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為何周伯通等人沒能殺了金輪法王,還是其武功真的高到足以自保呢?

耀華河馬


你說的是絕情谷一戰吧。

金輪法王在十六年前不是周伯通的對手,回去苦心修煉到了龍象般若功第十層。

再次交鋒時,周伯通和金輪法王有了一次單挑,基本上算勢均力敵。

兩人拳鋒尚未相觸,已發出劈劈拍拍的輕微爆裂之聲。周伯通吃了一驚,料知對方拳力有異,不敢硬接,手肘微沉,已用上空明拳中的功夫。法王一拳擊出,力近千斤,雖不能說真有龍象的大力,卻也決非血肉之軀所能抵擋,然與周伯通的拳力一接,只覺空空如也,竟無著力之處,心下暗感詫異,左掌跟著拍出。周伯通已覺出對方勁力大得異乎尋常,實是從所未遇。他生性好武,只要知道誰有一技之長,便要纏著過招較量,一生大戰小鬥,不知會過多少江湖好手,但如法王所發這般巨力,卻是見所未見,聞所未聞,一時不明是何門道,當下使動七十二路空明拳,以虛應實,運空當強。這麼一來,雖教法王的巨力無用武之處,但要傷敵,卻也決非可能。

然後金輪法王和一燈大師有一次單獨放對的機會,書上沒寫明具體的:

法王正欲回掌相擊,突聽嗤嗤輕響,一股柔和的氣流湧向面門,正是一燈大師使出“一陽指”功夫,正面攔截。法王一直沒將這白眉老僧放在眼內,那料到他這一指之功,竟是如此深厚。
此時一燈大師的“一陽指”功夫實已到了登峰造極、爐火純青的地步,指上發出的那股罡氣似是溫淳平和,但沛然渾厚,無可與抗。法王一驚之下,側身避開,這才還了一掌。一燈大師見他掌力剛猛之極,也是不敢相接,平地輕飄飄的倒退數步。...........

兩兩段描寫都寫得很清楚,一燈大師和周伯通都是不敢直接去接金輪法王的掌力的,太厲害了。然後通過黃藥師的角度給了一句交代,那就是一燈和周伯通分別和金輪動手時都沒有勝出。

他不願給女兒瞧見,只是遠遠跟著,直至見一燈和周伯通分別和金輪法王動手不勝,料來這藏僧實是生平難遇的勁敵,不禁見獵心喜,跟著出手。

一燈和周伯通二對一的時候,金輪法王便擋不住了。

金輪法王前後受敵,心中先自怯了,他武功雖高,如何擋得住這兩大高手的夾攻?當下不敢戀戰,嗆啷啷金輪和銀輪同時出手,前擋一陽指,後拒空明拳,便在兩股巨力夾擊之中,斜身向左竄出,身形一晃,已自轉過山坳。

所以,即使黃藥師、黃蓉等人不加入戰團,時間略一持久,金輪法王也必敗無疑。十六年後金輪法王武功大進是真,但如果一對多的話,還是連逃走都難吧,只不過五絕都是當世高手,個個自重身份,不願意以多欺少。


茶人徐行


當年重陽宮一戰,金輪法王敗於楊過。金輪法王回去後苦練「龍象般若功」,練到了第十層,要找楊過一報當年之辱。


結果楊過沒找著,卻遇見了周伯通,一燈,黃蓉,瑛姑。

金輪法王自然不是他們的對手,逃跑之際黃藥師又正好趕來。然後黃藥師、一燈、周伯通三人就把金輪法王圍在中間,當時金輪法王就絕望了:

「法王瞧瞧一燈大師、瞧瞧周伯通、又瞧瞧黃藥師,長嘆一聲,將五輪拋在地下,說道:『單打獨鬥,老僧誰也不懼。』」

金輪法王想一挑三,那是不可能的了,氣的把武器一扔:有種單挑。


那結果就是一燈和黃藥師分別以一陽指和彈指神通點了金輪法王的穴,周伯通又補了一拳,金輪法王就不能動了。然後眾人到谷底去找楊過,金輪法王就騙郭襄給他解了穴,帶了郭襄逃走了。


所以當時是金輪法王主動認輸,而周伯通、一燈等人也沒有要金輪法王的命。

金輪法王說:「單打獨鬥,老僧誰也不懼」,這話是確實的。


金輪法王先後和周伯通、一燈單獨交過手。周伯通不敢硬借接金輪法王的拳:

