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心肌缺血是怎麼回事?

好好1712975


說到心肌缺血,咱先了解下心臟的解剖及功能,心臟由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四個腔組成,這四個腔分別是體循環、肺循環的必經之路。



心臟的作用就是通過血液的流動,向各個器官和組織提供充足的血流量,來提供氧和其他各類營養物質,並帶走代謝的產物等,保證人體的新陳代謝,而心臟自己供氧的血管是心肌表面的冠脈。

大家都知道心臟在人體起到了發動機的作用,而心肌缺血則代表著發動機發生故障

油少了,人體這個機器就面臨的帶動不起來了,那身體就會出現各種問題。心肌缺血醫學解釋是指心臟的冠脈供氧血流減少,從而導致心臟的供氧減少,心肌能量代謝不正常,將不能支持心臟正常工作的一種病理狀態。可想而知心臟不能正常工作,我們的身體遲早會出現各類問題。

心肌缺血是一種病理狀態,正常情況下,人體可以通過自身調節,使血液供需達到平衡,以保證心臟的正常運作,但當身體出現了問題導致心肌血液供需失衡,就形成了病理狀態下的心肌缺血。

引起心肌缺血的原因有很多,冠心病就是心肌缺血的常見病因。

因此如果出現了心肌缺血的症狀,我們生活中要多注意,飲食上要吃少鹽低脂的清淡食物,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少食油膩。持健康的狀態,多做有氧運動,像散步、快走、慢跑或者打羽毛球類的運動,不可做劇烈運動,防止心臟供氧不足。

此外高血壓患者、糖尿病患者、有心血管病家族史者這幾類人群也要多注意身體變化,定期體檢,根據自身情況調節,病情嚴重及時就診治療。


張浩醫生


門診來了一位呂女士,46歲,在別的地方做了一份心電圖,說是心肌缺血,加之自己平時總是嘆氣,醫生給她開了不少藥,吃了一個月,還是總嘆氣,於是今天特意想換個醫生看看。

她曾經看過王醫生《真假心肌缺血》,所以找到王醫生,要問個究竟。


呂女士,最近半年總是覺得氣短,時不時就會長出一口氣,感覺就會舒服一些。平時工作、活動、甚至運動的時候也沒有什麼不舒服。也沒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也沒有家族史,也不抽菸不喝酒,且月經正常。心電圖雖然有一點所謂的心肌缺血的表現,但單純一份心電圖根本不能隨便診斷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是怎麼回事?

簡單理解,心肌缺血可近似看作是冠心病的一種表現,心臟的動脈血管,叫冠狀動脈,當心髒的動脈血管裡面有斑塊,也就是動脈粥樣硬化的時候,當狹窄越來越嚴重,超過50%的時候,我們習慣於叫冠心病。但不是冠心病都會發生心肌缺血,當心血管狹窄超過70%的時候,在某種情況刺激下,就可能會發生心肌缺血。

血管狹窄怎麼會引起心肌缺血呢?

心肌缺血是心臟肌肉缺血,心臟肌肉所需要的血液就是心臟動脈血管提供的,當這些心臟動脈血管狹窄的時候,在運動、勞累、受寒、激動、用力等等情況下,心臟肌肉所需的血液就會升高,也就是這時候所需更多的血液。但是因為心臟動脈血管狹窄,不能在這個時候滿足心臟肌肉所需的血液,於是就會發生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在心電圖的表現?

正常人正常情況下心電圖一般有一種正常表現,當發生心肌缺血的時候,就會發生變化,當心肌缺血發生過後,心電圖再次恢復正常狀態。心電圖變化是判斷心肌缺血非常重要的一個標準。但記住是心電圖的變化,也就是正常的時候的心電圖和難受的時候的心電圖不一樣,這時候才能考慮心肌缺血。而不是隨隨便便根據一份心電圖有心肌缺血的表現,就給人診斷心肌缺血。

除了心電圖還得全面考慮:

除了心電圖的動態演變,我們還需要結果病史,比如以前有沒有什麼病,比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心腦血管疾病;有沒有高危因素,比如抽菸喝酒,肥胖,不運動,不健康飲食,熬夜,壓力大,家族遺傳史,絕經女性,高齡等等都是冠心病心肌缺血的高危因素。

同時還要考慮症狀,我們需要結合有沒有心絞痛症狀,甚至有時候需要結合動態心電圖,運動試驗,冠脈CTA,冠脈造影等等。

心肌缺血的本質就是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血管狹窄,其原因和三高及不健康生活方式都有關係。在勞累、運動、寒冷、暴躁、用力等刺激下,心肌缺血容易發生;當血管堵塞後,就是持續的心肌缺血,即心肌梗死。

