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张恨水:我用写作度过一生,我把人生看透了

2003年央视在黄金时段播出过一部电视连续剧,不仅在当时引起收视狂潮,时隔十几年,人们对它仍津津乐道。很多人认为,剧中男女主角扮演者,不仅当时都处于颜值巅峰,而且都贡献了自己演员生涯中最高的表演水准。这就是陈坤和董洁主演的《金粉世家》。

《金粉世家》改编自著名作家张恨水的同名小说。说起张恨水,即使在作家"扎堆"出现的民国时期,其成就和魅力也独树一帜。老舍评价他是"国内唯一妇孺皆知的老作家"。

但张恨水是怎么做到让自己"妇孺皆知"的呢?在《我把人生看透了》一书中,张恨水对自己的成长和写作历程,做了比较详细地叙述。

张恨水:我用写作度过一生,我把人生看透了

1、 从小说开蒙

张恨水出生于1895年,开蒙时还是清光绪年间,入的是私塾,读的是《三字经》。但他却称自己对读书一直"糊里糊涂,什么都不理解"。

让张恨水感兴趣的是故事。有一天,他听先生和两个大孩子讲《孟子·齐人章》,突然觉得这不就是故事吗?而且故事还挺有趣!由此张恨水才对书产生了兴趣。这时他已经9岁了。

因为父亲工作的缘故,15岁之前的张恨水"学"无定所。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直在转学,跟很多私塾先生学习过。但很遗憾:"我没有遇到好老师。"

张恨水的老师是小说。他周围读小说的人不少。他看四叔读《残唐演义》,父亲书桌上有《红楼梦》,先生书桌上常摆一本《三国演义》。张恨水从此就"跌到小说圈"了。

15岁之前,张恨水不但读完了五经,还读了大量小说,《三国演义》《西厢记》《封神演义》《红楼梦》《水浒》《聊斋》等等。连《左传》他都当小说读的。

同时张恨水还特别迷恋《千家诗》。他说:"这些先生没教我,全是瞎猫碰死耗子,我胡乱撞上的。"

这些小说和诗词积累,对张恨水未来写作章回体小说,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张恨水:我用写作度过一生,我把人生看透了

15岁时张恨水进了新式学堂,"我知道这世界不再是四书五经上的世界。"但他除了学习英文和数理化之外,最大的爱好依然是看小说。只是这时"看"的内容更丰富了,他"学会了许多腾挪闪跌的文法。"学到了《儒林外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官场现形记》等小说的讽刺手法,也接触到《小说月报》等杂志里的外国翻译小说。

这时的张恨水,看小说不再单纯为了看故事消遣,而变为文艺欣赏了。

17岁时,张恨水已经读完了几百种小说,亲戚朋友们都知道他是个小说迷,小孩子们更喜欢围着他,让他讲故事。讲着讲着,他就萌生了自己写一部小说的想法。

一个作家的处女作,在他的生命中是有很重要的位置的。张恨水一直都记得,自己的第一部小说,因为怕文字不够,还"特意在里面插上两副图画"。

十七八岁的年龄,正值人生最好年华。张恨水的才情,不管在旧式私塾还是新式学堂,都得到了先生老师的褒奖。

当时像张恨水这样的新式青年,很多人都有出国留学的机会和愿望。他们有的像鲁迅兄弟那样去日本,也有的像梁思成徐志摩那样去英美。张恨水的父亲建议张恨水去日本,张恨水却想去英国。

最终,张恨水哪儿也没去成。因为家里的支柱倒了。

张恨水:我用写作度过一生,我把人生看透了

2、 以小说为生

正当张恨水踌躇满志,想出国留学的时候,父亲突然得重病去世。父亲一去世,"家里立刻就穷了。"

无奈之下,张恨水的母亲带着张恨水的5个弟妹回到老家安徽潜山,靠几亩薄田过活。此时张恨水别说出国了,他在国内继续求学的学费,母亲也拿不出来。

张恨水只好在亲戚朋友帮衬下,到处奔走,什么赚钱就做什么。他演过戏,当过小编辑,偶尔上几天学,实在没钱就回老家住段时间。但不管生活怎样,张恨水始终没有停止读书。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J·M·库切说:"书是一把斧头,它劈开了我们心中的冰海。"

