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父母的困惑:为什么我的孩子学习不好?

父母的困惑:为什么我的孩子学习不好?

这个疑问或许是大多数父母在孩子教育上的困惑,为什么是我的孩子学习不好?难道他真的是很笨吗?

那么我想问下作为父母的你们:你们觉得自己的孩子笨吗?或许你会觉得我这么问,是对你孩子的不尊重。准确的来说,没有哪个父母会觉得自己孩子笨,大多数情况下,作为父母的我们,只是看到了孩子的考试成绩,做了一个横向,更多情况下是往上的对比,我认为没有人去跟学习不好的孩子去对比,同时更多时候是跟第一名去对比,比如某某谁考了多少分,排名第几,自己得孩子怎么才考了多少分,排名比他差好几名,甚至十几几十名。正如第一封致你们的那封信中所言,作为结果导向型的父母,这种想法和简单直白的结论,是错误的。严重点讲,是对自己孩子的不负责任。我们的这些话,如果直接告诉了孩子,你有没有换位思考下孩子听了是什么感受?他会怎么想呢?再想想小时候的自己如果听到了这样的话,那个时候的我们是怎么想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不应该站在我们自己所谓的成人意识的制高点来批评甚至是指责我们的孩子,相反我们要做的应该是去分析孩子在每个阶段,每个时期的不同表现,做一个过程导向型的父母。

如何才能做一个过程导向型的父母呢?首先,你得了解我们自己的孩子?你可以自己的问问自己:我了解自己的孩子吗?了解多少?客观上讲,我们的孩子在学校里面,学习同样的知识,接受同样的教育,理论上,大家应该都学的差不多。但是每个孩子的性格是不一样的,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不一样,决定了每个孩子学习和消化吸收知识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要接受这种差异的客观存在。这种差异化的存在,并不是说有些孩子就天生学习好,有些孩子天生学习不好。或许你会说人家孩子有学习天赋,我们家的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在我的自我介绍里,我自诩自己是学霸,我想说的是,学霸不是天生的,万里长城也不是一天垒成的,这需要一个过程。我的印象里,小学一年级的期末考试,我 没-有-奖-状!!!没有奖状是个什么概念,用现在的话来讲,当时应该算是学渣了吧,调侃一下。从二年级开始,我每年都拿奖状,而且基本都是前几名,一直到我小学毕业升初中的成绩都是班里的第一名,从此开启了学霸模式。

后来再我踏入家教这个行业,回头思考自己的教育成长经历,我总结为家庭环境的影响至关重要,这个后续我也会专门 聊一聊。所以,至少在我自己看来,天赋这个东西,对每个孩子,包括我们自己小时候来讲,大家都是公平的,至少我个人认为是差不多的。如果有人比我们的天赋高很多,那么他是天才,天才能有几个呢?所以天赋,不是我们去追究,也更不是我们认为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原因。我们要做的,应该是去分析孩子问题的原因,比如大多数父母跟我讲的做作业三分钟热度、注意力不集中、爱拖沓等等问题。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我该怎么做?在后续的文章中,我会逐一讲讲我自己认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以及我们做父母的应该如何去预防孩子出现这些问题。如果出现这些问题,我们该如何去做。

在孩子教育的事情了,父母的疑惑,在更深的层面上,我认为是身为父母的我们本身不成熟,或者说我们没有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父母。当你还没有做好准备的时候,孩子已经长大,面临教育的问题,恰恰这个时候,我们束手无策。孩子需要成长,同样作为父母的我们,也需要成长,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有很多很多:需要去学习如何做父母,而不是生了孩子就能做父母;需要学习如何跟孩子相处,而不是按照我们的成人意识去束缚孩子的天性;需要学习如何管教孩子,而不是一昧的纵容孩子。不同家庭不同对待孩子的方式,造就了不同性格的孩子和孩子不一样的成长道路。我们也都是从孩子过来的,我们都了解我们自己曾经是孩子时候的想法,但是做了父母之后,为什么这些想法我们都不去考虑,只是觉得孩子应该怎么怎么样?相反,这不是孩子应该考虑的事情,也不是他这个年龄段该做的事情,而应该是父母要去做的事情。当然了,你或许会说,我工作一天,那么辛苦,哪有时间去做这些?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这个道理我们都懂,但是有几个父母能做到?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但是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外部环境对孩子的干扰太多太多,不是说这些就一定会让孩子无法学习,无法集中注意力等等;这些只是外部因素,客观性的,真正起作用的,应该是内部的,主观性的因素,即孩子本身和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方法。

作为父母在孩子教育中的困惑,希望能给你们一些感触。都是为了孩子,作为父母的我们,也需要一起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