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6 有時候談戀愛卻讓人更孤單?

你是否也曾在一段糾纏的關係中掙扎?

影片《消失的愛人》就講了一段這樣的婚姻故事。一對看似“幸福”的夫婦尼克和艾米從紐約搬到了密蘇里,而就在結婚五週年紀念日當天,妻子離奇失蹤了,家中更是一片狼籍。

丈夫尼克通過各種方式尋找妻子,甚至在媒體面前深情呼喚,而隨著案件深入調查,不管是妻子的日記、還是民眾的呼聲都指向尼克就是殺害妻子的兇手。

有時候談戀愛卻讓人更孤單?| 心理學解讀“支持性伴侶”

而事實上,艾米此時正在別處享受著放飛自我的人生,並得意地看到丈夫一步步淪陷到自己設計的圈套中。原來這場出走是她報復丈夫出軌的手段。最後為了圓住謊言,她謊稱是舊情人綁架了她,出於正當防衛殺了舊情人,但這也都是女主自導自演的。

有時候談戀愛卻讓人更孤單?| 心理學解讀“支持性伴侶”

最終女主放棄繼續報復丈夫的計劃,為了繼續經營“完美”家庭,她盜取了丈夫用於醫療檢測的精液,順利讓自己懷孕。用孩子和社會輿論逼迫了丈夫妥協並不得不留在自己身邊。

有時候談戀愛卻讓人更孤單?| 心理學解讀“支持性伴侶”

得知實情後的丈夫內心感到恐懼與痛苦,但似乎除了妥協也別無選擇。

生活中的我們,可能不會碰到這樣極端的情況。但情感中的背叛、控制、妥協、貶低、溺愛、冷漠等一系列模式卻是很常見的。經營一段健康的親密關係,真的那麼難嗎?我們要怎麼做才能擁有一段好的愛情呢?

有時候談戀愛卻讓人更孤單?| 心理學解讀“支持性伴侶”

01.不良伴侶的類型有哪些?

在瞭解健康的親密關係之前,我們需要先看一看生活中常遇到的不良伴侶類型有哪些:

1. 貶低型伴侶

他們會通過言語或行為表達對你的不滿,這些表達可能比較隱蔽,不易被察覺,也可能是直白的貶損。ta會放大你的缺點,攻擊你的外表甚至是人格。在這些言語或行為的影響下,你會覺得自己“被嫌棄了”,甚至懷疑自己,認為自己是無能的。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遇到了問題,這類人通常會幫你解決,但這種幫助其實是在削弱你的力量。通過言語貶低,ta們先是把責任都拋給了你,而後再幫你解決問題,以獲得一種更為充足的控制感。如果你無法察覺這種傷害,長此以往,你可能會陷入自我懷疑,感覺自己“離了ta什麼都做不好”。

2. 溺愛型伴侶

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這類伴侶——他們接受你本來的樣子,甚至縱容你最壞的樣子。他們會時時寵著你,但他們的寵愛是沒有原則的。具體而言,溺愛型伴侶可以分為兩個亞類型。

*隱秘控制型:在這段關係中,ta會給你絕對的包容,但同時也會要求,你的“無理取鬧”和“真實”只能在ta面前展現。在無底線包容你的同時,ta也剝奪了你的成長機會,你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否還需要成長。而在此過程中,對方隱秘的控制慾會得到滿足。

*百依百順型:還有一類伴侶,看上去對你百依百順,其實是在避免和你之間發生任何衝突。如果你們之間產生了矛盾,ta的解決方式很可能是一味討好,比如說,“都是我的錯,我們不吵了,換個話題好不好”。這類人可能在充斥著爭吵的家庭中長大,對ta們而言,百依百順是一種防禦策略,然而對ta們的伴侶來說,這種逃避會使他們的情緒失去出口。在反覆閃躲中,問題也無法得到真正的解決。

3. 要求型伴侶

他們會對你提出種種要求,而你需要滿足他們。如果你背離了他們的想象和期待,他們會憤怒,或者試圖不切實際地改變你,或者直接選擇離開。與其說他們愛你,不如說他們愛的是滿足那些標準的你,一旦你不能滿足了,他們的愛也就失去了寄託對象。