读书让张恨水度过了那段难捱的岁月。他一边读书,一边给报纸杂志投稿。24岁的时候,张恨水已经是芜湖一家报纸的总编辑。他不但在报纸上连载小说,还每天写一篇小说评论,都很受欢迎。

但张恨水那时候知道,"靠稿费活不了命。"自己写的东西能够发表出来,别人看到,自己也能看到,就很满足了。"根本不由'利'字上着想得来。"

张恨水:我用写作度过一生,我把人生看透了

五四运动爆发后,张恨水来到北京。初到北京的张恨水,像今天很多北漂一样,为了多挣钱,要同时做好几份工作,每天工作超过15个小时。"完全是机械地做着新闻工作。"

慢慢地,张恨水写新闻越来越顺手了,同时给几家报纸写通讯,每天写几千字,他都手到擒来,毫不费力。文章写得又多又好,当然收入也增加了。张恨水把大多数薪水都寄回老家,供弟妹上学。他不想让弟妹像自己一样,经历失学的痛苦。

张恨水到北京的初衷,是想攒够学费自己上大学的。但随着弟妹们一天天长大,他感觉自己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最后他彻底放弃了继续求学的愿望,转而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

这才有了他的成名作《春明外史》,也才真正开启了他的创作生涯。

《春明外史》借鉴的是《儒林外史》《官场现形记》之类社会小说的写法,但张恨水更高明的是,他给整部小说安排了一个贯穿始终的主人公。这个主人公就像是实际生活中的人,读者看了感到非常亲切。所以这部小说一经发布就很受欢迎。

《春明外史》还有一个引人注目的地方是,它是章回体。这和张恨水的阅读经历息息相关。而且,因为张恨水热衷写诗填词,他的章回回目都非常讲究,既要说明章回大意,还要辞藻华丽,对仗工整。这也成了后来人们将他归为"鸳鸯蝴蝶派"的原因。

《春明外史》出版后引起巨大反响,人们没想到在五四之后,章回体小说还能这么受欢迎。张恨水接到的小说约稿从此就源源不断了。

这个时候张恨水已经把全家都接到了北京,生活开销很大。"老实说,写稿子完全为的是图利,已不是我早两年为发表欲而动笔了。所以没有什么利可图的话,就鼓不起我的写作兴趣。"

有人说张恨水是写小说的天才,他可以同时写六七部小说。但就像他自己说的,如果是为了利而写的话,作品的水准肯定会打折扣的。

敢于面对自己的初心,敢于直面自己的不足,这就是一个真实的作家,一个真实的人。他一定会留下传世之作。

张恨水:我用写作度过一生,我把人生看透了

3、 写小说的苦与乐

张恨水的作品很多,人们最熟悉的还是《金粉世家》和《啼笑姻缘》。这两部小说也多次被拍摄成影视作品,社会影响经久不衰。

在《我把人生看透了》一书中,张恨水回忆了这两部小说的创作历程。

关于写作背景,不管在当时还是现在,一直不断有人在猜测,《金粉世家》讲述的到底是京城哪一家豪门?张恨水说,这部小说的背景完全是空中楼阁,或者说是海市蜃楼。它"是间接取的事实之影,而不是直接取的事实。"

关于写作过程,张恨水坦言,这是自己在小说创作生涯中,第一次列人物表。因为涉及人物众多,提前列好人物表,会让后来的写作更加方便。

我们不得不承认张恨水写小说是很有天赋的。他说《金粉世家》超过100万字,但他自认为"未见得有什么难写"。

关于作品价值,有人说《金粉世家》是当时的《红楼梦》。张恨水认为这个评价有点太高。它们除了侧重点不同之外,自己作品中的教育性和立意,是很有不足的。但也正因为此,它受到了男女老少所有人群的喜爱。

