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越來越多的書法老師選擇,小朋友初學書法,從篆隸入手。您怎麼看?

向金港的象


對這個問題,我覺得首先家長要自己清楚:讓孩子學毛筆書法的意義所在?

1.如果是想培養書法家,那麼,就一定從唐楷入手,循序漸進,有了一定基礎,再去學篆書和隸書。畢竟篆隸還有一個文字讀寫障礙橫在那裡,而且筆法較之楷書相對機械死板,如果再學楷書行草,難免又要經歷一次基本功訓練。

古人也有主張小孩習字從篆書開始的,理由是,篆書筆畫平直,字體方正,氣質平和,可以幫助小朋友熟悉毛筆,從最簡單的筆法入手。但此法未成主流。

2.如果僅僅是讓孩子培養情操,從篆隸入手也無不可,且毛筆書法已無實用價值,是純藝術性質,就像學國畫,花鳥山水人物,喜歡啥就學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美術性更強的篆隸也許對孩子吸引力更大。只要老師夠水平,孩子肯學能堅持,練成個篆書或隸書大家也未必可知。





徐榴堂


這種讓小朋友起手學習篆隸的現象確實存在,其中原因也比較多,具體說起來有如下幾點:

第一,篆隸用筆相對簡單,容易上手

我們學過書法的都知道,楷書筆法是非常豐富的,什麼藏鋒、露鋒、中鋒、側鋒、提按、頓挫等等。而隸篆相對來說就簡單了許多。

篆書就一種筆法,就是中鋒用筆,也沒什麼提按的變化,基本上是一根粗細相同的線條。而隸書比篆書雖然多了一點筆法,有了提按的變化,但跟楷書相比還是簡單了許多。

小朋友學習書法,一開始往往都是控筆很難,寫楷書對於他們來說確實難度較大,因此轉而學習筆法相對簡單的隸篆來說更加容易上手。

第二,學習篆隸容易出效果

我們家孩子之前在學校上書法拓展課,老師教的就是隸書。後來我們認識了這個書法老師,就讓孩子跟著這個老師週末去練書法,這個時候練的就是柳楷了。因為這個老師自己練的就是柳楷,所以柳楷比較有功底。

這是我們孩子臨寫的隸書

後來跟這個書法老師聊天的時候,他說為何讓小孩子一開始練練隸書,是因為前面我說的比較容易上手,先讓孩子練練筆性。還有一點比較關鍵的就是,孩子練練隸書容易出效果。小孩子寫字本來就有一種“拙”的特質,而很多人喜歡隸書,也是因為隸書有一種“拙”的感覺。

只不過,小朋友的“拙”是天性,而隸書的“拙”則有一定的藝術成份,因此二者結合容易出效果。再說一般人,特別是家長也不懂書法,小孩子練上幾個隸書拿回去,家長一看不錯啊,這就行了,讓家長覺得這個錢沒白花就好。

而楷書的話,因為我們日常接觸的比較多,即使沒有進行過書法訓練的普通人,也能看出個好壞來,因此有一點寫不好,就容易被看出來。

我上次去圖書館看了一個書法展,也是某個培訓機構教小朋友的一個展覽,幾乎都是隸書。

但是對於我的看法是,我家孩子練書法,我一定是讓她從楷書入手。因為,學習楷書對於小朋友以後的學習、作業是會有幫助的,比較實用。

我是翰墨今香,專注傳統書法文化的分享,希望得到您的支持和關注。


翰墨今香


初學書法,從哪種書法入手,一直以來就有不同觀點,贊成篆、隸、楷者,都有充足的道理,下面分析一下各自的優劣。


一、篆書

優點:

1、最早產生的書體,從篆書入手,符合書法的發展規律。

2、筆法簡單,純用入鋒,入門簡單。

缺點:

1、難於識讀。

2、結體複雜。

二、隸書

優點:

1、結體簡單。

2、易於識讀。

缺點:

筆法不夠豐富。

三、楷書

優點:

1、法度嚴謹,規律性強,易於學習。

2、筆法豐富。

缺點:

規則太多,入門難度大。

結論:

1、若以金石篆刻為主攻方向,宜從篆書入手。

2、成人練習書法,宜從楷書入手。

3、少兒學習書法,可從隸書入手。

事實上,現在越來越多的培訓學校選擇從隸書入手。因篆書的識讀對少兒而言有很大難度,而楷書入門相對較難,隸書的筆法相對簡單,短期內可見到效果,這樣更能激發孩子的學習熱情。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千年蘭亭


以我學習書法的經驗,談談看法。

從什麼書體入門,這一點沒有固定,可以從任何書體開始,這要看你怎麼對待書法。

假如你只想學會寫篆或隸,其他書體不涉足,那也沒什麼不好,篆隸因為筆法簡單,入手比較快,短期內容易見效。

但如果你不想侷限於篆或隸,那還是建議從楷書開始學習,特別是唐楷開始最好。

理由是,唐楷對筆法的要求比其他書體都要森嚴,可以在較高水平上訓練控筆能力,過了楷書關,再學其他書體,特別是篆隸,就可事半功倍,總體上花費的時間精力要節省很多。

相反,篆隸寫好了,再學楷書,差不多相當於從頭再來,時間精力上反而要花得多。

這可能是大多數人對初學者建議從楷書學起的原因吧。

而現在進入快節奏時代,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以及學生家長,都希望儘快看到學習效果,沒學多久就急於想創作作品,所以有些老師就選擇從篆隸開始教學。其實這並不是最佳路徑。








