光影与现世浮生交融在一起。

愚园路:花园洋房诉说背后的故事

上海秘藏的五条文艺马路:你看得出情怀吗?

在给老外宣传上海旅游的小册子里,发现了一个老上海的代表地——愚园路,这里出名的是老上海的旧房子,老胡同,若干名人故居。

愚园路并不宽阔,但很长,从东端的静安寺一直延伸到西端的中山公园。漫步在这条长街,打量着各式精品小店的橱窗,望着间或在身边掠过的幽深弄堂,你或许不会意识到,这些如此有生活气息的一草一木背后,是一段段波谲云诡的历史。关于上世纪那些动荡年代的无数故事,就隐匿在这些花园洋房深处,无声地湮没在一砖一瓦中,静静地等待着百年后的脚步匆匆。

新华路:当诗意融进日常

上海秘藏的五条文艺马路:你看得出情怀吗?

新华路原名安和寺路, 修筑于1925年,属于上海公共租界越界筑路。新华路的所在地原来是农田。此后发展为安静的高级住宅区,不少外国侨民居住于此。沿街的宅院中,许多都是匈牙利建筑大师邬达克的作品;道路两侧立着参天的法国梧桐,一到金秋脚下尽是窸窸窣窣的落叶脆响。

思南路:旧租界的“文艺复兴”

上海秘藏的五条文艺马路:你看得出情怀吗?

思南路原名马斯南路(Rue Massenet),始筑于1914年。就在1912年8月13日,法国一位著名音乐家Massener在巴黎去世,为纪念他,法租界公董局就将此路命名为Rue Massenet ——即马斯南路。马路两侧满是阴翳的法国梧桐和精美的洋房。思南路除了拥有当年法租界上小马路的共同特征外,还有着不同于其它马路的独特吸引力:二十几幢花园式洋房,集中了老上海近乎全部的民居样式——是城市历史的活话本。

山阴路:循着鲁迅先生的足迹

上海秘藏的五条文艺马路:你看得出情怀吗?

山阴路是虹口区的一条街道,南北走向,南起四川北路,北至祥德路,长651米。山阴路原名施高塔路,为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1911年越界筑路。山阴路大陆新村9号,鲁迅先生1933年起居住于此,直到1936年去世。山阴路的骨子里散发着老上海的优雅与安详,红砖黛瓦诉说着这片街区的一个个故事,纵然繁华落尽,仍然岁月静好。

如果你想更好地了解上海,感受这份独属于上海的情怀,那就避开人声鼎沸、车水马龙,去这几片街区附近逛逛吧,看看这座城市的历史风貌,感知这片土地的市井烟火。

文字:Jud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