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濱海新區向文明幸福出發 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滨海新区向文明幸福出发 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整潔的河濱公園記者 何沛霖 攝

馬路上車水馬龍,母親河碧波盪漾,體育場人頭攢動,公園裡歡歌熱舞……清晨,家住明珠花園的郭美晰像往常一樣和海門長跑隊的跑友們開始一天的晨跑。過去,他們時常會自然地彎下腰,隨手撿起路邊的垃圾。邊跑邊撿拾垃圾,已成為大家跑步時的自覺行動,“創文工作開展以來,新區環境越來越好,隨手丟垃圾的也越來越少,我們跑著彎腰少了,心情也更舒暢了!”

整治環境造福市民、補齊短板惠及百姓、精細管理改變生活、文明善舉溫暖濱海,在看得見的鉅變和看不見的漸變中,創文正悄然改變著百姓的生活,文明正成為大家的習慣。文明之風迎面而來,創文猶如一場“幸福風暴”,將文明內化為城市發展的基因、具化為每個市民的行動,在新區構築起一座文明和諧的幸福之城。

精細管理改變了城市面貌

“以前樓道里都是雜物,滿眼小廣告,現在都整治了,小區也施劃了停車位,加上網格員和文明勸導員的不停巡查,現在多晚回家都能找到停車位。這是創文帶來的最直接的變化,小區環境好了,幸福感更足了!”古林街福匯園社區的王阿姨告訴記者,創文帶來的變化讓居民看在眼裡、喜在心中。年初社區還將原有雷鋒書屋升級為服務驛站,從單一提供借書服務延伸到飲水點、修理點、醫療站等服務,成為居民的“暖心小屋”。

針尖上打擂臺,拼的就是精細。市容市貌作為“城市之臉”,不僅是對外展示的“名片”,也是社會文明的“窗口”。新北街曉鎮家園社區緊鄰東江路與泰達大街兩條主幹道,小區居民近三分之二是外來人口。如何合理規劃社區空間功能、提升社區居民凝聚力,成為社區創文以來工作的著力點。一進大門,醒目的3D斑馬線、寬闊的文化廣場和通過長廊、影壁等分隔出來的多個區域,既提升社區景觀,又滿足居民對公共空間的需求。記者在走訪時看到,社區以“家文化”為品牌,無論是地下停車場外牆,還是社區廣場影壁欄杆,甚至是小小井蓋,能被利用起來的公共空間,都像居民家一樣,被精心地用風景手繪、傳統文化展牌裝點著。“社區就是我們的家,大家因為喜愛而自覺維護公共環境,行為習慣也隨之向文明轉變。”小區業主王靜不無驕傲地說。

新區創文工作開展以來,基礎設施建設管理、城市精細化管理、市民文明素質明顯提升,尤為值得一提是,創文還集中破解了信號燈燈時短、路面破損、私裝地鎖等一批困擾百姓的身邊難題。時值寒冬,每晚大沽街道晟卉花園小區新建的“休閒花園”裡,舞蹈隊、秧歌隊、太極拳隊相繼“登場”,熱愛文體活動的居民們共享“創文”成果。“原來這裡是荒地,後來有居民種上菜,成了小區衛生死角。今年街道把菜地都清了,為居民新建一處有綠植、涼亭、廣場和停車區的‘休閒花園’,方便了居民,也讓我們文體愛好者有了活動陣地。”遠景社區文化管理員也是該小區的居民付秀敏三兩句話,道出鄰居們的幸福心聲。

如今,700多名專職網格員和274個兼職網格員全面上崗,在新區形成網格化管理格局和日常問題巡查制度,百姓關注關心的一系列問題都被快速解決,城市面貌也在一點一滴中悄然改變。“咱新區道路是越來越乾淨了,城區環境越來越好了。”“現在路邊公廁好找了,公共場所無障礙通道和母嬰室也都配上了,城市配套越來越齊全。”“創文以來,不僅城市環境更加優美,市民素質也越來越高了,現在外出跨護欄、闖紅燈、遛狗不拴繩的越來越少了。生活在這樣的城市裡,很安心。”……隨機採訪時,新區百姓發自內心地為創文點贊。

“民意調查”解決了生活難題

“爺爺奶奶,請問你們對新區創文有什麼建議?”今年年初,博潤家園的崔爺爺家中來了兩位“小紅帽”,主動上門徵詢居民意見。“生活在泰達挺幸福的。如果菜市場更多點兒,菜價能和老城區一些早市一樣便宜點兒就更好了,我們總想著給兒女省點兒是點兒。”已從河南老家來泰達生活6年的崔爺爺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對上門的志願者建議道。

崔爺爺和老伴沒想到,本以為是隨口一提的事,如今已變成現實。10月18日,首家便民早市在華納社區開張;10月29日中午,全市首個街道主辦的濱海泰達“泰方便”老人家食堂在11個社區同步開業;11月2日,泰達第二體育場升級改造後開放;11月25日,“泰方便”晚市開業……一系列好消息,讓和崔爺爺一樣生活在泰達街的不少居民告別買菜貴、買菜難等一系列生活難題,並在智慧城市建設中樂享創文紅利。“早市上買的菜價格便宜品質又好,年輕人上班來不及趕早的可以趕晚市或者網上下單,老人中午不願意做飯可以就近去社區老人食堂吃‘現成的’,晚飯後一家人再到體育場跑跑步,生活過得美滋滋的。”最近,家住泰達時代的趙女士逢人便誇自己的幸福生活。