五味子433


從書體的發展歷史來說,隸書產生於楷書之前,楷書產生於隸書之後,楷書和隸書之間存在著一個過渡性的階段,那就是魏碑,所以我們在學習楷書之後,不一定要去學習隸書,因為楷書中所存在的一些筆畫形態在隸書中早就已經存在了。但是如果你是一個初次學習書法的人,我倒建議你從楷書或者說從隸書入手,這都是可以的,尤其是在你們學楷書之前,先從隸書開始入手,打打基礎還是比較好的





六子手繪工作站chloe


簡單來說小孩子學書法從篆隸入手就像學畫畫從線條造型類似。漢字由篆隸演化而來,對於初學筆畫績技巧簡單,入手較快,也那系統的從基礎間架結構和線條介入。個人建議小孩子長期培養愛好或者打算系統學習走書法專業方向的選擇篆隸入手系統學習較好,如果短期練字則楷書亦可。



江湖小船


關於學書法,不同的書法工作者有著不同的書法理念。小學生學習書法要看學習書法的初衷,是學書法還是學寫字,如果僅僅是學寫規範字那大可不必非要學軟筆,學習硬筆楷書即可。在學習軟筆時,有的人主張上手顏柳(顏真卿和柳公權)、動則歐體(歐陽詢),而我認為對於一個初學者來說,學書法從篆書開始是最好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原因是多方面的。

1、學書法不是學描字

當下好多做書法培訓教育的人,不論學員年齡大小,一入手便是唐楷,而且是選擇唐代楷書的幾位集大成者去學習。不考慮學習者的實際情況,用一套不成形的標準去生搬硬套,將學習者帶入一個書法學習的死衚衕。

乍一眼看上去,字寫得一點問題都沒有,用筆、結構、章法哪兒哪兒都挑不出毛病,但卻還是脫離不了一個“俗”字。

字形準不準?準!

用筆到不到位?到位!

到了這一步,其實已經走上了書法藝術的歪路。中國人,做事也好做學問也好,講求知其然,並且知其所以然。

這種對於楷書的盲目練習,其實是脫離了書法的發展軌跡。斷章取義,不問緣由,直接拿來就學,這樣的學習方法很難對楷書尤其是唐代幾位大家的楷書有準確到位的把握和領會。

結果終究是隻會描字卻不得要領,不得藝術之真諦。

秦代篆書

我們說書法是一種藝術,不是一種技藝,它來源於技藝卻又遠遠高於技藝。書法是一種修養,不是譁眾取寵的工具,更不是用來謀取利益的手段,不是誰能寫幾個大字就真的懂這門藝術。

書法史的發展軌跡告訴我們,漢字從甲骨文發端,經歷篆、隸、楷、行、草五個階段發展到今天,每一階段都是在前一階段上演變而來的。

因此,我們在學習的時候,一定要回到源頭上去,去體驗書法發展演變之歷程,感受漢字在歷史的長河中翩翩起舞。

回到篆書,回到書法最初的樣子。從橫平豎直開始,從中鋒用筆開始,從圓起圓收開始,感受篆書那種大氣磅礴、結構對稱的美感。

俗話說:“只有先學會走,才能學會跑。”書法的學習也是如此,篆書是最最最基本功的東西,地基打不好,樓蓋地再高也不安全。

2、學書法也要遵循質量互變規律

縱觀書法的演變,它的每一次演進都是在前一階段積累到一定程度之後,發生轉化,出現新的序列。

書法始於篆,而篆又以小篆為最易習者。

小篆筆法圓融平正,結體典雅和平,是整個篆書系統中最為定型統一的字體,有規律可循,因此,從小篆入手是學書法的不二門徑。

3、走得快的不一定走得遠

那些一入門就從楷書甚至行書練起的人,也許會在短時間取得一定的成績,但終究不會長久,走得快並不一定走得遠。

縱觀歷史,那些在書法史上名垂青史的人,哪個不是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十幾年幾十年才開拓出自己的一方天地。


差不多小姐0110


事實是做反了,也顛倒了。應從楷書,行書,隸書,篆書這麼順序學習。教了二十二年書法沒有學生有瓶頸情況,反之先學隸篆二年後的學生再學楷書就會有瓶頸現象,很難糾正過來。…現在弄個晚託班形式,弄幾個小桌椅就敢教書法了,一條街上竟有五六家書法培訓,有些機構培訓教師三五個月就出來可以教書法了,等出了問題再抓,倒黴的卻是孩子了


陸勞斯


因為相對較容易,像是畫畫一樣,畫著畫著筆就穩了,再寫其它就好學了



Phil武


我覺得是受了範笑歌的影響,因為範笑歌就是五歲從隸書《史晨碑》入手,以至於前幾年《史晨碑》字帖大賣。

範笑歌老師的書法入門之路是其父親範德田先生設定的,完全可以借鑑,因為父親不會騙兒子。

只是個人看法,眾人可以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