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 再見,梅山!再見了,我的9424……

剛剛,梅鋼又傳來新消息!

據瞭解,明年下半年

梅鋼在鹽城的新廠即將開建

計劃用時3年

建成後南京梅鋼將從板橋逐步搬遷

再見,梅山!再見了,我的9424……

其實早在去年12月

寶鋼股份便發佈過公告:

爭取在2028年年底前

將鋼鐵冶煉產能逐步遷出南京

現有的梅鋼區域佈局成新興產業,實現轉型升級

再見,梅山!再見了,我的9424……

△2018年發佈的消息

沒想到時隔一年

梅鋼搬遷的消息再次傳來

這本是預料之中的事

但聽到消息時多少還是感慨萬千

從曾經的繁華到冷清再到搬離

這一次,我們也許真的要跟他告別了

再見,梅山!再見了,我的9424……

在上世紀50年代,為了解決上海鋼廠多但生鐵供應不足問題,國家決定在南京有較好鐵礦資源的梅山建設上海的鍊鐵基地,雖在南京的地盤上,但歸上海管理。

因為是在1969年撥地建設,加上“九大”的召開,所以老梅山人習慣稱梅山為9424。

再見,梅山!再見了,我的9424……

雖然現在很多南京人都不知道梅山,但在過去,梅山也有過一段輝煌的歷史。

曾有長達35年的時間,南京人生活所依賴的煤氣,2/3都是由9424提供的。如果梅山要停產,家裡就要揭不開鍋。

再見,梅山!再見了,我的9424……

但是因為梅鋼是上海的企業,所以第一批來梅山的以上海人居多。他們當中有的是獨自一人,有的是舉家搬遷,一併把上海的生活習俗帶到這裡,形成了一個獨屬於梅山人的生活圈。

日常說上海方言,吃菜口味偏甜,工廠、醫院、電影院、學校、食堂更是一應俱全,把梅山變成了獨一無二的“小上海”。

再見,梅山!再見了,我的9424……

所以在老梅山人心裡,自有一份難以言說的歸屬感,這裡是家一般的存在。

由於交通的不方便,梅山人通常管去城裡和新街口,都叫“去南京玩”。那些年,坐上等半天才能來一輛的新九線,然後晃悠悠的顛兩個小時才能進城。

再見,梅山!再見了,我的9424……


不僅梅山與南京有天然的結界,就連梅山內部也是有劃分的。飛沙走石的“公司”和依著秦淮新河的“礦部”,加起來才是完整的梅山。

“公司”就是位於板橋的鍊鋼廠,“礦部”則是指位於西善橋的礦山區域,兩個地方雖然隔了十來公里,卻都屬於梅山。

印象中,早期的礦部一片荒涼是不能住人的。所以工人們都是早上集體坐卡車去礦部,晚上再坐卡車回板橋休息。

再見,梅山!再見了,我的9424……

後來鐵路修好了,把礦部和公司串聯到了一起,時不時就能聽到運煤火車經過時轟隆作響的聲音。

再見,梅山!再見了,我的9424……

礦部和公司還有一個明顯的劃分就是學校不同。一般,上二中的是礦部的,上一中的就是公司的。

為什麼說梅山是“小上海”呢?有一部分原因也在於此。

因為不管是一中還是二中,雖然掛著南京,但用的卻是上海教材,考試也都是參加上海的考試,高考的錄取名額都是算入上海的。而且梅山的孩子接受的教育是一條龍式的,從幼兒園到高中同學都是同一批。

再見,梅山!再見了,我的9424……

更讓人羨慕的是,當時梅山人的工資級別也是掛靠上海的,不僅工資高了不少,每年職工能享受各種補貼,還可以用鍊鐵副產品換生活副食品,逢年過節冰箱都塞不下。

所以那時候的梅山,一度成為了無數人羨慕不來的區域。

再見,梅山!再見了,我的9424……

再見,梅山!再見了,我的9424……

屬於梅山的榮光已不似從前,城市的快速發展讓人不知道下一秒又有什麼將要告別。

其實在今年2月,梅山礦業公司西南井職工宿舍區傳出了拆遷的消息,這片近半個世紀的筒子樓也要和大家說再見了。

再見,梅山!再見了,我的9424……

圖源:@李凱

50年的崢嶸歲月裡,對梅山人而言,9424這不僅僅是一串普通的數字,更是青春記憶的落腳點,每每提起,總有說不完的故事。

有著“九四二四”印記的船隻、蹲在車間門口的工人、兒時穿行的廠區鐵道、梅山醫院和梅山一小的老照片……一幕幕景象在腦海中倒帶,那些逝去的美好年華歲月,至今仍歷歷在目。