「料知對方拳力有異,不敢硬接。」

周伯通只能以空明拳應對,誰也傷不了誰。

「周伯通已覺出對方勁力大得異乎尋常,實是從所未遇……當下使動七十二路空明拳,以虛應實,運空當強。這麼一來,雖教法王的巨力無用武之處,但要傷敵,卻也決非可能。」

一燈與金輪法王相鬥,也是不敢硬接金輪法王的掌力。

「一燈大師見他掌力剛猛之極,也是不敢相接,平地輕飄飄的倒退數步。」

而金輪法王在扔下輪子,說單打獨鬥他誰也不懼時,周伯通也承認了:

「不錯。今日咱們又不是華山絕頂論劍,爭那武功天下第一的名號,誰來跟你單打獨鬥?」

以周伯通這話來看,則無論周伯通還是一燈或者黃藥師,要想單獨拿下金輪法王,應該都是不大可能的。


但要說在周伯通、一燈、黃藥師的圍攻下,金輪法王還能全身而退,那也是不可能的。


孫虛白


十六年後,金輪法王重出江湖,他已經將西藏密宗絕頂武功“龍象般若功”練到第十層,這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壯舉,這也可以體現出金輪法王的武學天賦是極高。

當他“龍象般若功”大成以後,他的第一件事就是想尋找楊過,以報當年終南山重陽宮大敗自己之仇,以解心頭之恨。

然而,在他沒有遇到楊過之前,就已然遇到兩場大戰:

第一場大戰是面對裘千仞的挑戰。

可以說,裘千仞的武功是僅次於五絕的存在,第二次華山論劍他參加了,可是面對瑛姑的索命,他也是做賊心虛,後來被洪七公鎮住,被一燈大師點化,跟隨一燈大師皈依佛門,法號慈恩。他的“鐵砂掌”也是橫行江湖的一大絕技,為了贖罪,他主動去藏邊挑戰金輪法王,為民除害,於是他與金輪法王大戰一天一夜,最終被金輪法王打的重傷,吊著一口氣。

可以說,裘千仞武功肯定是要比後期的金輪法王要弱一個檔次,但是他卻能與金輪法王大戰一天一夜,那隻能說裘千仞是遊鬥,因為裘千仞另外一大絕技就是輕功,號稱“鐵掌水上漂”,絕非浪得虛名。

這第一戰,只能說金輪法王小試牛刀,試試自己的“龍象般若功”到底威力多大。這一戰這給了金輪法王更大的信心來挑戰中原武林高手,挑戰楊過,因為他知道了“龍象般若功”威力相當強大。



金輪法王的第二戰自然是絕情谷以一敵三。

這一戰也可以說是金輪法王的高光之作,面對周伯通,他是佔據優勢。即使周伯通“雙手互搏”,在招式上有極大的優勢,可是面對功力超強的“龍象般若功”,也是難以抵抗,對這門武功也是讚賞有加。

當週伯通遲遲拿不下的時候,一燈大師出手了,面對兩位頂級高手的合力,金輪法王也是絲毫不懼,他是從容面對,其餘幾人都難以與之對抗。

當金輪法王看到對方人多時,想著撤退,可是在他要退時,黃藥師又趕了過來,一指“彈指神通”封住他的退路,金輪法王得知三人有兩位是“五絕”中人物,一人還是天下第一王重陽的師弟,他的內心已然洩氣了。

此時,如果金輪法王還要撐著去打的話,個人認為他可能還能支撐一段時間,但是他內心洩氣了就沒有戰鬥力了。

隨後,他想自盡卻被周伯通難住,主要是周伯通對其武功好奇,想讓他將武功傳給自己。所以,給他留了一條命。



故而,周伯通沒有殺金輪法王,不是殺不了,而是他不想殺。

當時已然將其點了穴,老頑童還一心想學他的武功,正是這個原因才留得他的性命。

其實,若非三人聯手,真的不能夠降伏金輪法王,因為周伯通和一燈大師合力雖然能擊敗他,但是要想擒住他實在是很難,即使兩人合力,金輪法王要想撤退還是很隨意。由此可見金輪法王的個人實力是不弱於任何一個高手。

如果是兩個高手,金輪法王還是進退自如,他的確有這樣的實力,畢竟十層“龍象般若功”真的非常人所能承受。

最後一戰,其實楊過在他面前也很難討得便宜,畢竟二人過了一掌,就感覺內力是實力相當,所以他的真實功力絕對不在楊過之下。

只是最後,楊過出掌有些出其不意一下子擊傷了他,導致他自己連續被打中,後來才被擊敗,若是金輪法王絲毫不大意,認真對待楊過,他不見得會輸。

所以,金輪法王不是輸給楊過,而是輸給了“主角光環”,僅此而已!