如果你對這類人投入了過多的感情,你會很容易感到痛苦。在關係中的委曲求全會讓你患得患失,失去自信心和自我價值感。

4. 情緒缺席型伴侶

這類伴侶可能會對你很好,但他們的溫柔缺乏溫度,像是無論你做什麼,他們都不會有情緒上的起伏。情緒缺席型的伴侶通常有以下兩類表現:

*貌合神離型:他們會給予你溫柔的陪伴,但除此之外,他們沒有更多的情緒投入了,彷彿妥帖對待是設置好的。你知道他們對你體貼周到,但你始終能感覺到,你們之間在情緒上是有隔閡的,不是真正的親密。事實是,這類人可能不夠愛你,未能對你敞開心扉,甚至心中還有其他人存在。

*“為你打拼”型:他們會把工作放在第一位,美其名曰“為你打拼”。他們常用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景安撫你,讓你不要貪戀一時的相處,把目光放長遠,然而同時,他們會在你的生活里長期缺席。如果你質疑他們,他們可能會說出經典回覆“你這麼想我也沒辦法”。

有時候談戀愛卻讓人更孤單?| 心理學解讀“支持性伴侶”

02.一段健康的親密關係需要怎樣的伴侶?

對於上述幾種類型的伴侶來說,他們的愛是自我本位的,比起愛你,他們更愛在關係中有著掌控權的自己。如果另一半配合了他們的角色分配,那麼他們之間會形成一種相對穩定的親密關係,但這種關係是損耗型的,在不正確的相處模式下,身處其中的雙方會感到痛苦,對彼此的愛也會日漸消磨。

然而,一段好的、值得期待的愛情,需要的並不是不對等的犧牲和包容,而是彼此平等的支持和陪伴。在現實中,能夠做到這一點的人往往被定義為“支持性伴侶”(supportive partner)。可以說,支持性伴侶對於我們擁有健康的親密關係至關重要,Cramer(2006)認為,這類人能夠幫助我們有效提升對關係的滿意度。

那麼,如何判斷自己或對方是不是一個“支持性伴侶”呢?可以參考以下標準:

1. 他們接受你本來的樣子

他們不會覺得“你應當那樣”,試圖把你打造成他們期待的模樣。相反,他們完完整整地接受你是誰,尊重你的興趣愛好,包容你真實的性格,不會用理想標準來規訓你。

2. 他們會為你騰出時間

他們會在你需要的時候陪在你身邊,並且不僅僅是“出現”,更重要的是他們會讓你感受到心靈的“在場”。他們會為你投入情緒和情感,讓你感受到自己不是獨自一人面對所有的問題。

3. 他們給你個人成長的空間

“我和一株頂高的樹並排立著,卻沒有靠著”可以很好的表現支持性伴侶的態度,他們愛你,但會給各自留出空間,他們會對你表現出依賴,同時也允許你自由成長。

4. 即便有時會反對你,但他們永遠不會批判你

他們有著自己的立場和堅持,不會無原則的妥協,但同時他們會選擇正向溝通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看法,用一句話來說就是,他們支持你,但不一定支持你的決定。

看起來,支持性伴侶似乎是“神仙伴侶”,有了ta,我們之間的關係從此就會一帆風順。然而事實上,這種想法十分危險,很容易走向誤區,誤以為有支持性的伴侶就不會吵架了。

在關係中,支持性伴侶的存在並不意味著衝突減少。支持性伴侶有著自己的原則,他們並非是感情中的低自尊者,不會用一味妥協的方式來“包容一切”,但他們可以建設性地解決問題,從每一次吵架中找到矛盾焦點,從而在根本上優化關係。

有時候談戀愛卻讓人更孤單?| 心理學解讀“支持性伴侶”


03.我們為什麼需要支持性伴侶?

