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7 從上市公司分佈,看大灣區地位

一個地區經濟到底怎麼樣?除了看GDP,還能看什麼?我們覺得就是上市公司數量,地區經濟發展的好壞,本質上是當地企業的發展情況決定的,而上市公司又是企業中發展更好的那一部分。

從上市公司分佈,看大灣區地位

中國哪個省份的上市公司數量最多?哪個省份上市公司盈利多?哪個省份GDP增長快?這些問題,不僅反映出各地的發展水平,也隱含了未來全國新興產業的潛在版圖。

2018年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各省份上市公司數量差距懸殊,發達省份與欠發達省份在上市公司數量上的差距,遠遠大於它們在GDP方面的差距。

與此同時,部分省份業已開展的產業升級正在對接國家推動的“新經濟”戰略,這或許意味著它們在未來有望擁有更多的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數量分佈

Wind數據顯示,擁有上市公司最多的省份為廣東,截至2018年5月3日,該省上市公司達到577家,佔全國的16.42%,位居全國首位,與其經濟總量成正比。

緊隨廣東之後的是浙江。截止今年5月3日,該省上市公司數量達到了421家,佔全國的比重為11.98%。

與此同時,北京和上海分別以311家和278家上市公司數量排在全國第4和第5位。京滬兩大直轄市作為強一線城市,是中國最具輻射力的兩大中心城市,不僅擁有大量國企,不少民營企業在公司發展壯大後也將總部遷至京滬。

從家數上來看,這5地A股上市公司的數量達到1974家,佔整個A股數量的56.19%。

從上市公司分佈,看大灣區地位


上市公司市值分佈

這5個地方不光數量多,在整個A股所佔的市值也很大。截至5月3日,A股總市值為59.47萬億元,北京、廣東、上海、浙江和江蘇5地合計市值達到41.02萬億元,佔A股總市值的68.96%

從上市公司分佈,看大灣區地位


其實,從客觀公正角度看,北京就不應該參與比較,畢竟北京的央企太多,區域經濟發展的活力主要還是要看民營經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