*忠肝義膽嶽老三聊武俠第160期*


忠肝義膽嶽老三


我覺得題目應該稍微改一下,不是沒能殺了金輪法王,而是沒殺金輪法王。當時周伯通、黃藥師、一燈三大絕頂高手在場,每一個實力都不弱於金輪法王,甚至金輪法王突然之間感覺萬念俱灰,都要自殺,幸得周伯通阻止。

其實金庸武俠小說裡一貫是如此安排的,就是對江湖頂尖高手特別優待,比如《天龍八部》,蕭峰大戰聚賢莊,各路二流英雄好漢死傷無數,但是裡面那些大高手大惡人呢,丁春秋,段延慶,慕容復,鳩摩智,裡面是沒有一個死的,要麼被俘,要麼遠去,要麼失心瘋,要麼內力全失,但總歸留一條活路。《射鵰英雄傳》裡,歐陽鋒、裘千仞夠壞,要麼瘋了,要麼皈依佛門,依然活命。《倚天屠龍記》裡,成昆那是真的卑鄙無恥,壞到骨子裡,玄冥二老也是不知羞恥為何物,結果如何,最後照樣保住性命。《笑傲江湖》裡任我行也是自己年齡到了,練功不得法死掉的。如果看金庸幾部最出色的幾部長篇武俠小說,裡面正面人物真刀真槍打死大高手的就只有楊過一個人,楊過打死金輪法王也是為了救郭襄,如果真的比武較量,應該不會殺人。

這就是金庸小說跟很多武俠小說不一樣的地方,裡面固然有野心勃勃追求天下第一的人,但都不是主流,而且裡面的正面角色對同等級別的高手都會有英雄惜英雄的心理,極少痛下殺手的。最明顯的就是歐陽鋒,歐陽鋒是武學奇才,人品卻很惡劣,王重陽知道大限將至,怕沒人剋制他,就假死來破他蛤蟆功,其實這比殺歐陽鋒要難多了,一個本來武功更高的人去暗算武功不如他的一個人,殺死他太容易了,當時王重陽拿把劍的話,歐陽鋒絕對沒命。但他選擇了特別費時的破功之法,終究留的歐陽鋒性命。再有就是歐陽鋒和洪七公,歐陽鋒偷襲重傷洪七公,結果歐陽鋒落水以後,洪七公還是要自己徒弟救他,要知道,洪七公殺惡人可是毫不手軟啊,他教訓裘千仞時說過自己殺了二百三十一惡人,為啥唯獨對偷襲自己的歐陽鋒手軟,還不是感念他大宗師的地位,他明知救了歐陽鋒後患無窮但是也一定會救。

而金輪法王這裡也是的,當年楊過剛剛內力大增的時候,憑藉一把重劍就逼得金輪法王無法還手,但是感念達爾巴求情,還是放過了他。而周伯通他們面對金輪法王,也是這個道理,他們都會感念金輪法王練到如此武功,太不容易了,除非特殊情況,絕對不會對他痛下殺手。估計他們都是大高手,深知修煉到絕頂高手是多麼不容易,天賦、機遇、努力缺一不可,所以看到了相差不多的高手,都會特別照顧,這也算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吧。

再有一點,雖然周伯通嚷嚷不講江湖規矩,以二打一,但實際上他心裡還是不願意的,既然是不顧江湖規矩把人家擒住的,就斷然不會再不講江湖規矩把人殺了,這點道義絕對要遵從。


一覽眾河小



周伯通,是王重陽的師弟,在武林中輩分極高,年紀雖老,但天性純真,不拘小節,也算得上是暖男派的開山祖師,基本上正常人跟他在一起,都是生活樂無邊的!

