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5 每個人都有的一座城

帕慕克在《伊斯坦布爾:一座城市的記憶》扉頁上,

留下一句話:美景之美,在其憂傷。


The Brothers Four是美國60年代著名的合聲四重唱演唱組,

他們演繹的民謠舒緩、清新,純淨如山 溪、溫柔若春水,

Five Hundred Miles就是流傳甚廣的一首。

每個人都有的一座城

If you miss the train I'm on

(如果你錯過了我坐的那班火車)

You will know that I am gone

(你應明白我已離開)

You can hear the whistle blow a hundred miles

(你可以聽見一百英里外飄來的汽笛聲)

A hundred miles, a hundred miles

(一百英里,一百英里)

A hundred miles, a hundred miles

(一百英里,一百英里)

You can hear the whistle blow a hundred miles

(你可以聽見一百英里外飄來的汽笛聲)

Lord I'm one, lord I'm two

(上帝啊,一百英里,兩百英里)

lord I'm three, lord I'm four

(上帝啊,三百英里,四百英里)

Lord I'm five hundred miles away from door

(上帝啊,我已離家五百英里)

Five hundred miles, five hundred miles

(五百英里啊,五百英里)

Five hundred miles, five hundred miles

(五百英里啊,五百英里)

Lord I'm five hundred miles from my door

(上帝啊,我已離家五百英里)

Not a shirt on my back

(我衣衫襤褸)

Not a penny to my name

(我一文不值)

Lord I can't go a-home this a-way

(上帝啊,我不能這個樣子回家)

This a-way, this a-way

(這個樣,這個樣)

This a-way, this a-way

(這個樣,這個樣)

Lord I can't go a-home this a-way

(上帝啊,我不能這個樣子回家)

If you miss the train I'm on

(如果你錯過了我坐的那班火車)

You will know that I am gone

(你應明白我已離開)

You can hear the whistle blow a hundred miles

(你可以聽見一百英里外飄來的汽笛聲)

每個人都有的一座城

Five Hundred Miles

頻繁使用數詞和重複手段,表達人生路途之艱辛。


主人公乘火車走了,“如果你沒趕上我這列火車,你會知道我已走,百里之外,你可聽見車笛在響。”

在第一段重複了五遍A hundred miles,表達他戀戀不捨,有此彷徨甚至淒涼之感。

為什麼要走?要去往何方?

火車不停地走,一百里,二百里,三百里,四百里,五百里。

第二段中,away from home共出現六次,無不訴說主人公對家的眷戀,

第二段歌詞說他身無分文,這個樣子,這麼遙遠,不能回家。

this away或this a way共出現六次,

充分表明他的無可奈何,窮困在異地,不能返回家鄉。

每個人都有的一座城


離家五百里,伴人生酸楚,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

世上本無路,走的人多了路也就有了,

每個人生來都有自己的那條路,聯通著出生的城到生活的城市。

所謂不快樂,就是不喜歡自己和自己的城市。

我們生來與自己的城綁在一起,因為城裡有不再反覆的人和時間。


有人說愛上一個人定會愛上一座城,

不是愛屋及烏,無非是想多一些瞭解,

看看他孩提時在哪踢球,年少時讀過哪些書,成年時上了哪趟列車。

一直跟隨他的成長記憶,目睹他個人失落的美好時光,

和他一起感受城的文明和感傷。

本想回到那座城和你訴說,如若你錯過了我搭乘的那班列車,

那就是我已獨自黯然離去,不是無情,只是不想說來過。

當決定揹負一切,離鄉背井時,

以為可以擁有多於希望,如今我衣衫襤褸,依舊是一文不名。

家在遠方,我卻再難回去,

上帝啊,家鄉離我已有五百餘里。

每個人都有的一座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