當然,我們不能輕易根據一份心電圖來診斷心肌缺血,必須是全面的考慮,最後王醫生給呂女士的建議是停藥,加強運動,沒事多找點業餘愛好,分散注意力,因為呂女士不是心肌缺血。


心血管王醫生


心肌缺血是心臟病嗎?人一旦開始懷疑自己有了某方面的疾病,就特別容易將病情嚴重化,尤其是在各種網站瀏覽了相關病理知識後,就會“怎麼嚴重怎麼想”,各路疾病都往自己身上靠。尤其是對待心臟相關疾病,比如說,心肌缺血是什麼?是心臟病嗎?都有哪些症狀?

【什麼是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是指心臟的血液灌注減少,導致心臟的供氧減少,心肌能量代謝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臟正常工作的一種病理狀態。心臟活動需要大量的能量,而能量需要血液去供給,這樣才能保證心臟正常運轉,維持身體機能的平衡。研究表明,心肌缺血的發病率近年來有逐漸上升的趨勢。

【心肌缺血等同於心臟病嗎?】

以前心肌缺血主要發病於中老年群體,但是,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節奏的加快,年輕人也容易出現心肌缺血的症狀。心臟病可謂是每個人的“大忌”,那麼,心肌缺血是心臟病嗎?其實有兩種可能。

第一,患上了動脈粥樣硬化導致的心肌缺血癥,即冠心病。冠心病是由冠脈粥樣硬化導致的心臟病。人體的冠狀動脈有左右兩支,所以分別名為左冠狀動脈和右冠狀動脈,它們共同負責向心髒供血的任務。但是,一旦這兩支或者其中的任一支出現了堵塞或者狹窄,就會導致心肌缺血。

第二,未罹患心臟病。導致心肌缺血的原因很多,冠心病是導致心肌缺血的主要原因,並不是唯一原因。很多中年女性可能會因為焦慮、高血壓、飽餐等原因導致短期心肌缺血,但是並非心臟病。而且,女性一般在絕經以後才是冠心病高發期,對於絕經前月經正常的健康女性,發生冠心病的幾率很小,切忌對號入座,自己嚇唬自己。

【心肌缺血有哪些症狀】

第一,有明顯病症。冠脈粥樣硬化會導致血管堵塞或狹窄,那麼相應的區域就會呈現缺血狀態,導致血液循環不暢,甚至區域心肌壞死。輕一點的症狀會胸痛、胸悶、發汗等症狀,導致心絞痛;嚴重的則會導致心梗,發生心肌壞死,甚至會休克或者猝死。

第二,無症狀性心肌缺血。無症狀性心肌缺血的潛在危害非常巨大,研究表明,20%-50%的急性猝死人群,生前沒有心絞痛發作等明顯症狀,但是屍檢顯示,其中的90%都有嚴重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無症狀性心肌缺血一旦發作,極易導致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率極高。

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請堅持定期體檢,合理運動,健康飲食,遠離疾病侵擾。


欣康小天使


我的微頭條曾經簡單的說過這個問題,轉來一看。

什麼是心肌缺血?

大家可能經常會聽到上了年紀的人很多都有心肌缺血,甚至很多人自述二三十歲都有心肌缺血,那麼心肌缺血到底是個什麼病?

我們都知道,心臟是人身體的發動機,每天不知疲憊的跳動給全身供血(每天跳十萬次左右,嚇到了沒有[呲牙]),但心臟工作也需要能量,也就是它本身也需要富含氧氣的動脈血供應,給它供應血液的動脈叫做冠狀動脈,如果這種血管由於種種原因發生狹窄,造成供應通道的不順暢,就有可能造成心肌缺血。

根據以前WTO的分類,冠心病分為:無症狀心肌缺血,心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和猝死,現在雖然更改為慢性穩定性冠心病和急性冠脈綜合徵,但仍然可以得出結論:真正的心肌缺血是屬於冠心病的。

那麼怎麼診斷自己是否有冠心病?