张恨水:我用写作度过一生,我把人生看透了

张恨水的小说当时大多首先在北方地区发表,《啼笑姻缘》罕见地首先在上海报纸开始连载。它的语言风格和章回体形式,在上海引起了巨大反响,文坛上甚至出现了长时间的争论。

张恨水对这些都保持沉默,他说"这些批评无论好坏,全给该书做了义务广告"。这句话很符合一个媒体人的性格。除去当时海外众多盗版,《啼笑姻缘》仍是张恨水销量最大的作品。

张恨水写小说,数量又多销量又好,当然收入也不错。于是当时有人传言,说张恨水曾经在10分钟内收到几万元稿费,他拿着这笔钱在北京买下一所王府和一辆小汽车。

对于这个说法,张恨水直言不讳的说:"中国卖文为活的人,永远不会有这样的故事发生。过去如此,将来亦无不然。"

但张恨水也承认,他靠写小说,的确让自己和全家都过上了不错的生活。他签下过一个两年的合同,拿到的首付款,不但解决了弟妹们的婚嫁教育问题,还在北京租到一所大院子,自己平生第一次有了两间书房。

作为一个卖文为生的人,能有这样的生活,他已经很满足了。

张恨水:我用写作度过一生,我把人生看透了

张恨水的江西故居

但人们只看到一个作家成名后的光彩,却不知道他背后付出的努力和艰辛。

首先要不断写。有了舒服的书房后,张恨水每天从早上9点开始写,一直写到下午六七点钟。吃过晚饭继续写,直到晚上12点。"有时候比较清闲,手边同时只有四五篇稿子。"这是什么工作量,只有经常码字的人才知道。

其次要不断学习。就像现在很多人说的,要想有输出,就需要更多输入。张恨水结束晚上的写作后,上床睡觉之前,还要再看一两个小时的书,这些书包罗万象,文艺的、哲学的、科学的,他都要看。他说要想不被时代抛弃,就必须不断给自己加油。

要有更高的追求。张恨水一直在学英文,为了看懂英文杂志,他想请一位专业英文老师教自己,但在家人的劝阻下,他放弃了。这成了他一个极大的遗憾。他喜欢小说,想写一部中国小说史。为此他到处搜集资料,不惜花钱花精力,光《水浒》他就收到了七八种不同的版本。但因为后来战乱,这也成了他终身的遗憾。

张恨水:我用写作度过一生,我把人生看透了

战乱时期更艰难。抗战时期,张恨水和很多人一样,来到重庆。"所有在大后方的文艺人没有一个能例外,都是穷得买不起鞋袜。"

张恨水也穷得叮当响。从进入四川起,三年连个褂子都没做过。住一间漏雨的小茅屋,每天戴着老花镜捡米里的沙子。要一边提防天上的敌机轰炸,一边忍受当地蚊子叮咬后的起泡剧痛。但他还要写,

"不写怎么活下去?"

他曾笑称自己的稿子"就是榨出来的油。"但在我看来,稿子不仅是他身上榨出来的油,还是他身上流出来的血。

尽管这样,张恨水还不无遗憾地说:"抗战8年中,平均每天不能写到3000字,可说是比较工作轻松的时期。"

写到这儿,我不禁汗颜。作为一个写作者,别说现在电脑打字,要比张恨水用钢笔(有时还用毛笔)写字不知要快多少倍,仅每天完成3000字,自己也做不到。

还是那句话:"很多人的勤奋程度,还远不到拼天赋的阶段。"

张恨水:我用写作度过一生,我把人生看透了

结语:

张恨水写过一首诗,可以看作他对自己写作生涯的总结:"鸳鸯蝴蝶派或然?孤军作战廿余年。卖文卖得头将白,未用人间造孽钱。"

作为一代小说家,张恨水的小说趋俗而不媚俗。也许会有人说,他的作品思想内涵不那么很高深,手法也不是很离奇。但他写的都是大众读者喜闻乐见的故事。这些故事有很强的趣味性,又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能带给人一种亲切感。这就是他能够做到"妇孺皆知"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