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 《面朝鏡子》B006——失落的參照系

《面朝鏡子》B006——失落的參照系

1

背上小書包,跟老媽說聲再見,兒子蹦蹦跳跳上學去了。從金玉街穿過巷子,來到凱旋路,兒子停下了腳步。

因為從這兒到達順南街小學,必須橫穿馬路。而那裡,既沒有紅路燈,也沒有斑馬線;而那時,才上一年級的兒子,只有五歲多。

第一次獨自去上學,雖然比較近,要橫穿馬路,還是令人擔心。那個擔心的人,就站在家裡窗前,看著兒子的背影。因為金玉街的七樓,視野效果非常好,老媽的眼睛,就一直隨著兒子的背影移動。

兒子停住後,老媽的心開始往嗓門邊提。一輛輛車車在凱旋路上發出轟鳴聲,還時不時打著喇叭呼嘯而過。

街口漸漸有了行人,也要過馬路的行人,這些成年人也站在路口等待。

過了一會,老媽的眼睛裡,出現了這樣一個畫面:成人開始邁開大步,朝著順南街方向進發;一個“小矮人”趕緊伸出小手,牽著一個阿姨的衣角,邁開小腿,屁顛屁顛的跟著。

安全過街!老媽終於舒了一口氣,提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小不點此舉,令老媽難忘。但老媽如今再次提及此事,老爸也非常感慨:老媽的放手,最終變成了放心;兒子的潛能,最終變成了動能——獨立面對世界、克服困難的動能

昨晚,老爸突然想到:兒子安全過街的方法,在過街的當時,也是在不斷尋找參照物之後進行比選的結果吧?

如果沒有成人過街,可以參照哪些?那就只有參照車輛的多寡與速度的快慢。

如果有成人過街,可以參照哪些?成年人還是未成年人?成年男士還是女士?

最終,她選擇了成年女士作為自己的參照,這是最佳的選擇。這也是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中“安全的需要”找到的最好參照。

《面朝鏡子》B006——失落的參照系

2

前段時間,老爸因為一個事情非常的糾結。那就是老城區中央商務區有套房子,不知道是賣好,還是不賣好,反反覆覆,拿不定主意。

賣吧,聽說可能要拆遷,估計損失比較大,那套房子格局非常好,加之住了那麼多年,感情上也非常不捨;不賣吧,可能房價要下跌,還有房產稅要出來。

於是老爸老媽反覆討論,甚至把兒子也加入到討論行列;然後是每天看各種關於房產的資訊與分析;再然後是找朋友打聽是否拆遷的信息。

在舉棋不定的時候,老媽和老爸共同做了一個決定:先掛在網上去賣,如果能賣掉就賣,如果賣到兒子放寒假還賣不掉就租。

房屋出售信息一掛上網,果然有不少人打電話,但你懂的,幾乎都是中介。

當然還是有人買。說來也巧,有兩家人都看上了這個房子。一家談好了,另一家加錢都想買。但老爸已經答應了前一家,就面對加價2萬的誘惑,推掉了另一家。

可令人沒想到的是,正準備籤合同前半個小時,買方意見出現了分歧,合同沒簽成。

被人爽約的感覺非常不好,第二天,對方又說要買了。老爸老媽很生氣,決定在思考幾天,想認認真真想清楚:到底賣還是不賣?

就在最後的關鍵時刻,有朋友提醒:其實可以問問規劃局!最終讓老爸老媽下定決心的,就是在最終籤合同的幾個小時得到的信息:那個地方拆遷尚有時日。

那麼這個反覆的過程中,有什麼重要的啟示和反思呢?那就是老爸老媽糾結了很長時間的事情,就是沒有找到一個很好的參照物。

就以拆遷與否為例,之前也找了不少參照物:比如聽說附近其他小區都有拆遷登記了,這是基層的參照信息;比如《遂寧市老城區控制性規劃批前公示》裡就提到“現老城區傳統商業中心區,向西結合黨校片區拓展文化商業功能”,這是高層的參照信息之一。

但真正參照的,都不是上述參照信息,而是就在最終下定決心前幾個小時得知的參照信息。糾結幾個月的事,做了幾個月的功課,還不如最後決定前做的那一件事,得到的那一個參照信息。

糾結了很久,都沒有找準真正的參照物,這不能不說是有些可悲的,這也是老爸真正值得反思的地方。

《面朝鏡子》B006——失落的參照系

3

如此看來,尋找參照物,建好參照系,是人生不斷面臨的課題。

因為就算是人生閱歷比較豐富的人,面臨各種選擇時,犯選擇困難症時,就是因為這參照物沒找準。

雖然我們都知道“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害相權取其輕”這個做選擇的參照標準,但是輕與重的真正參照標準又在哪裡呢?

這是一箇中年大叔買房的例子。他們家看了一個樓盤的房子,中意的戶型只剩下三套高層:26、27、28三個樓層。

其實對於高層來說,這三個相鄰的樓層都差不多,到底買那一層好呢?