首先,要看看自己有沒有冠心病高危因素,比如三高:高血脂(主要是低密度脂蛋白偏高),高血糖(光測空腹血糖可以漏診一多半的糖尿病或者血糖異常的哦!糖化血紅蛋白甚至糖耐量試驗更客觀,尤其是直系親屬有糖尿病的朋友)和高血壓,除此之外,吸菸,超重,家族史裡有早發明確的冠心病病史(得過心梗或放過支架或猝死),一般是男性<55歲,女性<65歲,都要高度注意。

如果你現在沒有簡短胸悶或者胸痛或者心前區不適,可以做一個運動平板試驗看看由於無症狀心肌缺血,如果提示陽性,可以做冠脈CTA或者造影明確一下。冠脈造影是診斷冠心病的金標準。很多人,僅僅做了心電圖,結果異常就被扣上冠心病 心肌缺血帽子的人不在少數,其實很多都被誤診了,當然,和當時的診斷條件有關。比如,三十年前,心電圖機在很多地方都是奢侈品,多源ct和冠脈造影還沒出現呢。

如果你現在有活動後心前區,上腹部,頸部甚至上頜部的不適,持續數分鐘或者含服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可以很快緩解,要儘早到心內科就診,讓專科醫生給出診治方案。

如果已經明確了冠脈有狹窄,要規律的服用調脂穩定斑塊和抗栓藥物,把心血管血栓風險降到最低,千萬不要擅自停藥或者更改藥物。


心內科宋醫生


準確的說應該叫心肌缺血,人體心臟活動所需的能量幾乎完全靠有氧代謝提供,當因某種原因心臟的灌注血量減少,引起心臟的供氧減少,心肌需氧量不足從而導致心肌的能量代謝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臟的正常工作的一種病理狀態。

機體有一定的代償能力,正常情況下,會通過自身調節,使血液的供需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範圍,以保證心臟的正常工作,而心臟的工作主要要靠心肌收縮與舒張來完成,當某種原因導致血液供需失衡,不能滿足心臟的正常需氧量,此時就是心肌缺血。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導致的冠脈狹窄或閉塞是引起心肌缺血最主要、最常見的病因,會導致心肌缺血缺氧,由此引起的心臟病即常說的冠心病,而隨著生活總水平的提高,冠心病的發病率呈現擴大化、低齡化的現象。引起心肌缺血的原因還有炎症(風溼性、梅毒性、川崎病、血管閉塞性脈管炎等)、痙攣、栓塞、創傷、先天畸形等。

心肌缺血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多發病,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低脂低鹽清淡合理膳食,保持心情愉悅,充足睡眠、適當運動。


淡如九月


心肌缺血是怎麼回事?

心臟無時無刻不在跳動,心腔內充滿血液,心臟要想將這些血液泵出至體循環和肺循環就需要克服心腔內血液和主、肺動脈的阻力,這就需要心臟具有足夠強大的收縮和舒張功能,心臟才能將體循環和肺循環血回納又能將其泵出;心臟的收縮和舒張需要消耗大量的氧和營養物質,而上述這些物質均由冠狀動脈(冠脈)來提供,因此冠脈的通暢及其分佈對於心肌的血供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正常情況下,冠脈發自主動脈,包括左、右冠狀動脈兩個主要分支,它們分別走行於心臟表面,發出不同的分支垂直向下走行、向相應節段的心肌供血。正常情況下,冠脈的起源、走行和分佈、解剖無異常,可以保證心肌細胞在各種情況下的血供正常。

那麼,心肌缺血是怎麼回事呢?心肌缺血是指由於各種原因導致心肌的供血減少,使得心肌細胞出現缺血、缺氧性改變,臨床上出現以心前區或胸骨後壓榨樣疼痛為主要表現的心絞痛或心肌梗死;當然了,如果心肌缺血範圍小、時間短,部分患者甚至沒有明顯的症狀。

心肌缺血的原因有哪些呢?(一)冠心病,由於冠脈狹窄引起相應供血區域的心肌缺血。(二)心肌肥厚,可貝於生理性或病理性原因,前者如健美運動員、大力士,後者如肥厚性心肌病或各種疾病導致的繼發性心肌肥厚如主動脈瓣或瓣上狹窄。(三)心肌橋,冠脈走行於心肌內,心臟收縮時會擠壓冠脈導致冠脈狹窄,從而引起供血區域心肌缺血。(四)川崎病,可引起冠脈瘤樣擴張、閉塞,從而引起心肌缺血。(五)冠脈異常起源於肺動脈,冠脈發自肺動脈,因肺動脈血為靜脈血,從而引起相應區域的心肌供血不足。

綜上所述,心肌缺血就是指心肌細胞的血供不足從而導致其出現缺血性改變。


高波濤


心肌缺血是怎麼回事?