當初黃老邪打斷他的腿,把他桃花島上關了十幾年,他臨別時卻做了個機關,招待黃老邪一頓屎尿淋身,也就是報仇雪恨過了,可見他胸襟氣量之寬廣,是“鯤之大,大舟小舟無不載,大魚小魚蝦兵蟹將無所不容”!

這黃老邪也是當初年少無知,爭強好鬥,那是豬油懵了心,打起《九陰真經》的主意。

從此厄運連連,先是愛徒盜經,拐帶他的初戀私奔,後來愛妻累死,他一怒之下彈斷了幾個徒弟的腳筋,趕出桃花島……這些說起來都是畢生之恨!後來還被潑婦李莫愁用來罵街了。

要怪呢,就怪黃老邪年輕時學藝不精,《道德經》說“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黃老邪是“陰陽二氣不順暢,經氣失調(經絡之氣)”他是負陰而痴戀於陰,這不就等於作死嘛!最終,連累馮衡為了默寫陰書,動了胎氣累死了!

東邪很邪門啊!每個月總有那麼幾天經氣不調,那幾天心情一般是極不好的,那麼,桃花島上也沒什麼可以發洩的,正好周伯通來了!

聰明的黃老邪眼睛一亮,就把周伯通雙腿打斷,養在島上,每個月到了那幾天,就是虐待老頑童!真是虧他想的出,果然是邪的可以!用音波功虐待周伯通!

這麼十幾年虐下來,也只是回報了一頓屎尿,你說他會不會因為幾隻雪山派五花蜘蛛精去殺金輪法王的?直接做成雪參玉蟾丸,歸二孃的傻兒子吃了可以延年益壽,講不定連弱智的毛病也給治好了!

老頑童寬厚仁愛,以直報怨,處世態度:

『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為什麼要殺金輪法王啊?

本來是報個仇雪個恨也是必須的,但是中毒之際,發現玉蜂是個好東西,解毒、禦敵、集娛樂與作戰於一體,關鍵是玉蜂漿味道還很好喝!這麼好玩又有發展前景的娛樂事業,必須要學會!報仇,開玩笑,天罰在那裡等著金輪法王,老頑童豈能替那些個庸脂俗粉做打手?忙著鑽研養蜂呢!

然後就使出「飛龍探雲手」,還是有點害羞的,就找個理由跑路了,小龍女沒了老夥伴,她自己也不通人情世故,就傻乎乎的上了終南山重陽宮,遇上了閉關修煉的丘處機他們,被全真三子一招『七星聚會』打的吐血差點死掉,還不小心殺了那個誰!——唉!真是冤孽啊!

都怪周伯通要是不逃走,就不會這麼慘了!

但若是周伯通沒偷玉蜂漿訓蜂,那小龍女得在斷腸崖下,寒潭白魚相伴終老了!

其他的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家門不幸也好師門丟人也罷,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

必須清理門戶,趙志敬罪狀:

一、為謀掌教職位,爭名利不擇手段,與外人勾搭成奸,加害同門,企圖謀殺師叔!

二、於教育事業不僅毫無建樹,且作為“全真教第三代首席弟子”,不顧人師表的,竟然於少年學徒爭風吃醋,全真教後繼無人,趙志敬要付一半責任!

三、霍都火燒重陽宮,趙志敬到底有何功過,既不能冤枉好人,也絕不能姑息養奸!

也是惡人自有惡人磨,趙志敬躲在銅鐘下,本以為金鐘罩護體,萬萬沒想到被玉蜂給蟄死了!千金銅鐘,別人想救也搬不動麼!

至於,金輪法王后來良心發現,為了救郭襄而死,臨終前郭襄拜了師父,終歸還是有了傳承!

可見,武林人士講道義,社會人尊老愛幼,都是一樣的重要呀!


Zack8


小哥出品必屬精品~


根據題主描述,應該是《神鵰俠侶》之絕情谷終極一戰!

在絕情谷,金輪法王面對周伯通,一燈大師,東邪黃藥師,黃蓉,瑛姑等等中原高手,般若龍象功大放異彩,金輪法王一躍成為比肩五絕的人物,參考古天樂版《神鵰俠侶》電視劇,般若龍象功一出,竟然讓周伯通,一燈大師,黃藥師手忙腳亂,好不熱鬧?但是電視劇雖然好看,畢竟和原著有點出入!

金輪法王在中原吃虧後,回到蒙古國,勤奮練功,最終龍象般若功有所成就,金輪法王志得意滿,重新殺回中原!並且所向披靡,最終在絕情谷,遇到了周伯通等人!