Cutrona (1996)認為支持性伴侶可以為關係帶來以下正向影響:

1. 支持可以減少關係中的情緒退縮和孤獨

支持性伴侶可以給我們引導性的建議,幫助我們成為更好的人。在他們的影響下,我們的自信會得到提升,更加接納自己,不再因為低自尊或缺乏安全感而想要退縮。同時,他們會讓我們感受到心靈的陪伴,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你不是獨自一人”。

2. 支持可能會緩解抑鬱情緒及其對這種關係的不利影響

支持性伴侶會為我們提供安全感,幫助我們排解抑鬱情緒。在這種安全感的挾裹下,我們會更有勇氣面對自己的不良情緒和內心的灰暗,並且著手解決它。最終解決問題的是我們自己,而支持性伴侶給了我們支撐。

3. 防止衝突升級

研究表明,對於一對伴侶來說,比起機械地教他們怎樣減少衝突,讓他們成為彼此的支持性伴侶,更能提升二人對關係的滿意度(Cramer, 2006)。因為支持性伴侶有較為成熟的思維方式,他們會適時妥協,發現爭吵的關鍵所在,爭取深層次解決矛盾,而不是隻顧情緒發洩,在同一個問題上跌倒數次。也正是這種思維方式幫助他們跳出了“問題解決模式”,從根本上提升了關係質量。

4. 增強關係的親密感

支持性伴侶可以給我們提供積極的體驗和情感支持,他們愛著真實的我們,同時給予彼此獨立成長的空間,在支持性伴侶的帶動下,我們會有對關係的全新認識,而舒服的體驗會拉近我們心靈之間的距離,增加關係的親密度。

有時候談戀愛卻讓人更孤單?| 心理學解讀“支持性伴侶”

04.如何成為彼此的支持性伴侶?

研究表明,來自支持性家庭的孩子更容易成長為一個支持性伴侶,而如果孩子成長於一個嚴苛的家庭,那麼ta長大後,在親密關係中會更容易出現不同程度的困難(Schofield, T. J., Conger, R. D., & Conger, K. J., 2017)。

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後天不能成為、或者找到一個支持性伴侶。成為彼此的支持性伴侶是一個雙向塑造的過程,通過調整和學習,我們在現有的關係中便可以做到。

*如何成為彼此的支持性伴侶?

這一部分主要針對已有伴侶的人,如果你是單身,也依然可以提前學習如何成為一個支持性伴侶。

1. 看到對方的付出,表達對ta的感謝

可以是口頭表達也可以是通過親吻、擁抱等行為向ta傳遞出你的信號——你珍視ta這麼做,以及你愛ta。誤會往往在表達不善的過程中產生,常常表達愛意,會省去很多麻煩,並且它會對關係起到很好的潤滑作用。

2. 愛對方的同時,明確自己具有獨立的人格

這一點是我們需要明確的,在愛對方之前,我們首先是自己,我們具有獨立的人格。明確這個前提之後,我們才能夠在關係中既不過分妥協,也不忽略對方。從某種程度來說,成為支持性伴侶也是自我救贖,我們擁有了愛自己的能力,才能夠去更好的愛別人。

3. 接受對方當下的樣子

不因為對方的某些缺陷而攻擊ta,也不一味企圖把對方變成自己理想中的存在。我們可以有對美好品質的期許,但當出現問題的時候,不應該完全把問題歸咎於對方“變了”,如果你還想繼續這段感情,比起固守“標準”,共同成長無疑是更具建設性的。

有時候談戀愛卻讓人更孤單?| 心理學解讀“支持性伴侶”

最後,我們想要告訴大家的是,支持性伴侶並非像soulmate一樣可遇不可求,我們也不必離開現有的親密關係,才能夠找到一位支持性伴侶。“對”的人往往是在互相影響、共同成長的過程中塑造出來的。

我們需要做的是,找到與我們相愛的那個人,然後努力成為彼此的支持性伴侶。這是我們努力的方向,也是獲得一段美好的、值得期待的愛情必要經歷的道路。

有時候談戀愛卻讓人更孤單?| 心理學解讀“支持性伴侶”

700萬用戶信賴的心理學社區,在這裡找到你的幸福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