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15個皇帝只有1個半明君,正史都不願記載

從始皇帝的秦朝,到最後一個清朝,中國上下幾千年歷史,都是擁有完整記載的,所以古人把青史留名看成是自己一生的追求,但是要想青史留名就必須有所建樹,這對大多數人來說都不是件簡單的事。從秦始皇一統六國,青史留名之後,歷朝歷代的皇帝,都以大一統為最終目標,但是算起來,歷史上真正算大一統的朝代只有9個:秦、漢、晉、隋、唐、宋、元、明、清。

15個皇帝只有1個半明君,正史都不願記載

這些朝代,“大多數”都出現過非常優秀的皇帝,勵精圖治,把王朝推上巔峰。然而其中有一個奇葩,雖然它也是大一統朝代,可惜這個朝代的皇帝都太無能,就連正史都沒有多少記載。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爭霸,然而最終的贏家卻是老謀深算的司馬懿。司馬懿熬死曹丕、曹叡後,逐漸掌權。最終在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稱帝,建立了歷史上的晉朝。

15個皇帝只有1個半明君,正史都不願記載

晉朝國祚155年,不算長,但是也不算短了,先後共傳承15位皇帝,可惜的是隻有2位皇帝比較正常,剩餘的13位皇帝有12位是傀儡還有1位傻子。晉惠帝司馬衷,是西晉第二位皇帝。他就是那位著名的“何不食肉糜”的傻子皇帝,繼位後大權被皇后賈南風掌握,引發了中國歷史上最為嚴重的皇族內亂——八王之亂。司馬衷在位17年,八王之亂持續了16年,最終他被“八王”之一的司馬越毒死。

15個皇帝只有1個半明君,正史都不願記載

此後的晉懷帝司馬熾、晉愍帝司馬鄴,都被匈奴劉聰毒死,西晉滅亡。東晉第一位皇帝,晉元帝司馬睿是個傀儡,抑鬱而終。東晉第二位皇帝晉明帝司馬紹,可以說是自司馬炎建立晉朝以來唯一的光輝。司馬紹在位期間,憑藉弱勢的中央勢力,成功做到對權臣的制衡,使社會呈現向安定的趨勢發展,對安定國家大局的影響非常深遠。可惜英年早逝,享年27歲。

從晉明帝司馬紹以後,所有的晉朝皇帝,無一例外都是傀儡,不是被廢掉,就是被殺掉,連史書都不願過多描述,一個比一個垃圾。好像司馬氏一族的智商,彷彿都被那幾位開國的祖宗提前透支了,司馬氏的“三祖一宗”過於優秀,確實不容小覷,分別是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司馬炎。

15個皇帝只有1個半明君,正史都不願記載

晉高祖司馬懿,在後世可謂是大名鼎鼎、鼎鼎大名,司馬懿此人不用多說,三國群雄爭霸數十年,結果肉掉到了他的嘴裡,就說明了一切。晉世宗司馬師,是司馬懿的長子。司馬師沉著堅強,雄才大略,軍事才能極其優秀,大敗吳國諸葛恪、平定毌丘儉、文欽之亂,為西晉建立打下了堅實基礎。

晉太祖司馬昭,一句“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讓他名垂千古,但是司馬昭也確實是個大才,平定關中、征服靈州、招撫北方,是傑出的政治家、陰謀家。晉世祖司馬炎,正式建立的晉朝,採取一系列經濟措施以發展生產,太康年間,西晉出現一片繁榮景象,史稱“太康之治”,但是司馬炎晚年荒淫腐敗,頂多算半個明君。

15個皇帝只有1個半明君,正史都不願記載

整個晉朝統治年間,統治者司馬家族完全沒有體恤民情的使命感,在治理國家上面,不但沒有進步,還開了歷史的倒車。廢除了秦漢時代的郡縣制,使用西周時期的封建制,讓這種貴族特權的制度再次登上了歷史舞臺。八王之亂之後,中原王朝軍隊精銳基本被打光,而剛剛恢復的農業經濟則被破壞殆盡。東西兩漢時期被打垮歸順的胡人蠻夷看到晉朝國力空虛紛紛起兵造反,中原進入了"五胡亂華"的歷史黑暗期。

漢族世代居住的中原一帶全被胡人佔領,西晉士族帶著軍隊跑路了,來到了當時完全還是一片蠻荒的長江南岸,這就是“衣冠南渡“,其實就是國滅逃亡。還好他們逃出去了,不然漢族危矣!三國時期,雖然中原打仗打得一塌糊塗,但是北邊的遊牧民族也打不進來,甚至曹操心情不好,還隨便派了一個分隊一夜之間就滅了烏孫國。西晉以後,中國整體上對北邊遊牧民族從攻勢變成了守勢。

15個皇帝只有1個半明君,正史都不願記載

有晉一代,神州大地,一片烏煙瘴氣。司馬氏建立的晉朝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無功掌權、弒君篡位、驕奢淫逸、毫無建樹,第一個被外族滅國的國家。晉朝開啟了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時代。它是我國曆史上最爛的朝代,沒有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