金輪法王對戰周伯通!

高手過招,不比尋常人,打鬥起來,更是慎之又慎,所以在金輪法王全力施展龍象般若功對戰周伯通後,千鈞之力居然如泥牛入海,了去無蹤,金輪法王心下大駭,所以出手更加謹慎小心!而周伯通呢,一經交手,便看出金輪法王龍象般若功力大無群,也是小心應戰,把七十二路空明拳使的出神入化!




金輪法王對戰一燈大師!

金輪法王和一燈大師之戰,也是兩人互相試探了一次,彼此都是小心提防,金輪法王感嘆一燈大師內功深厚,而一燈大師也感嘆金輪法王掌力雄渾!所以兩人一戰便停!沒有做過多的糾纏!



金輪法王VS周伯通+一燈大師+黃藥師

金輪法王完敗,被制住了,此時的金輪法王,悲憤欲絕,想自己初入中原,便被郭靖強壓一頭,回去苦練十六載,再入中原,依然不能稱霸武林,不僅沒能稱霸武林,首先眼前的三人就比自己厲害,再者楊過的武功也是深不可測,今天被別人制住羞辱,金輪法王哪能不氣憤羞愧,甚至一度要自殺~!

所以很明顯,當時大家完全可以沙掉金輪法王,但是大家為什麼沒有殺呢?主要原因有下!

第一:東邪等人心高氣傲!

比武功,點到為止,既然分了高下,那就適可而止,何況還是三人聯手,雖然制住了金輪法王,但多少有點以多欺少的嫌疑,如果再把金輪法王殺了,那豈不是要殺人滅口,這傳出去豈不被江湖笑話,何況在郭襄楊過等小輩面前,所以他們沒有殺金輪法王!

第二:金輪法王非大奸大惡之人!

在《射鵰英雄傳》中,有一個大英雄,就是洪七公,他一輩子殺了一百多個人,每一個都是惡貫滿盈,有充足的理由去死的人!

同理,金輪法王雖然是蒙古國國師,同蒙古國軍隊進攻中原,但是金輪法王其人並非大奸大惡濫殺無辜之人,也是頭腦正常的武人,所以,按照江湖道義,幾人也沒道理殺金輪法王,畢竟他們是江湖中人,又不是朝廷中人!

第三:周伯通好奇心!

周伯通就是一個武痴,聽到金輪法王感嘆龍象般若功後繼無人,並且他本身也對金輪法王的龍象之力大感興趣,所以聽到金輪法王的感嘆,就低聲下氣(孩子氣)的要學金輪法王的龍象般若功,並且還要討價還價,這不就是典型的破壞氣氛,用現代的話來說,周伯通老爺子這個時候就是一個逗比!

此情此景,怎能繼續殺氣騰騰?

所以在絕情谷,金輪法王並沒有被三絕殺掉!這也為結局埋下了伏筆,畢竟最後金輪法王是死在男一號楊過的黯然銷魂掌之一本!

黯然銷魂掌,何其寂寞,何其孤獨啊!





古梁鏞


周伯通等人沒能殺了金輪法王不是因為金輪法王武功真的高到足以自保,而是為了個射鵰英雄傳中的二次華山論劍圍毆裘千仞相對應。就周伯通,黃藥師,一燈三人武功,單個對打金輪法王,作者都不一定會讓五絕輸,何況三人合力,焉有不死之理。

可曾記得射鵰英雄傳第二次華山論劍之前,瑛姑因為孩子被裘千仞所害,而要裘千仞償命,然後裘千仞被周伯通,洪七公,一燈包圍,意欲自殺,然後說出誰沒做過錯事,被洪七公一通正義凌然的說辭說服之後,隨一燈出家了。那麼這次在絕情谷,金輪法王被周伯通,黃藥師和一燈圍住之後,周伯通和金輪法王說的話,這又不是華山論劍,爭那天下第一的名號,臭和尚你自殺吧。這話可不是第一次說,上次打裘千仞周伯通就說過一次啦,很多人把周伯通此言作為打不過洩氣的證據。殊不知上次人家就說過啦,還是打被他追到天涯海角的裘千仞。

