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張恨水:我用寫作度過一生,我把人生看透了

2003年央視在黃金時段播出過一部電視連續劇,不僅在當時引起收視狂潮,時隔十幾年,人們對它仍津津樂道。很多人認為,劇中男女主角扮演者,不僅當時都處於顏值巔峰,而且都貢獻了自己演員生涯中最高的表演水準。這就是陳坤和董潔主演的《金粉世家》。

《金粉世家》改編自著名作家張恨水的同名小說。說起張恨水,即使在作家"扎堆"出現的民國時期,其成就和魅力也獨樹一幟。老舍評價他是"國內唯一婦孺皆知的老作家"。

但張恨水是怎麼做到讓自己"婦孺皆知"的呢?在《我把人生看透了》一書中,張恨水對自己的成長和寫作歷程,做了比較詳細地敘述。

張恨水:我用寫作度過一生,我把人生看透了

1、 從小說開蒙

張恨水出生於1895年,開蒙時還是清光緒年間,入的是私塾,讀的是《三字經》。但他卻稱自己對讀書一直"糊里糊塗,什麼都不理解"。

讓張恨水感興趣的是故事。有一天,他聽先生和兩個大孩子講《孟子·齊人章》,突然覺得這不就是故事嗎?而且故事還挺有趣!由此張恨水才對書產生了興趣。這時他已經9歲了。

因為父親工作的緣故,15歲之前的張恨水"學"無定所。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一直在轉學,跟很多私塾先生學習過。但很遺憾:"我沒有遇到好老師。"

張恨水的老師是小說。他周圍讀小說的人不少。他看四叔讀《殘唐演義》,父親書桌上有《紅樓夢》,先生書桌上常擺一本《三國演義》。張恨水從此就"跌到小說圈"了。

15歲之前,張恨水不但讀完了五經,還讀了大量小說,《三國演義》《西廂記》《封神演義》《紅樓夢》《水滸》《聊齋》等等。連《左傳》他都當小說讀的。

同時張恨水還特別迷戀《千家詩》。他說:"這些先生沒教我,全是瞎貓碰死耗子,我胡亂撞上的。"

這些小說和詩詞積累,對張恨水未來寫作章回體小說,打下了深厚的基礎。

張恨水:我用寫作度過一生,我把人生看透了

15歲時張恨水進了新式學堂,"我知道這世界不再是四書五經上的世界。"但他除了學習英文和數理化之外,最大的愛好依然是看小說。只是這時"看"的內容更豐富了,他"學會了許多騰挪閃跌的文法。"學到了《儒林外史》《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官場現形記》等小說的諷刺手法,也接觸到《小說月報》等雜誌裡的外國翻譯小說。

這時的張恨水,看小說不再單純為了看故事消遣,而變為文藝欣賞了。

17歲時,張恨水已經讀完了幾百種小說,親戚朋友們都知道他是個小說迷,小孩子們更喜歡圍著他,讓他講故事。講著講著,他就萌生了自己寫一部小說的想法。

一個作家的處女作,在他的生命中是有很重要的位置的。張恨水一直都記得,自己的第一部小說,因為怕文字不夠,還"特意在裡面插上兩副圖畫"。

十七八歲的年齡,正值人生最好年華。張恨水的才情,不管在舊式私塾還是新式學堂,都得到了先生老師的褒獎。

當時像張恨水這樣的新式青年,很多人都有出國留學的機會和願望。他們有的像魯迅兄弟那樣去日本,也有的像梁思成徐志摩那樣去英美。張恨水的父親建議張恨水去日本,張恨水卻想去英國。

最終,張恨水哪兒也沒去成。因為家裡的支柱倒了。

張恨水:我用寫作度過一生,我把人生看透了

2、 以小說為生

正當張恨水躊躇滿志,想出國留學的時候,父親突然得重病去世。父親一去世,"家裡立刻就窮了。"

無奈之下,張恨水的母親帶著張恨水的5個弟妹回到老家安徽潛山,靠幾畝薄田過活。此時張恨水別說出國了,他在國內繼續求學的學費,母親也拿不出來。

張恨水只好在親戚朋友幫襯下,到處奔走,什麼賺錢就做什麼。他演過戲,當過小編輯,偶爾上幾天學,實在沒錢就回老家住段時間。但不管生活怎樣,張恨水始終沒有停止讀書。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J·M·庫切說:"書是一把斧頭,它劈開了我們心中的冰海。"

