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乡村振兴」是什么引领灵山人走上富裕之路?

「乡村振兴」是什么引领灵山人走上富裕之路?

01

贫困户周世钊:“我种植蔬菜、柑橘,加上自己平时打工的钱,一年收入2万多块钱。”

村党支部书记周飞昌:“村里建了20亩的养猪场,每年收租金15万元,加上出租旧村委楼、荔枝园的钱,我们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7万了!”

「乡村振兴」是什么引领灵山人走上富裕之路?

驻村第一书记刘时非:“我们村通过养猪、种植果蔬、转移就业等,截至8月份,全村人均收入达到11704元。”

什么让该县的贫困村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

“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着力提升组织力、突出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灵山县县委书记曾智给出了答案。

「乡村振兴」是什么引领灵山人走上富裕之路?

灵山县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领,抓基层打基础,注重提升党组织领导力、凝聚力和推动力,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作用,助推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

以党建引领人才培养,

队伍“强”起来

站在灵城街道白水村柑果园的田埂上,一眼望去,2000亩柑果与远处的山脉相连,呈现一片深绿,近两米高的树上已经挂满了柑果。

「乡村振兴」是什么引领灵山人走上富裕之路?

“这批柑果树种植有5年了,从第三年开始就硕果累累,去年我们村单是柑果收入就有3000多万,从现在情况看,每棵树至少可以有70斤收成,预计今年全村柑果收入超过4000万。”8月24日,灵城街道白水村支部书记卢业明正在为前来参观学习的100多名农村党员、工作队员、后备干部讲解柑果特色产业种植情况以及该村“产业+电商”发展模式。

灵城街道白水村的支部书记卢业明,从退伍军人到经济能人,本来一位柑果种植大户,在当地是先富起来的人,通过组织培养,2017年8月高票当选为新一届的村党支部书记,带动灵城周边种植皇帝柑600多亩,带动50余人就业,其中贫困户12人。

近年来,灵山县着力“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党员带领群众共同发展,党组织带领致富带头人不断进步”,推动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目前,在全县各村级“两委”干部队伍中,像卢业明这样的经济能人及致富带头人共有941人,基层“领头羊”队伍不断扩大。

以党建引领改革发展,

经济“活”起来

“请投入票根,一票捐助一元”。晚上,灵山县中影锦绣国际影城人头攒动,影迷们在观影后都纷纷把票根投进出口处的红色票箱里,“钱虽然不多,但很高兴我们每个人都能通过自己的方式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前来观影的张先生夫妇说道。

据了解,自2016年以来,该县共有10万多影迷加入到观影献爱心的活动中,共筹集到助学基金12.3万元,扶持108位困难家庭学生。

近年来,针对农村组织化程度低、传统生产模式落后、产业规模小、抵御风险能力弱的现状,灵山县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在“龙头企业帮扶、合作社组织带动”的村企互利共赢的基础上,打造电商扶贫、旅游扶贫、观影扶贫、超市专柜扶贫、电信资费扶贫五大扶贫联盟,共筹集到扶贫资金120.7万元,用党建融合资源、有活资源,做大做强支柱产业,扶持农民创业就业,让农村资源要素“活”起来,凝聚起农村改革发展、脱贫攻坚的强大力量。

「乡村振兴」是什么引领灵山人走上富裕之路?

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

乡风“美”起来

8月30日早上,由于下了一整夜的雨,横穿佛子镇辣了村的10米宽的龙家江又涨满了水,村民想要去河对岸的田里干农活,需要绕5公里的路。

“我们通过支委会提议、村两委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大会决议,最终决定在这里修一座长13米、宽5米的桥,建成后惠及全村3400余群众。”辣了村党支部书记蒋佑聪说道。

灵山县把基层党建与乡村治理结合起来,探索推进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乡村治理机制创新,实行“四议两公开”民主决策,推进村务民主协商,发挥各类人才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密切党群关系,通过党员大会、“两日一争”主题活动、村民代表大会等,推行家风、村风、党风教育,以好家风带村风促党风,打造新时代新农村。

办好农村的事,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李平)

「乡村振兴」是什么引领灵山人走上富裕之路?
「乡村振兴」是什么引领灵山人走上富裕之路?

脱贫榜样

「乡村振兴」是什么引领灵山人走上富裕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