但是裘千仞結局是做了和尚,總不好要金輪也這樣吧。金輪法王不但是和尚,還是一派宗師了,完全不須於一燈。你們就這樣殺了金輪,人家做鬼都是不服的。那咋辦呢?裘千仞是因為欺負瑛姑的幼子引起的,所以呢就安排了金輪法王欺負黃蓉的小女兒小郭襄。裘千仞用小孩來消耗一燈大師內力的,金輪法王抓了小郭襄之後呢,就為了逼迫郭靖,這兩個傢伙呀,存心都是一樣坑人的。其實呢金庸先生為了大家看的更明白,還特意安排了一個情節,讓裘千仞和金輪法王大戰千招之後死在金輪法王之手,明確說了金輪法王力勝於裘千仞,而所行的逼迫之事更是要逼迫郭靖使得郭靖失守襄陽坑害背後的無數百姓,力更勝之,惡更勝之,才有最後的取死之道啊。


既然金輪確實該死,但是在絕情谷之時對應裘千仞的其惡未顯,所以就有郭襄幫了金輪法王之舉,而金輪卻不懷感激,反而脅迫郭襄,讓金輪的惡更深一層。而且為了了結楊過和金輪的一世恩怨,最後由在黃藥師主持的二十八星宿大陣無功的情況下,楊過從天而降,以黯然銷魂掌打敗金輪,而最後導致了金輪的死亡。

裘千仞在射鵰中以威猛的鐵掌成為和郭靖降龍十八掌對應的練級BOOS,金輪法王作為升級後的龍相班若功以力大得出氣作為楊過的練級怪,還特意安排楊過自創了黯然銷魂掌這以力道雄勁而論唯一可以匹敵降龍十八掌的功夫。所以說這次周伯通不殺金輪實在是大有道理,安排巧妙,在下拜服。


斌比冰水冰


首先,我們先回憶一下,華山之巔,洪七公跟歐陽鋒比武。結果藏邊五醜被夾在兩大絕世高手中間,鬧得內力盡廢,筋骨盡斷,成了普通人。

但是兩大高手都沒有殺他們,還誇他們內功有獨到之處,要跟他們的師父比比。 在這裡,兩位絕世高手,碰到新奇的武功,總是躍躍欲試。

而藏邊五醜的師父,正是金輪法王的大徒弟。金輪法王是他們的師祖。內功的確跟中原武林不同,很是獨特。

其次,在絕情谷,一燈,黃藥師,周伯通三人一起出手,才將十六年後內功突飛猛進的金輪法王治服,如果單打獨鬥,此時四人當在伯仲之間,沒有誰一定打得過誰,或者治服誰。

金庸在旁白裡說,一燈和黃藥師兩人,用當世最厲害的兩根手指,點金輪法王的穴道,才勉強將他點倒,後來周伯通怕他衝破穴道,又補了一下。

可見金輪法王不但內力獨特,而且武功已經與四絕並駕齊驅。 但是,三人將他治住,卻並沒有殺他。我想,他們幾個人心裡的想法肯定跟華山之巔的北丐和西毒相仿,這個人武功很獨特,殺了他很可惜。所以,就算他作惡多端,也沒人願意殺他。

一方面,金輪法王的武功和內功確實中原罕見,另一方面幾位大宗師,也有愛才之心,不忍西域這一獨特武學就此湮滅。

至於最後楊過將他殺死,這時候卻已經超越了武林人士和江湖人士惺惺相惜的範疇,上升到了國仇家恨,此時也就不再顧及那麼多了。


西堤君


不是金輪法王足以自保!而是沒有殺金輪法王的理由,而且也不能殺!

絕情谷金輪法王與周伯通等人一戰,周伯通、黃藥師、一燈三人,一對一金輪誰也不虛,可是要一挑二,金輪必死無疑!所以,金輪之力絕不可能在眾多高手的夾擊下自保!



在黃藥師出現以後,金輪自覺自己跑不掉了,要自盡了。但是周伯通卻是阻止了!周伯通對金輪的武功很感興趣,想要問個清楚。這時候郭襄上來了,所以人的重心都放在金輪身上了。只是把他控住,卻沒有殺他!這有三個原因:

一、沒有了殺金輪的理由

一群人和金輪動手,原因就是以為金輪殺了郭襄。郭襄出現,金輪很是關切,才著了一燈、黃藥師的道,被點了穴。現在郭襄沒死,金輪又是如此掛懷,就不能以這個理由殺他。在場的眾多高手,金輪又被制住了,不存在跑的可能性。現在的當務之急是找楊過,金輪已無關緊要了!