讀書讓張恨水度過了那段難捱的歲月。他一邊讀書,一邊給報紙雜誌投稿。24歲的時候,張恨水已經是蕪湖一家報紙的總編輯。他不但在報紙上連載小說,還每天寫一篇小說評論,都很受歡迎。

但張恨水那時候知道,"靠稿費活不了命。"自己寫的東西能夠發表出來,別人看到,自己也能看到,就很滿足了。"根本不由'利'字上著想得來。"

張恨水:我用寫作度過一生,我把人生看透了

五四運動爆發後,張恨水來到北京。初到北京的張恨水,像今天很多北漂一樣,為了多掙錢,要同時做好幾份工作,每天工作超過15個小時。"完全是機械地做著新聞工作。"

慢慢地,張恨水寫新聞越來越順手了,同時給幾家報紙寫通訊,每天寫幾千字,他都手到擒來,毫不費力。文章寫得又多又好,當然收入也增加了。張恨水把大多數薪水都寄回老家,供弟妹上學。他不想讓弟妹像自己一樣,經歷失學的痛苦。

張恨水到北京的初衷,是想攢夠學費自己上大學的。但隨著弟妹們一天天長大,他感覺自己身上的擔子越來越重,最後他徹底放棄了繼續求學的願望,轉而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

這才有了他的成名作《春明外史》,也才真正開啟了他的創作生涯。

《春明外史》借鑑的是《儒林外史》《官場現形記》之類社會小說的寫法,但張恨水更高明的是,他給整部小說安排了一個貫穿始終的主人公。這個主人公就像是實際生活中的人,讀者看了感到非常親切。所以這部小說一經發布就很受歡迎。

《春明外史》還有一個引人注目的地方是,它是章回體。這和張恨水的閱讀經歷息息相關。而且,因為張恨水熱衷寫詩填詞,他的章回回目都非常講究,既要說明章回大意,還要辭藻華麗,對仗工整。這也成了後來人們將他歸為"鴛鴦蝴蝶派"的原因。

《春明外史》出版後引起巨大反響,人們沒想到在五四之後,章回體小說還能這麼受歡迎。張恨水接到的小說約稿從此就源源不斷了。

這個時候張恨水已經把全家都接到了北京,生活開銷很大。"老實說,寫稿子完全為的是圖利,已不是我早兩年為發表慾而動筆了。所以沒有什麼利可圖的話,就鼓不起我的寫作興趣。"

有人說張恨水是寫小說的天才,他可以同時寫六七部小說。但就像他自己說的,如果是為了利而寫的話,作品的水準肯定會打折扣的。

敢於面對自己的初心,敢於直面自己的不足,這就是一個真實的作家,一個真實的人。他一定會留下傳世之作。

張恨水:我用寫作度過一生,我把人生看透了

3、 寫小說的苦與樂

張恨水的作品很多,人們最熟悉的還是《金粉世家》和《啼笑姻緣》。這兩部小說也多次被拍攝成影視作品,社會影響經久不衰。

在《我把人生看透了》一書中,張恨水回憶了這兩部小說的創作歷程。

關於寫作背景,不管在當時還是現在,一直不斷有人在猜測,《金粉世家》講述的到底是京城哪一家豪門?張恨水說,這部小說的背景完全是空中樓閣,或者說是海市蜃樓。它"是間接取的事實之影,而不是直接取的事實。"

關於寫作過程,張恨水坦言,這是自己在小說創作生涯中,第一次列人物表。因為涉及人物眾多,提前列好人物表,會讓後來的寫作更加方便。

我們不得不承認張恨水寫小說是很有天賦的。他說《金粉世家》超過100萬字,但他自認為"未見得有什麼難寫"。

關於作品價值,有人說《金粉世家》是當時的《紅樓夢》。張恨水認為這個評價有點太高。它們除了側重點不同之外,自己作品中的教育性和立意,是很有不足的。但也正因為此,它受到了男女老少所有人群的喜愛。