簡單的打個比喻,心臟好比一油泵,靠抽油和排油不停的循環來潤滑整個機體部件,使之保持整個機體正常運轉。


心肌缺血就是心臟缺血,供應心臟的血液不足或缺失,心臟就沒有足夠的血液再去供給全身。心臟罷工,整個機體就會停止運轉。

為什麼會出現心肌缺血現象呢?這就需從血液血管說起,由於種種原因,如遺傳、長期的不良飲食習慣、肥胖,缺乏運動,偏食高油、高脂、高鹽等食物,又不善飲水等等,而導致動脈粥樣硬化,血液粥樣,就是說血液粘稠度高、血液中脂質物質高,再加上部分黏附沉積於血管內壁,使血管管腔狹窄,血液稠,血管狹窄,流通不暢了,心肌缺血形成。



心肌缺血是冠心病的主要表現症狀,輕度的心肌缺血,如不超過50%或許自我感覺不明顯,超50%以上,就會出現心絞痛、心肌梗塞甚至死亡。


所以,檢查發現有心肌缺血的情況就要及早防治,預防冠心病心肌梗塞的突發情況。如何治療和飲食調理,非題主所問,恕不贅述。


幸福一家人140113721


  心肌缺血是指心臟的血液灌注減少,導致心臟供氧減少,心肌能量代謝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臟正常工作的一種病態。

  心肌缺血會導致心臟無法正常工作,泵血異常,會使得全身器官或組織缺血、缺氧而誘發一系列的疾病。

  

  心肌缺血是怎麼回事

  機體在健康的狀態下,會通過自身調節保證血液供需平衡。而無論是何種原因使得心肌供血減少或需求增加,都會導致心肌血液供需失衡,心肌缺血因此而發生。

  心肌缺血常發於中老年人群,冠心病是主要病因,而增齡導致的血管老化、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也會與心肌缺血的發生有關,另外伴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肥胖等基礎疾病的患者也會發生心肌缺血。具體來說,心肌缺血常與以下原因有關。

  

  一、血液需求量增加:

  1、生理因素:如劇烈運動、精神緊張、憤怒等使得心肌血液需求增加;

  2、疾病因素:如甲亢、快速性心律失常、發熱及嚴重缺氧等可致心動過速,心臟負荷增加會使得心肌需血增多;

  3、心肌本身:如長期高血壓導致心肌肥厚,會使得心肌需血增多,誘發心肌缺血。

  二、血液供應減少:

  1、生理因素:處於氣壓低,含氧量低的環境中,如初上高原時,會致缺氧;

  2、疾病因素:最常見的原因,當然除了冠心病外,所有導致冠狀動脈狹窄、堵塞的疾病都會導致心肌缺血,如貧血、心肌梗死、低氧血癥呼吸衰竭及低血壓等;

  3、血液流變學性質:如高血脂等疾病導致的血液粘稠、濃縮、高凝等,或是血液病本身導致的血液流動緩慢、瘀滯,會致心肌缺血;

  4、其他:如低血糖會誘發血管痙攣、血管活性物質釋放,導致急性心肌缺血發生。

  

  心臟疾病是導致心肌缺血發生最常見的病因,包括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甚至是猝死。

  心肌缺血發生多在勞累、體力活動、精神緊張、飽餐、寒冷等情況下發生,患者注意表現為胸悶、心悸氣短,嚴重可出現心絞痛等。

  心肌缺血發生時,首先應注意找到誘因,若為生理性因素所致,一般無需治療,注意休息和去除誘因後可緩解;對於心臟疾病誘發的心肌缺血應注意對因治療。

  目前,抗心肌缺血藥物包括增加心肌供氧和降低心肌耗氧兩部分,常用如硝酸酯類藥物、β受體阻滯劑、鈣離子通道阻滯劑、心肌代謝藥物等

陽光部落童裝正在進行狂暑冰點價清倉促銷活動,打開抖音搜索“陽光部落童裝”,點擊我的櫥窗即可參與兩件八折活動哦~


陽光部落童裝


準確的說法應該是心肌缺血或心肌供血不足,就是心臟的耗氧和冠脈血管的供血平衡被打破,導致心肌暫時或持續的缺血缺氧狀態。

心臟的供血,是由左冠狀動脈左旋支、前降支、右冠狀動脈三根大血管及其分支組成。當這些血管由於狹窄、痙攣、血栓等造成心肌的供血供氧不能滿足心肌的耗氧時,就會發生心肌缺血,臨床上表現為心絞痛。心肌缺血最常發生於活動、情緒激動等狀態下,這時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最容易發生心肌供血不足的情況。所以心絞痛發作時患者應立即就地休息,心肌耗氧減少後胸痛可緩解。

