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等待春暖花开


等待春暖花开

等待春暖花开

疫情还在持续,我们从离汉通道关闭那天起到现在基本没出过门,死宅了这么久。老家隔壁的一位大姐戏侃,说,这要是能孵小鸡,鸡伢都已经能下地走了。从每天更新的确诊病例数字来看,我们至今能活着应该感谢命运的垂青。我们没有被感染,确实是一种幸运。

从最开始的慌乱、紧张、恐惧到现在的平常之心,这期间有过什么样的辛酸苦楚,大概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这场灾难哪怕过去了,应该也会给每个人留下一些后遗症吧。比方以后只要去公共场所或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我会戴上口罩,我再不会让冰箱留白,我会与人适当保持一定距离,我再也不会搞什么断舍离了。想起老家有句话,陈谷烂米不抛撒,想起那年吃糠粑。这是多么痛的领悟。我们看到的是祖辈流传下来的习惯,而看不到的是他们曾经经历了什么样的灾难。在疫情暴发之前,我从没有想过在我们这奋力奔小康的一代人身上,竟会有窝在家里连吃喝都要算计一番的日子。人啊,真是福来不知,祸来也不知啊。

自二月中旬起,疫情防控迅速升级,连一户人家四天一个人出一趟门也取消了。小区业主也正式纳入网格化管理。小区微信群成了业主交流的新天地,每天都有人在上面探讨伙食、发布疫情、或发一点跟疫情有关的段子,搞活搞活气氛。虽然每家每户都有一些困难,比方圈煤气、缴网络费、买药,家里有病人孕妇,随着网格管理员的逐一落实和解决,群里的矛盾与火气也消降了许多。1月23日以来,大多数家庭还是在正常有序运转,当然不方便的地方有,但这点不方便基本也都能克服,毕竟这个时候,保命高于一切。自由与理想是柴,但命是青山,留得青山在才有后面的不愁没柴烧。这个粗浅又朴素的道理,大多数疫情重点地区人民都懂。所以万般不自在,但也都耐心忍受,等候疫情结束。

圈子里很多文友都说正好趁这段时间静下心来读几本书。别人能做到,我却做不到。因为我定力不够,在这种情况下,我没办法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啊,虽然人在家中坐,足不出户,但是时时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高度关注着外面的动态。这些天随着确诊人数的下降,心态基本恢复了正常。之前每天活得有如惊弓之鸟。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若万一中招了,想想孩子,想想这个家,哪里敢想啊。所以每天都像一个战士一样,保持警惕,全身心投入到家庭保卫战中。疫情前期,我爱人因与确诊病例有过接触一直在家隔离,每天戴着口罩带带孩子守护后方,我则如冲锋战士。起床第一件事,再不是洗脸刷牙做早饭,而是稀释酒精或84,给家里上上下下,凡是日常手能触碰到的地方都给擦拭一遍,这是每天的一道安全防线,不如此做一天里都心神不宁。然后就是精心安排一日三餐。新冠肺炎目前没有特效药,免疫力是最强战斗力,吃得好睡得好,自然免疫力就好。所以这段时间的烧火做饭,对于我是神圣的使命。虽然食材有限,但尽我一个家庭主妇之全力,尽心把它们烧得美味可口。像《沙家浜》里沙奶奶对待伤病员同志一样,要你们一日三餐九碗饭,一觉睡到日西斜,只养得腰圆膀又扎,一个个像座黑铁塔。身强力壮,才好与病毒作战。消毒是确保外部安全环境,增强免疫力,是提高身体战斗力,唯有如此,才能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厮杀中,有很大的胜算。

小区群里的业主们因头顶共同笼罩的阴影,言谈交流中比以前更加团结了,难兄难弟的感觉。各种善意的提醒,家里口罩、药品和食材也是互通有无,各种为他人行方便的搭把手。这段时间,小区买菜都是靠各种APP、拼团或是接龙,老人家不会弄的,基本上都有人热心帮助。申请做志愿者的人也挺多。下沉到小区的工作人员也在积极发光发热。

前段时间朋友圈都在转一句话,悲观是一种远见,鼠目寸光的人不可能悲观。若平时我可能会赞同,但眼下,我有一点抵触。面对灾难面对疾病,积极、乐观、充满信心是一种谋略一种方法。眼下的生死关头,只能鼠目寸光,只有活过来了才有以后的远见。

刚开始为了让孩子听话,让他勤洗手不乱摸乱爬,我给他灌输了许多病毒知识,他也感知到了害怕,每次他都问我,妈妈,我们会不会死。我觉得好笑,但继而感到悲伤。我蹲下来告诉他说,不会,我们不会死,我们都会长命百岁的。前些时看到一个视频,一个战争中的国家,父亲为了女儿心理没有阴影,编造了谎言,说外面的枪炮声是烟花的绽放。每一次当枪炮声响起时,小女孩便咯咯地笑。这样的笑声却令人感到悲痛。现在我们也开始在家里营造一些轻松欢乐的气氛,不再用恐怖的病毒吓唬他,每天想出很多节目陪他玩耍。每天听到孩子银铃般的笑声,看他上蹿下跳的各种调皮捣蛋,看他眼里的天真无邪,不知人间忧与愁的孩童纯真,我的内心总会有一种小小的感动。我的家,我爱的人,值得我用尽全力去守护。

这个世界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好,但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就像我刚听见门外有响动,推门一开,却是邻居老太太端着一盆浓浓消毒液味道的水,戴着口罩手套,正给我们这一层的所有公共区域和电梯消毒。我对她说,要不是我开门撞见,您这好事可不白做了。老太太笑笑,一口东北话,说,这算啥做好事,家里有现成的,洒一洒,总没个坏处。我一直以为楼层的消毒是社区物业的尽职尽责,没想到却是邻居老太太一直的作为。不是我凑巧看见,不会有人知道。我看见的这次邻居消毒,似乎不是一次简单的消毒,我看见的是一种微弱的光。转身看见我的孩子,那张干净的脸,让我深深觉得令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是我们每个成年人肩上不可推卸的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