二、眾人都不是心狠弒殺之輩,而且被名聲所累,不能殺!

武林正道人士,最喜歡的就是打著“人人得而誅之”的幌子,站在正義的制高點,群起而攻之!打金輪也是如此。現在誤會解除了,雙方雖然立場不同,卻也沒什麼生死大仇。雖然金輪殺了裘千仞,但是卻讓裘千仞解脫了。一燈看得開,其他人也不會說啥。眾人又不是狠心之輩,怎會再出手殺人呢?




眾人合夥戰金輪,就已經不合俠義之道了,更何況三個五絕級別的高手輪番上陣,到最後還靠著金輪分神,才出手製住了(這已經算是偷襲)!這時候殺了金輪,一旦宣揚出去,這些人的臉面算是丟盡了!黃藥師可是極重身份的人,當初沒有一次性解決李莫愁,被李莫愁嘲笑“弟子眾多,以五敵一,貽笑江湖”都沒有出手的。此時,合力控住金輪,已是他的極限了!

三、這部小說主角可是楊過,金輪是留給他刷戰績的!

神鵰在這時候已經將近結局了,但是楊過十六年武功大成,卻沒有很好的戰績!一群配角合夥把反派大boss殺了,算是怎麼回事?金輪能抓著郭襄逃跑就是劇情需要了!絕情谷來了一大幫人,偏偏到最後留著一個剛從谷底出來,又對金輪有好感的郭襄守著。以黃蓉謹慎的性子,至少也要留下和楊過關係不大的瑛姑看這金輪,順便照顧下郭襄。可是沒有,谷底就那麼大,去那麼多人有必要嗎?而且眾人下去後,金輪竟然沒有將繩索砍斷!



總之,金輪在絕情谷不死,劇情成分比較重!

堅持原創,我是開萍!不對之處,敬請指正。期待你的關注!


浮萍談文史


在這裡,我的觀點來自原著,電視劇對主角的偏重更大。

金庸武俠的精彩,在於有一套完善的武學體系,武功包羅萬象,精彩紛呈,每樣武功每個人物都有著自身的特點,以下談本問題涉及的幾個人物特點。

首先,老頑童武藝的特點是道家內力深厚,武功招數精妙絕倫,武藝不在任何人之下,但偏陰柔,空明拳空明二字就是其特點的最好表述,金輪楊過郭靖的武功都是剛猛為主(郭靖剛柔並濟),老頑童武藝不在他們之下,但從一系列實戰來看,老頑童應付剛猛霸道的絕頂高手,招數佔優勢,但確實無法做到硬剛,對楊過的黯然銷魂掌也會因為託大而鬧得手忙腳亂,但化解黯然過程中,每一招都妙到顛毫,就如同一個散打的高手,對上散打水平比較弱,但力量相當強的高手,也難以得手,就是這個道理。

然後,一燈大師,一燈位列五絕,但從射鵰到神鵰,出場的五絕裡一燈出手是最少的,一燈大師出家人,出場大多數場合都體現他的佛性與善良,但也不難看出他的特點,內力深厚無與倫比,一陽指登峰造極爐火純青,招數精妙攻擊力也很強,無可與抗。對戰金輪自然不落下風,黃蓉擔心一燈大師出意外,自然是出自主觀情感上的思考,與現場形勢無關。與金輪對戰中互有顧忌,至於在外物倆大雕的干擾下佔上風,後被金輪連發數掌追回這裡,很多人拿此來黑一燈,其實這是不合適的,劣勢下連發數掌挽回形勢,這些可以說救命之舉,對自身的損耗是相當大的,一時不顯而已,否則金輪豈不是繼續發招或者剛開始就猛攻一燈更容易取勝?顯然是不行的,勢均力敵的戰鬥,要分勝負確實不易。

至於後面到場的東邪,東邪武功才學,奇門遁甲無所不通,但總體而言也是重技不重力的,落英神劍掌等一系列武功都不算牛逼,攻擊力最強的是彈指神通,東邪真正的體現了一句話,牛逼的是人而不是武功,東邪的牛逼在於他的武學才能,把自身一整套武功相互配合,發揮得玲離盡致,成就了他一代宗師的地位,倚天屠龍記裡的簡版九陰,就是東邪從九陰裡提煉的。