是否有心肌缺血簡單的評估方法是看是否有動態的心電圖缺血性改變(胸痛時是否伴有ST的抬高、壓低、T波改變),而不能簡單的只看一份普通心電圖的所謂ST-T改變。對於高度疑似冠心病的患者,需要行冠脈CTA或冠脈造影最終明確,當冠脈狹窄程度超過50%時可診斷冠心病。

但相當一部分患者,甚至心肌梗死的患者,冠脈造影卻沒有大的問題,這種情況可能是冠脈痙攣、血栓自溶、冠脈毛細血管微循環不佳導致。特別是冠脈毛細血管微循環不好的患者,冠脈造影可能問題不大,但心肌灌注顯像會出現明顯心肌缺血的表現。冠脈造影主要顯示的是心臟大血管的情況,但心臟微循環如果不好也會造成心肌缺血及胸痛等臨床表現。

所以出現疑似心肌缺血的臨床表現時,最好找心血管醫生進一步評估心血管風險及對症處理。


醫患家


概述

心肌缺血是指心臟的血液灌注減少,導致心臟的供氧減少,心肌能量代謝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臟正常工作的一種病理狀態。冠心病是引起心肌缺血最主要、最常見的病因。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心肌缺血在我國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心肌缺血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和多發病。


心肌缺血的誘發因素有哪些?

1、高血壓:無論是收縮壓還是舒張壓的增高,都極易心肌缺血;高血壓導致冠狀動脈硬化,嚴重影響心肌血液的自我回流能力。

2、高血脂:血脂升高是誘發血栓的罪魁禍首,血液總膽固醇含量的標準值為 5.2~5.7 mmol/L,超過此標準就會形成沉積,使得冠狀動脈通透性降低,獲取氧氣的能力降低,進而導致了心肌的缺血性壞死。

3、吸菸酗酒:據世界衛生組織研究表明,吸菸者患冠心病的幾率比不吸菸者大 70% 甚至更多,由於菸草中含有的焦油和尼古丁等有害的致癌物質,使得肺部正常生理功能受損,影響了紅細胞對氧氣的利用。

4、糖尿病:糖尿病導致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遠超正常水平值,高葡萄糖濃度會影響血管的耐受能力,導致心肌血管的通透性,影響正常的收縮和舒張。

5、口服避孕藥:這一點或許大家都不知道,長期口服避孕藥可使血壓升高、血脂增高、糖耐量異常,同時改變凝血機制,增加血栓形成機會。所以,這也是屬於一大導致心肌缺血的原因的因素。

6、情緒波動:可引起血管改變致使心肌缺血,血管內血栓形成。這也是現代人最易被忽視的誘發因素。


心肌缺血的症狀有哪些?

1、體力活動時出現胸悶、心悸、氣短,休息時自行緩解也是常見的心肌缺血的症狀。

2、心肌缺血的症狀還包括性生活或用力排便時出現心慌、胸悶、氣急或胸痛不適。

3、飽餐、寒冷或看驚險影片時出現胸痛、心悸也可能是常見的心肌缺血的症狀。

4、心肌缺血患者還會出現與運動有關的頭痛、牙痛、腿痛等。

5、勞累或精神緊張時,心肌缺血患者可出現胸骨後或心前區悶痛,或緊縮樣疼痛,並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續 3—5 分鐘,休息後自行緩解。這是常見的心肌缺血的症狀。

6、夜晚睡眠枕頭低時,感到胸悶憋氣,心肌缺血患者需要高枕臥位方感舒適者; 熟睡、或白天平臥時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需立即坐起或站立方能緩解。


預防方法

1、心肌缺血的患者的飲食 心肌缺血的患者在飲食上掌握幾點原則,注意低鹽低脂清淡飲食,多吃紅薯、西紅柿、胡蘿蔔等蔬菜,這些都是能提高患者身體抵抗能力的食物。喝些綠茶,茶葉中含有少量的茶鹼,有一定的利尿作用,對患者的心肌缺血治療有一定的幫助,茶葉中還有維生素C,能起到一個很好的防治動脈硬化的作用,但不宜過濃。每天堅持吃些黑木耳,能有助於降低血粘度,改善心肌缺血。

2、心肌缺血患者情緒上要注意不要大喜大悲,保持充足睡眠。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定時排便,不能過度勞累。

3、應該適度運動,促進心肌側枝循環的建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