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 青春见证“冰雪之约”

距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开幕还有75天



青春见证“冰雪之约”

短道速滑精英联赛礼仪志愿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冬季运动会(以下简称“十四冬”)启动筹备以来,呼伦贝尔执委会志愿者服务工作部在市委、市政府及执委会的坚强领导下,强化担当、压实责任,铆定目标、真抓实干,扎实推进志愿者服务工作部各项工作,以实际行动为“十四冬”顺利举行贡献力量。


青春见证“冰雪之约”


完善制度流程 打牢工作基础

志愿者服务工作部先后制定了各类方案、预案、行为规范及工作流程等制度性文件,确保工作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按照工作部内设机构及职责分工,成立了综合协调组、宣传组、志愿者事务组、后勤保障组、舆情组、督察组等6个内设机构。通过将相关制度、工作流程、进度推进表及倒计时牌“制度上墙”“挂图作战”,进一步明确了工作任务及时间节点,推动各项工作高效运转,增强了工作人员的紧迫感和执行力。自今年2月起,工作部主持召开工作推进会、专题工作会、周例会共60次,确保了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


青春见证“冰雪之约”


完成招募面试 选优配强队伍


从今年2月起至5月1日止,共有7892名来自呼伦贝尔学院、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扎兰屯职业学院的在校学生通过“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志愿者招募信息系统”成功报名。经过对奥林匹克知识、志愿者常识、各项礼仪知识、时政常识、医护常识、安全防范常识等相关内容的三轮线上测试后,共有5360名学生进入志愿者面试环节。最终通过层层选拔,优中选优,共有1524名高校志愿者通过了面试。


青春见证“冰雪之约”

开展多轮培训 提升服务水平



志愿者服务工作部设计基础通识培训课程5门,专项通识课程3门,先后组织开展了志愿者能力素质提升培训及三轮通识培训,并邀请北京冬奥组委人力资源部志愿者工作组成员任炜赴呼伦贝尔市,分别对骨干志愿者、志愿者用人部门及志愿者服务工作部工作人员进行专题培训及工作指导。各分赛区、各高校的“十四冬”志愿者按照每天练习、每周考核、每月测评的训练考评机制,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志愿者服务相关知识并开展实操训练,累计培训时长达2.5万余小时。

青春见证“冰雪之约”

赛会练兵备战 积累宝贵经验



来自呼伦贝尔市3所高校及牙克石分赛区的699名“十四冬”骨干志愿者分别参与了花滑资格赛、滑轮+射击、滑轮比赛、国际绿色发展大会、全国航海模型锦标赛、国际生态竞争力峰会、短道速滑精英联赛、速度滑冰资格赛及全国青少年车辆模型教育竞赛的赛会志愿服务工作,累计服务时长近6万小时。同时,骨干志愿者通过赛前岗位练兵,查找梳理出问题32条,并及时进行完善整改,为服务“十四冬”盛会打牢基础。


青春见证“冰雪之约”

开展丰富活动 营造良好氛围



为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十四冬”,呼伦贝尔执委会志愿者服务工作部联合各高校及各分赛区分别举办了呼伦贝尔市“十四冬”倒计时300 天志愿者旗帜传递及誓师大会、“喜迎‘十四冬’、放飞青春梦”千人风筝节、“文明创城我先行、青春助力‘十四冬’”和“喜迎‘十四冬’志愿我先行”等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了“我为‘十四冬’代言”主题宣传活动、“十四冬”志愿者知识竞赛及倒计时90天志愿者交接暨志愿者实战演练启动仪

式等。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十四冬”的浓厚氛围。


青春见证“冰雪之约”

征集岗位需求 明确管理职责



志愿者服务工作部先后3次通过“十四冬”执委会办公室向各专项工作部征集志愿者岗位需求,并下发《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呼伦贝尔赛区志愿者使用管理职责》,为明确志愿者岗位职责,确定岗位培训,明确服务标准提供基础。截至目前,工作部共梳理9大类151个志愿者岗位及493条具体职责,志愿者服务工作部对岗位测算、岗位划分、岗位职责、组织架构、隶属关系、练兵方案、应急预案分别进行细化确定,同时提出志愿者的权利、保障等方面的要求。


青春见证“冰雪之约”


研究赛事赛程 确保精准对接



志愿者服务工作部根据“十四冬”呼伦贝尔赛区各竞赛项目比赛时间安排制作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冬季运动会呼伦贝尔赛区竞委会、裁判员、运动队抵离时间表》,并根据各比赛场馆竞赛项目设置、志愿服务岗位设置及各志愿者所在高校实际情况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冬季运动会呼伦贝尔赛区志愿者“馆校”对接方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冬季运动会呼伦贝尔赛区志愿者“项校”对接方案》,从而实现对志愿者的合理配备,与各项志愿服务工作的精准对接。


青春见证“冰雪之约”


接下来,“十四冬”呼伦贝尔执委会志愿者服务工作部将联合各志愿者用人部门,对所有赛会志愿者进行岗位技能培训及多轮次高标准的实操演练,确保为“十四冬”提供更优质高效的志愿服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