創建為民、創建利民、創建惠民。今年,新區創文百日攻堅行動把創建民生工程作為重要任務之一,各開發區和街鎮通過開展專題民意調查,梳理出一批難點熱點痛點問題,確保年內全部解決落實到位。泰達街為解決菜市場少、買菜貴這些居民反映的“不滿意”和老年用餐等現實需求,圍繞“菜籃子工程”、“便利生活”工程等,提速打造“15分鐘便民生活圈”,實實在在地為百姓推進“幸福工程”。“15分鐘便民生活圈,彙集百姓衣食住行等日常需求,這就是創文的重點,也是我們努力的方向。目前,‘泰方便’已經形成品牌,有便民早市、便民晚市,也有便民食堂,下一步還會拓展到便民早餐,讓社區居民多一些小幸福、小確幸。”泰達街道辦事處社區服務辦公室民生保障科科長張茹接受採訪時說。

“文化大餐”提升了城市品位

“以前週末帶孩子去得最多的就是海洋館,如今新區圖書館、中新友好圖書館、國家海洋博物館、新區科技館等陸續開放,我們每個週末過得比上班還充實,現在幾乎每週都要打卡一次科技館。”今年十一假期開放的濱海科技館,如今成了家住開發區的谷女士和兒子週末休閒的首選地。

11月初開始,試運營1個月的濱海科技館將日限流人數增加至開館初期的兩倍,以進一步滿足市民需求。“創文是積極回應新區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嚮往的重要舉措,活動的組織策劃,要設計貼近群眾、貼近實際、貼近生活,深受百姓喜愛的活動場景,讓百姓在活動中有獲得感、幸福感、滿足感。”區科協科普部部長張威接受採訪時提到,自新區創文伊始,區科協便從為民利民惠民角度出發,堅持創文與本職工作相結合,引進天津市第19屆青少年機器人競賽、“千名專家進基層”啟動儀式、“科技下鄉”示範等亮點活動,還邀請歐陽自遠、楊利偉這樣愛國敬業的頂尖科學家和英雄人物,打造“濱海科學名家講堂”這樣具有典型地方特色的品牌,以亮眼的活動推進新區創文進程。

“除經常光顧電影院,我們經常到濱海文化中心、空港文化中心、塘沽文化館等地看話劇和兒童舞臺劇,全家老小一起在家門口享用一系列文化大餐,沒事還能參加個讀書會、徵文比賽嘛的,業餘生活太美好了。”“文藝範兒”市民陳杰告訴記者,新區開展創文以來,全家人的業餘文化活動異常豐富,幸福指數也跟著節節攀升。“現在觀影看劇出遊,不僅不用我們往外跑了,還經常有北京、河北、遼寧的朋友來這裡參觀遊玩,大家都誇咱新區越來越有品位了。”

文明理念播下了幸福種子

一個個任務難題的圓滿解決、一項項傾情打造的民心工程,提升的不僅僅是城市的文明,還有濱海人滿滿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換來的則是市民對創建全國文明城區的知曉率、參與率和滿意率顯著攀升,帶動的是市民參與共建的熱情和整個城市品位的提升。

12月1日,“樂活生態城 普法健步行”活動在永定洲公園啟動,200多名市民邊健步走邊手機答題,普法志願者積極熱情地回應市民的各類問題,來自天津醫科大學中新生態城醫院的醫護志願者帶著急救箱一路相隨,交通志願者則在各個路口“保駕護航”,大家不知不覺中學習憲法等法律知識的同時,也完成了一段文明旅程。

“上週六的學雷鋒志願服務活動孩子們幹得挺起勁兒,下次咱們還帶著孩子一起吧!”昨天,在塘沽第一幼兒園門口,剛剛“下崗”的家長志願者李女士和同小區的鄰居約定。擦拭宣傳展牌、清理背街小巷垃圾雜物、入戶宣傳垃圾分類……11月30日,“濱海是我家·建設靠大家”學雷鋒志願服務月活動再次在全區掀起熱潮,讓冬日裡的濱海新區湧動一股股暖流。在新區,不管是志願服務日還是平時,志願者的身影無處不在。除守衛校園安全的“平安校園家長志願者”,守護社區安全的自發性志願巡邏隊和活躍在各自領域的志願服務隊,今年4月2日社會自主報名的300名文明勸導志願者也正式上崗,在全區人流量大的60多個重點點位進行文明行為宣傳、文明勸導和社會監督志願服務,截至目前志願服務總時長已經超過15000個小時,成為新區創文路上一道美麗的風景。

“彎腰行動”“學雷鋒·志願服務百日行動”“禮讓斑馬線,禮讓行人,從我做起”系列活動、“學雷鋒志願服務日”……新區開展創文以來,志願服務活動層出不窮,居民的參與熱情也迎來一波又一波高潮。“文明交通勸導”、“學雷鋒志願服務日”活動仍在常態化有序推進。“我是一名文明勸導志願者,現在無論上崗下崗,我都是一名文明勸導員,在約束好自己和家人的同時,也要第一時間對不文明行為進行勸阻,‘多管閒事’已經成為一種習慣,改不了了。”每每被人問起,新村街文明勸導隊隊長孫炯都會一臉驕傲地這樣回覆。(記者 杜紅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