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北京服務業發展韌性增強

上半年,北京市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服務業發展呈現總體平穩、穩中向好態勢,內部結構不斷優化,動能轉換持續推進,改革政策落地顯效,開放發展成果顯著。

上半年,北京市服務業實現增加值1.3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5%,比一季度增速提高0.2個百分點,高於地區生產總值增速0.2個百分點;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82.8%,比上年同期提高0.4個百分點,對地區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85.1%。從內部結構看,金融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形成有力支撐,三個行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9.1%、13.7%和8.4%,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合計達到67.0%,成為服務業發展的重要引擎。

產業結構不斷優化

現代服務業發展較快,引領帶動作用明顯。上半年,北京市規模以上現代服務業企業實現收入3.1萬億元,同比增長12.4%,快於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平均增速5.4個百分點。其中,金融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教育業企業合計實現收入2.2萬億元,佔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收入的比重達到35.3%;同比分別增長19.9%、14.7%和19.1%,合計對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收入增長的貢獻率達到83.6%。

流通領域運轉活躍。上半年,北京市電信業務量同比增長77.8%。客運量累計達到3.5億人,同比增長7.1%,高於上年同期9.0個百分點。其中,公路客運量同比增長9.0%,高於上年同期13.8個百分點。全市累計快遞業務量10.2億件,其中,國內異地快遞業務量6.6億件,同比增長39.5%。受業務量增長的帶動,上半年,規模以上道路運輸企業和快遞服務企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33.4%和16.0%。

北京服務業發展韌性增強

北京服務業發展韌性增強

新興動能持續增強

隨著互聯網技術推陳革新速度加快,5G商用逐步開啟,線上線下產業融合,新興動能持續增強。上半年,北京市擁有電子商務平臺的規模以上服務業法人單位實現收入7661.6億元,同比增長11.4%,快於規模以上服務業收入增速4.4個百分點。全市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實現網上零售額1495.8億元,同比增長25.1%,拉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6個百分點。隨著互聯網服務的廣泛開展,規模以上互聯網信息服務、互聯網平臺服務、互聯網數據服務法人單位收入同比分別增長35.0%、30.4%和45.8%。

堅持創新驅動,新興產業取得較快發展。上半年,北京市規模以上科技服務產業法人單位實現收入10189.5億元,同比增長7.5%,對規模以上服務業增長的貢獻率超過兩成。其中,科技推廣及相關服務、科技信息服務、科技金融服務等領域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5.4%、11.1%和15.6%。

改革政策落地顯效

隨著深化增值稅改革、個稅改革等一系列政策實施落地,服務業企業稅負水平不斷下降,生產效率穩步提升。上半年,北京市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資產負債率達到74.5%,流轉稅率達到1.9%,均比上年同期低0.3個百分點;收入利潤率達到20.7%,比上年同期提高3.2個百分點。生產效率穩步提升。上半年,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人均創收118.8萬元,比上年同期提高17.0萬元。

服務業擴大開放持續推進。2019年1月,國務院批覆同意北京開展新一輪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北京市服務業擴大開放進入全面推進新階段。上半年,服務業擴大開放七大重點領域規模以上法人單位實現收入合計3.1萬億元,同比增長13.3%,快於規模以上服務業收入平均增速6.3個百分點。互聯網信息、金融、教育等領域開放發展步伐較快。七大重點領域規模以上非公經濟法人單位實現收入近1萬億元,同比增長13.4%。其中,互聯網信息、金融、教育等領域分別增長16.6%、17.3%和18.8%。

實際利用外資規模平穩增長。上半年,北京市新設服務業外商投資企業755家,佔全市新設企業的比重達到95.8%;實際利用外資85.9億美元,佔全市實際利用外資的比重達到93.4%。重點產業引資情況良好。上半年,全市新設高技術服務業企業447家,同比增長18.9%;實際利用外資52.8億美元,同比增長87.1%。

(特約供稿單位:北京市統計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