再見,梅山!再見了,我的9424……

記得那時,比起去南京,梅山和上海之間的聯繫更頻繁。逢年過節的時候,廠裡的十幾輛大巴組成車隊送梅山人回上海,順便帶點南京的特產回去送人。

再見,梅山!再見了,我的9424……

記得那時,孩子們手裡會拿著各種藍的紅的白的棒冰票汽水票,簡直快樂的冒泡,因為一個暑假可能都吃不完。

再見,梅山!再見了,我的9424……

記得那時,冬天去廠裡的浴室洗澡不要錢。熱乎乎的大水池,公用的木質拖鞋,衣物隨手丟在長椅上也不擔心有人拿走。

再見,梅山!再見了,我的9424……

記得那時,跟著父母在梅山長大的孩子,大多從幼兒園開始就是同學,大家的的感情很深厚,常常在街頭巷尾奔跑嬉鬧。

再見,梅山!再見了,我的9424……

記得那時,梅山生活區就是在一個個小山丘上建起的,位於地勢頂端的小區被譽為梅山的“中山陵”,居住在這裡的人們習慣說自己是“住在山頭上的”。


再見,梅山!再見了,我的9424……


記得那時,大家會一起去2號小區前面的游泳池游泳,或是拿大人的工作證去職工圖書館看書,幸福的不行。

再見,梅山!再見了,我的9424……

記得那時,文化宮後面的公園被梅山人稱為大公園,梅山電視臺就在那裡。當時的梅山就可以收到衛星電視,想想都驕傲。

再見,梅山!再見了,我的9424……

還有屬於梅山人自己的電影院、曾經的東西商場、熱鬧的菜市場、少年宮裡前的哈哈鏡和遊戲機……這些梅山的專屬記憶,如今回想起來彷彿就在昨天。


再見,梅山!再見了,我的9424……


▲如今的梅山商業廣場

再見,梅山!再見了,我的9424……

不可否認的是,曾經的“小上海”已經回不來了,如今去梅山轉一轉,上海話南京話安徽話各地方言混雜在一起,再也不見當年“小上海”的盛況。

新的梅山也許會承擔起新一代人的青春記憶,但對老梅山人來說,那些熟悉的工作環境、街頭巷尾,最後還是拉下了青春的帷幕。

再見,梅山!再見了,我的9424……

圖源:@南京生活研究所

那些充滿回憶的地方,多想再看一眼,多在腦海中停留一會兒。

忘不掉的梅山電廠

再見,梅山!再見了,我的9424……

再見,梅山!再見了,我的9424……

圖源:板橋那些事 老媽亂燉攝

曾經如此熟悉的工作場景

再見,梅山!再見了,我的9424……

再見,梅山!再見了,我的9424……

圖源:板橋那些事 老媽亂燉攝

地標性建築一般的老碼頭

再見,梅山!再見了,我的9424……

圖源:板橋那些事 老媽亂燉攝

再見,梅山!再見了,我的9424……

再見,梅山!再見了,我的9424……

圖源:板橋那些事 老媽亂燉攝

昔日的梅山一小

再見,梅山!再見了,我的9424……

再見,梅山!再見了,我的9424……

圖源:板橋那些事 老媽亂燉攝

生活了半輩子的梅山生活區

再見,梅山!再見了,我的9424……

圖源:板橋那些事 老媽亂燉攝

承載無數汗水的廠區

再見,梅山!再見了,我的9424……

再見,梅山!再見了,我的9424……

圖源:板橋那些事 老媽亂燉攝

5號樓前通往電影院、文化宮的路

再見,梅山!再見了,我的9424……

再見,梅山!再見了,我的9424……

圖源:板橋那些事 老媽亂燉攝

這裡曾經陪伴了許多人,如今老舊小區整治、203道口關閉、物業統一管理 ……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城市進程的縮影,但這一系列的改頭換面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再見,梅山!再見了,我的9424……


再見,梅山!再見了,我的9424……

即便梅山已不再是以前的那個小上海,但我們依舊是我們,永遠梅山的孩子。

再見了,梅山!再見了,我的9424……

再見,梅山!再見了,我的942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