中年大叔想買28樓,中年大媽想買26樓。

買28樓的參照物是什麼呢?是價格。因為越往上一樓價格就便宜3000元錢,28樓就比26樓便宜6000元錢。樓層相差不大的情況下,當然參照價格,便宜的更划算一些。

買26樓的參照物是什麼呢?是層樓,因為中年大媽覺得矮一層總比高一兩層好。

於是他們請教朋友,有朋友又給了參照物:樓層數字。有人說都不錯:6表示順,7表示升,8表示發;有人說要麼你買26、要麼你買27,就是不要買28。為什麼呢?七上八下。

最終,他倆綜合三個參照物:價格、樓層、樓層數字,採用了折中的方式進行“各讓一步”,買了27樓。

原本以為這樣就OK了,後來又冒出一個新的參照物:客廳主臥對面那棟樓的高度。因為對面那棟樓一共是26層高!而不是之前聽說是隻有7層高。

這樣一來問題來了。26樓高的樓,其實頂樓的樓頂就是27樓的地面高度,再加上邊上的欄杆高度,大概在27.5樓左右。也就是說,之前買的27樓,基本被對面那棟樓的樓頂給剛剛擋住視線。

而28樓,剛剛超過對面的樓頂大約半層樓,視線能夠看得出去!於是後來他們又想方設法換成了28樓。

這是不是說明,做選擇時的參照物,要找準,真的不易?

《面朝鏡子》B006——失落的參照系

4

從兒子小時候過馬路找得準參照物,到老爸老媽賣房找了很多參照物,直到最後一刻才找準,再到中年大叔大媽買房選樓層找參照物,直到買了之後才真正找準,都說明了這個問題:人生隨時都需要參照物,但你得不斷地去想清楚,如何才能找得準。

一個人小時候找得準參照物,不等於長大了也找得準;一個人在人生前進的大方向上找得準,但是在具體的事情上不一定找得準。

兒子在《失敗後的總結》一文中,寫到他們參加學校辯論賽的事情。作為大二的他們,敗給了研究生隊,後來復活賽又面對研究生隊再次落敗。

兒子認為,那次總結其實也並沒有總結出太多十分有用的東西,但是卻將他們的觀念扭轉,重新建立了自信,失敗後的總結,不是認命,而是不甘和奮進的歷練。

當然,這裡的參照物是找對了的——自信。因為兩度敗北以後,他們辯論隊的自信自然受到重創,找到自信就是總結的最大意義。

特別是他們學校主要領導親自命題,系領導重視到讓他們正課都不去上的情況下,敗北的打擊可想而知。

但,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某些參照物出現了偏差。比如兒子在文中寫道:“雖然從我的角度出發來看,這次辯論賽別的不說,倒是讓我翹了很久的課,玩了很久的遊戲,儘管該出力的時候我也儘量開動腦筋,想出幾個不錯的點子,然而最終我卻一直在坐著冷板凳。”

這裡面就有兩個地方的參照物偏差。

第一個:把“要備戰辯論賽”當成了去不去上課的參照物甚至是擋箭牌。既然不讓去上課,那好,我就放心大膽地翹課吧,放心大膽地玩玩遊戲吧。或許,備戰不是時時刻刻都在備戰,以至於連上課的時間都沒有,否則,怎麼會有時間玩遊戲呢?只不過是把“備戰辯論可以不去上課”變成了玩遊戲的“免死金牌”而已罷了。

第二個:把“坐冷板凳”當成了“替補隊員”的參照物。既然是替補,上不了場的幾率非常大,但如果參照物是坐冷板凳,那麼你自然就覺得是坐在冷板凳上了,但如果參照物是場上的優秀辯手,那麼,你坐著的板凳再冷,估計也會被焐熱。

如此,可以想象,在備戰時,享受著正式上場辯手可以不去上課的替補們,“忙裡偷閒”玩遊戲時,你可能沒覺得自己坐的板凳是冷的,怎麼到了上場板凳就變冷了呢?

因為參照物組成的參照系失落了。如果像小時候過馬路那樣去尋找最好的參照,那麼,在備戰辯論時,即便自己是替補,也可以參照隊裡最好的辯手;即便自己不能在正式場合上場,自己哪怕再操場裡,在宿舍裡,在鏡子前,也可以自己跟自己辯論式操練幾回,而未來,你也可能成為最佳辯手;即便“忙裡偷閒”,也可以參照最會利用時間學習的辯手,把玩遊戲的時間,用去彌補沒有上課的差距。

參照系失落不要緊,只要找回來就好了。就像老爸老媽賣房子,最後的關頭找到了最好的那個參照信息:一時半會拆遷不了;就像中年大叔大媽買房子選樓層,最終找到了最好的那個參照物:對面那棟樓的高度!

並不是每個人每次都能把參照物找得很準,有時也可能找偏,但只要你肯尋找,最好的參照物組成的參照系,必將出現在你面前,也必將取代最差的參照物組成的參照系。

就像不是向最差的看齊,而是向最好的看齊一樣。有了這樣的參照系,何愁人生沒戲?

《面朝鏡子》B006——失落的參照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