該講到金輪了,金輪可以說是金庸武俠裡最憋屈的反派,一出場就是不輸五絕的設定,跟郭靖千招以外才能分勝負的存在。但對上小楊過小龍女李莫愁,包括蒙古另外幾大高手時,都屢次受挫,氣量修為戰鬥技巧都看不出一點絕頂跡象。更搞笑的是,十六年後的金輪,把內功優勢再次強化了,強到了十六年前穩勝他的老頑童,現在都只有招架之力,沒有傷他之能,十六年後,他把當時出場的,除了郭靖之外的所有高手都鬥了一遍,不能不說這大反派,享受了主角的待遇,用諸多高手襯托主角的成長時,郭靖楊過都沒有一燈大師出手的待遇,哈哈。所謂一力降十會,大力出奇跡,這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行得通的,但要穩吃五絕,不可能,否則當年論劍就沒必要,降龍洪七公第一就好了。金輪十六年後功力大進,終於有了與五絕一較高下的資本,修為還是欠缺的。高臺對戰同是剛猛的楊過時,就佔不到便宜了,反而被楊過單手打出的精妙掌法打得心理發虛,心生惡念,這戰鬥素質,確實至始至終,都沒能躋身絕頂。

最後再談一下另外兩位絕頂,郭靖楊過。先談神鵰楊過吧,楊過十六年後,分別跟東邪老頑童過招,最後大戰金輪,楊過驚濤巨浪中練就的黯然銷魂掌,是其武學的集大成者,楊過自認為因斷一臂,無法追求招數的完美,勝在掌力的霸道強悍。與東邪老頑童較量中確實體現了這一點,黯然招數雖然精妙而且怪異,但在東邪的落英神劍掌及老頑童的左右互搏面前,優勢還在於掌力的霸道,因此東邪才會有掌力而言,只有降龍十八掌才可與黯然銷魂媲美。老頑童化解黯然時招數秒到顛毫,卻因託大硬剛黯然時吃虧。後來楊過硬剛金輪龍象般若功都不虛了,掌力不佔優勢的情況下,招數精妙怪異在這,也就是金輪面前發揮了巨大作用,最終金輪敗北。

最後郭靖出場,郭靖是一個被人人罵笨蛋罵到絕頂的,降龍空明左右互搏,還有逐漸領悟的九陰,都是花費了挺長時間才掌握的,可這些都是高深武功,罵郭靖笨我都覺得牽強,大智若愚罷了。估計是射鵰開掛頻繁,郭靖在神鵰後期就被封號了。前期與西毒硬抗一掌,所謂並駕齊驅,其實完全沒有展現武技的機會了,天罡北斗露了一下,表明功力還不夠純有進步空間。蒙古大營戰鬥很出彩,一對三不落下風,酣暢淋漓,後面全真大戰時,全真七子評價最為誠懇,王重陽周伯通都比金輪幾個強,但如果被這幾個圍攻都是不敵的。郭靖的戰鬥技巧是在大大小小的無數次實戰中打出來的,降龍掌招式簡單但剛猛無鑄,又有左右互搏空明九陰等豐富提升技能,可以說後期的郭靖配置上可以說是最高的,許多人糾結的時這十六年,郭靖到底有沒有進步,因為當年王重陽就因為抗金而導致武功進步慢。可以很肯定的說,郭靖一直在進步,從後論華山可以看出,他的內功深後是跟一燈一個級別,也就是五絕最深厚的,可惜沒有出手機會,使很多粉絲覺得遺憾,剛柔並濟的降龍,金輪勝算真不大。提一句題外話,後期金輪對西毒估計都得輸,西毒的怪招和蛤蟆功,金輪絕逼難以應對!

最後再總結一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武功特點,就如遊戲裡每個人的屬性有所差異一般,降龍黯然等武功掌力雄厚,但戰鬥中並非無法應對,高手過招勝負就在一瞬間,誰抓住了勝機誰就取勝,強者創造並抓住勝機的能力更強而已,同級或者說級別相差不大的情況下較量,就如同下象棋,只能在過程中尋求對方破綻抓住勝機取勝,強悍霸道的武功招式就如同你中炮用的特別好一樣,但不代表你一定能贏,對方一樣有許多應付的招式。

天下武學,大道易簡,殊途同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