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中興事件之後,中國的軍用芯片會不會受到影響?

高挺觀點


缺芯少魂一直制約著中國民用市場,現在隨著華為海思的崛起,麒麟、巴龍等系列芯片都有趕超外國同類型芯片,而華為研製的鴻蒙系統據說最早在今年秋天問世,這無疑讓國人看到了希望。有人疑問,民用市場上我們曾一直存在缺芯少魂,那麼軍用市場,類似殲20、空警200之類的王牌戰機是否需要進口外國芯片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我們是少數幾個可以自主生產芯片的國家,軍用領域絲毫不用擔心。畢竟國防事業怎麼可能靠外人呢?誰知道他們賣給你的芯片上有沒有留有後門呢?要知道,現代戰爭不同於以往戰爭,要是你們尖端武器的芯片感染了病毒,那麼你就自求多福吧!敵人不會對你手下留情,還能把你整的非常慘。

事實上,現代武器裝備早已離不開芯片的加持。我國很早就知曉芯片和系統對於未來戰爭和武器裝備的重要性,所以提早佈局,並把標準定在國際前列。這些年已經有不錯的進展。不過,軍用芯片和民用芯片之前存在一定的區別,相信大家都清楚民用芯片會非常追求極限性能。然而這並不是軍用芯片所追求的主要目標,軍用芯片側重於可靠性和穩定性,如果沒有這兩方面的加持,那麼你的芯片性能再出色,也只能算是白搭。2018年我國發布了“魂芯二號A”芯片,這款芯片性能可了不得,每秒能完成千億次運算,單核性能是同類產品的4倍。有了這款世界超強芯片加持,中國雷達實力明顯提升。

相信大家都清楚殲20是我國的五代機吧!衡量一款戰機是不是五代機,必須要同時滿足四個標準,其中就有超視距作戰。就是即使飛行員肉眼看不到你,我們也能引導導彈對你進行攻擊,這就需要超視距雷達的加持,只有你的雷達探測的足夠遠,那麼你就能更青輕鬆的實現超視距作戰。而雷達中的信號處理芯片是否強悍就顯得尤為重要,因為強悍的芯片能夠幫助你更快的完成超視距作戰。

魂芯二號A並非是單獨作戰,它還有“魂芯一號”跟它一起作戰。魂芯一號早在2012年就研發成功,每秒300億次運算速度,絲毫不比外國同類產品差,而魂芯一號的誕生,讓我國雷達數字系統終於有了性能強悍的“中國芯”,同時不再被外國所卡脖子。打破外國在該領域對我們實施的壟斷。


迷彩虎軍事


雖然中國民用芯片大量依賴進口,每年的進口額高達2000多億美元,但核心層級軍工芯片基本上能夠實現自給自足,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在於軍用芯片和民用芯片有著不同的需求和針對性。


由於商業級、工業級、軍品級、宇航級芯片各針對不同的應用場景,因而各類芯片會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就工作溫度而言,商業級CPU的工作溫度為0℃~70℃,而軍品級CPU的工作溫度為-55℃~125℃。


目前最先進的民用級芯片已經達到了10納米級,全世界只有極個別國傢俱備量產能力,但是在軍用領域,芯片的技術要求存在一定滯後性。就算是技術最先進的美軍,也大量採用65納米工藝的芯片,比如不少美軍戰機上依舊在使用比不少網友年齡都大的486或者奔騰芯片。


相較於運算規模,軍用芯片更加註重運行的穩定性以及惡劣條件下運行的情況(例如各種複雜地磁環境下的抗干擾能力),為了實現上述的基準,通常需要捨棄一些運算能力,這是軍用芯片運算複雜程度通常低於工業、通訊類芯片的重要原因,也是我國能夠實現國產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中國在民用芯片方面大量進口,並不意味著核心層級軍用芯片無法自給自足。而且恰恰是軍用芯片有對性能要求不高的特點,使得國內自主設計的CPU、GPU等芯片雖然在民用市場缺乏競爭力,但經過改造後,在軍品市場不僅可以推進武器裝備信息化,還能保障芯片安全可控。


儘管如此,先進的雷達、制導、紅外成像等方面能力的提升對於芯片性能提升的需求十分顯著,我們的芯片強國之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高挺觀點


我國芯片產業規模巨大,每年中國芯片自用率達到20%左右;大量中高端芯片依靠進口,進口金額是2300億美元,比我國石油進口多花費一倍的金錢。中國芯片產業巨大,但是質量相對落後,確實是中國電信產業的巨大軟肋。特朗普團隊就是看到中國不能自主生產芯片,才下重手,限制中興通訊的發展,打斷中國製造2025的實現,延緩中華民族的復興,維護美國霸權地位,讓美國一超獨霸的局面維持。


之所以美國禁售令激活後,大方面我們不說了,最直接的就是打壓可能實施的5G核心發展。但是目前美國禁售令激活後,儘管對中興通訊實施了休克療法,但是對中國軍工影響不大。

第一,中國儘管特別先進的芯片不能生產,但是28納米的芯片已經量產,基本能夠滿足軍工芯片的需要。

第二,中國芯片可以生產14納米芯片,但是製造工藝水平不高,穩定性差,目前距離產業化還有不小距離。國際上最優秀的芯片企業可以量化生產10~14納米的芯片。中國目前也加強了芯片研究,只是力量比較分散不集中;國際社會已經突破8、7、6納米領域的技術。



第三,中國芯片科研開發基礎不錯,人才積累數量級也夠,有了一定經驗積累,只是在商業領域市場佔有率不高,人們使用國產芯片的積極性不高。所以為了發展我國的芯片產業,一定要有主權意識。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市場的擴大,隨著研究的深入,芯片更新的速度一定會更符合實際需求。中國的軍工芯片會更上臺階,中國的商業芯片也會克服困難,趕上世界一流水平!

第四,近日傳出阿里巴巴達摩院收購中星微公司,開發芯片;中天微公司尹志堯進軍5納米的豪情,為世人稱道。國家召開高規格網絡安全會議,宣佈“首臺套”獎勵辦法,都是以此問題為紐帶為契機,治本的措施。

第五,最新一期的專家談話,讓我們看到差距。

在4月18日中國計算機學會青年計算機科技論壇(以下簡稱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CCF名譽理事長李國傑也表達了類似的看法:“在芯片製造工藝上,我們和美國的實力差一代到兩代,我們現在能做到14nm工藝,且工藝還不是很完整,而國外已經做到了10nm到7nm。”

錦繡中華一捧土


中興事件不能代表中國電子的整體水平。而且根本就不會影響中國的軍用芯片,中國軍用的芯片叫龍芯,早已比肩和超越世界頂尖水平。中興代表的只是民用部分的局部水平,不足以對中國軍用芯片有任何撼動。所以全國人民放心洗洗睡個安穩覺。通過這次中興事件,很短時間內,民用芯片肯定會很快嶄露頭角。


悄悄地發芽


軍用芯片是不會用外國芯片的,就像軍用操作系統也不會用Windows一樣。


三戎大帝


中國的軍用芯片,跟中興事件沒有關係。中國芯片的短板,是規模化批量生產的芯片,也就是商業運用的芯片。中國軍事軍途的芯片,還有金融部門和其它重要部門所用的芯片,絕對是自己生產的,這關係到國家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