張恨水:我用寫作度過一生,我把人生看透了

張恨水的小說當時大多首先在北方地區發表,《啼笑姻緣》罕見地首先在上海報紙開始連載。它的語言風格和章回體形式,在上海引起了巨大反響,文壇上甚至出現了長時間的爭論。

張恨水對這些都保持沉默,他說"這些批評無論好壞,全給該書做了義務廣告"。這句話很符合一個媒體人的性格。除去當時海外眾多盜版,《啼笑姻緣》仍是張恨水銷量最大的作品。

張恨水寫小說,數量又多銷量又好,當然收入也不錯。於是當時有人傳言,說張恨水曾經在10分鐘內收到幾萬元稿費,他拿著這筆錢在北京買下一所王府和一輛小汽車。

對於這個說法,張恨水直言不諱的說:"中國賣文為活的人,永遠不會有這樣的故事發生。過去如此,將來亦無不然。"

但張恨水也承認,他靠寫小說,的確讓自己和全家都過上了不錯的生活。他簽下過一個兩年的合同,拿到的首付款,不但解決了弟妹們的婚嫁教育問題,還在北京租到一所大院子,自己平生第一次有了兩間書房。

作為一個賣文為生的人,能有這樣的生活,他已經很滿足了。

張恨水:我用寫作度過一生,我把人生看透了

張恨水的江西故居

但人們只看到一個作家成名後的光彩,卻不知道他背後付出的努力和艱辛。

首先要不斷寫。有了舒服的書房後,張恨水每天從早上9點開始寫,一直寫到下午六七點鐘。吃過晚飯繼續寫,直到晚上12點。"有時候比較清閒,手邊同時只有四五篇稿子。"這是什麼工作量,只有經常碼字的人才知道。

其次要不斷學習。就像現在很多人說的,要想有輸出,就需要更多輸入。張恨水結束晚上的寫作後,上床睡覺之前,還要再看一兩個小時的書,這些書包羅萬象,文藝的、哲學的、科學的,他都要看。他說要想不被時代拋棄,就必須不斷給自己加油。

要有更高的追求。張恨水一直在學英文,為了看懂英文雜誌,他想請一位專業英文老師教自己,但在家人的勸阻下,他放棄了。這成了他一個極大的遺憾。他喜歡小說,想寫一部中國小說史。為此他到處蒐集資料,不惜花錢花精力,光《水滸》他就收到了七八種不同的版本。但因為後來戰亂,這也成了他終身的遺憾。

張恨水:我用寫作度過一生,我把人生看透了

戰亂時期更艱難。抗戰時期,張恨水和很多人一樣,來到重慶。"所有在大後方的文藝人沒有一個能例外,都是窮得買不起鞋襪。"

張恨水也窮得叮噹響。從進入四川起,三年連個褂子都沒做過。住一間漏雨的小茅屋,每天戴著老花鏡撿米里的沙子。要一邊提防天上的敵機轟炸,一邊忍受當地蚊子叮咬後的起泡劇痛。但他還要寫,

"不寫怎麼活下去?"

他曾笑稱自己的稿子"就是榨出來的油。"但在我看來,稿子不僅是他身上榨出來的油,還是他身上流出來的血。

儘管這樣,張恨水還不無遺憾地說:"抗戰8年中,平均每天不能寫到3000字,可說是比較工作輕鬆的時期。"

寫到這兒,我不禁汗顏。作為一個寫作者,別說現在電腦打字,要比張恨水用鋼筆(有時還用毛筆)寫字不知要快多少倍,僅每天完成3000字,自己也做不到。

還是那句話:"很多人的勤奮程度,還遠不到拼天賦的階段。"

張恨水:我用寫作度過一生,我把人生看透了

結語:

張恨水寫過一首詩,可以看作他對自己寫作生涯的總結:"鴛鴦蝴蝶派或然?孤軍作戰廿餘年。賣文賣得頭將白,未用人間造孽錢。"

作為一代小說家,張恨水的小說趨俗而不媚俗。也許會有人說,他的作品思想內涵不那麼很高深,手法也不是很離奇。但他寫的都是大眾讀者喜聞樂見的故事。這些故事有很強的趣味性,又有濃厚的生活氣息,能帶給人一種親切感。這就是他能夠做到"婦孺皆知"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