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醫藥板塊“風景獨好” 48家公司股東趁機減持超50億元

今年以來,受行業新政等多重因素的影響,醫藥生物行業整體爆發,行業內多數上市公司的股價節節攀升,到5月份中,醫藥生物行業融資餘額累計增長就已經超過了20億元。

雖然行業內上市公司股價上漲是好事,但需要看到的是,也有不少上市公司的股東趁此時機進行套現。據《證券日報》記者通過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5月1日至5月31日,醫藥行業中被股東減持的上市公司共有48家,涉及減持股份數2.18億股,金額為54.75億元,相反,被股東增持的上市公司僅有17家,涉及股份數為4040.98萬股,金額為3.17億元。其中,被股東減持金額超億元的公司共有13家,涉及股東人數為23人。

從減持金額來看,智飛生物股東減持最“狠”,為19.98億元。自5月2日以來,吳冠江先後11次減持智飛生物股票。減持均價區間為每股40.50元至每股45.81元,共計減持約0.45億股,累計套現金額超過19億元。根據減持計劃,吳冠江計劃在今年8月份之前共計減持不超過0.96億股股份。而結合5月份的減持情況,其已經減持股份數約為0.45億股,這意味著未來兩個月裡,吳冠江還將繼續密集減持。

值得注意的是,自今年2月7日觸底23.88元/股後,智飛生物股價整體進入上升通道。今年以來,該公司股價漲幅高達74.53%。其中,僅5月份以來,智飛生物股價就一飛沖天,漲幅達44.17%,並於5月24日創下歷史新高(復權後)。

除智飛生物外,貝達藥業涉及的減持金額也較高,為5.38億元。與智飛生物不同的是,減持貝達藥業的為機構投資者,分別為BETA PHARMA INC.與杭州貝昌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減持股份分別為2122.68萬股和1648.41萬股。

不同於生物製品板塊大漲後被大幅減持,醫療器械板塊的漲幅和被大股東減持的規模都較小。2018年以來,醫療器械板塊漲幅僅為9.95%,低於行業平均水平。雖然5月份醫療器械板塊也有多家上市公司被大股東減持,但是平均減持金額並不高。記者發現,大多數醫療器械公司的股價從2017年就已經開始上漲,但2018年股價上漲勢頭有所減弱。在這種情況下,大股東出手減持,將浮盈兌現似乎就在情理之中了。

此外,被減持的醫藥行業上市公司中,還有部分公司股價一直下跌。記者發現,這類公司的業績表現都比較差。以和佳股份為例,2013年以來,公司每年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都為負;屋漏偏逢連夜雨,不僅公司的股價未隨行業的大漲而有所起色,而且還遭到了大股東的減持。

從增持的情況來看,5月份僅有交大昂立股東增持超億元,為1.8億元。5月4日晚間公司發佈公告稱,公司獲中金集團及一致行動人再度舉牌,持股達10%。

公告稱,中金集團及一致行動人分別於2018年1月8日、1月9日向上市公司出具《關於持有上海交大昂立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比例達到5%以上的告知函》及《關於增持交大昂立股份計劃的告知函(修訂版)》。自2018年1月9日至2018年5月4日,中金集團及一致行動人通過二級市場集中競價的方式累計增持公司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5%。

中金集團及一致行動人此前表示,看好大健康產業及交大昂立的業務發展前景,通過增持交大昂立股份,做戰略投資佈局。並且,中金集團方面指出後續將通過集中競價交易、大宗交易、協議轉讓等方式,繼續增持交大昂立不超過5%的股份。 記者 楊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