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你是希望美團打敗餓了麼,還是餓了麼幹掉美團?

jack的電動車窮遊日記


關注我,獲取更多深度解讀

互聯網發展的前中期最讓人興奮。

當年美團、餓了麼補貼大戰如火如荼,一塊錢能叫一份外賣,而且這種補貼不僅補貼用戶,也在補貼商家,用戶與商家都樂得不行。


在互聯網發展的下半場,美團悄悄漲了佣金費率,而餓了麼也拿出了plan B。

無論是美團打敗了餓了麼,還是餓了麼幹掉了美團,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都不是一件好事。

當只有一家獨大的時候,市場壟斷,就成了一潭死水,而消費者在這其中撈不到任何好處。

到一家獨大的時候,我們是什麼,是消費者?不,是韭菜好麼。


互聯網人口紅利期已過,對於當今市場來說,巨頭們裁員過冬,在寒冬裡瑟瑟發抖的是普通消費者。

在經過燒錢補貼—搶佔市場—壟斷經營後是什麼,是收割,向商家提價,接著就是運費、服務費上漲,再之後各種紅包補貼將越來越少。

當他們幹掉彼此後,槍口瞄準的必然是消費者們。



我是吳懟懟,虎嗅、36氪、鈦媒體、產品經理等專欄作者、前澎湃新聞記者,專注互聯網科文娛解讀,更多深度解讀,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

原創不易,你的關注和點贊是我更新的最大動力。

吳懟懟


美團是做的比較早的,餓了麼發展的挺迅速。我在兩個平臺都下過單,個人感覺餓了麼更好一些。價格感覺更優惠。後來通過朋友介紹了一個第三方省錢app,通過這個買居然更省錢,騎手送餐費都可以優惠為0,吃一餐還會返錢給我。我不知道騎手是怎麼賺錢的,現在的商業模式真是看不懂。我只明白多幾家這樣的大平臺來競爭,我們消費者可以有更多的讓利。哈哈,省錢才是硬道理!


王彬彬54


投身燒烤小吃行業幾年以來,接觸美團和餓了麼也比較多了,總感覺餓了麼和美團外賣就像是土匪收編團跟正規新四軍一樣,拿騎手配送效率來看,美團外賣要強不少,態度也好一點,餓了麼有點山寨的意思了,尤其是跟美團惡性競爭,各種坑商戶的高提點,高讓利活動,不過我希望的結果還是兩者共存吧,畢竟一家獨大對於商戶和消費者來說都不是最好的結果,真心希望外賣平臺可以設身處地為商戶和消費者考慮,薄利多銷當然可以,但是我們商戶也要生存,我們燒烤餐飲行業撐死就50個點毛利潤,你說提23個點,並且還是按照活動滿減前的原菜價提點 誰能承受的起呢 我們怎麼生存下去


丫吉


就目前的市場表現來看,美團外賣已經實現了對餓了麼的超越。最新大數據顯示,美團外賣的市場份額已經達到了63%,位居行業第一,比餓了麼和百度外賣(已被餓了麼收購,現在已經改名為餓了麼星選)的合併份額還要多。

從我的角度來說,我不希望他們任何一家打敗競爭對手,我覺得兩強競爭,才是最為合理的市場態勢,否則一家獨大沒有競爭不是好事。

通過目前用戶反饋來看,商家用戶、個人用戶

因為我平時用外賣平臺比較少,但是周圍有朋友用外賣比較多,但是同事不好比較,因為某些相關因素,所以不直觀,就是某個平臺佔據絕對優勢。於是我在不久前在高中校友群裡(千人群,全國各地的校友都有,應該還是比較有代表性)問過一次,覺得還是美團外賣用戶多一點,尤其是三四線城市,也許這就是美團“農村包圍城市”策略的成功之處,而且用餓了麼的基本上都是支付寶上直接點比較多,很少單獨下載App,而用美團外賣的很多人除了美團之外,會單獨下載美團外賣App的有不小的比例。

接著我在微頭條發起詢問,總結了下,大概還是餓了麼套路比較多,美團外賣比較實在,而且美團外賣對於商家雖然也很強勢,但總體來說美團外賣還是講規則的,但是餓了麼不太講規則。當然我只是用戶,不是商家,不能評價這是不是個例,或者說是不是抹黑。

兩強對立,才是最佳的市場態勢

任何市場環境,如果一家獨大,肯定會出現問題。

滴滴、快的的合併給大家的痛還不夠深刻嗎?一家獨大以後各種亂象就出來了,除了問題應變比較差,沒有競爭以後在溫室環境容易養成“嬌生慣養”的病,漲價、體驗差、不講遊戲規則等等各種亂七八糟的狀況都出現了。

而且就算是對於平臺本身來說,沒有競爭也不是好事。騰訊為什麼做微信,不僅僅是因為移動以及PC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如果騰訊不革命,微信不能承擔新的生命力,那麼QQ很有可能就被競爭企業革命。阿里做天貓,不是為了革命淘寶,而是為了培養自己的競爭力,避免被其他平臺取代,這是競爭的優勢。

因此我覺得,目前來看,美團外賣已經是第一大外賣平臺了,但是我希望能夠維持這樣的競爭態勢,有競爭的市場環境才是最健康的市場環境。


EmacserVimer


打敗美團的,一定不是餓了嗎。打敗餓了嗎的,也一定不是美團。

我認為,打敗他們的是:消費者和資本!

首先,美團和餓了嗎的模式雷同:雙方都是在不斷的吸收店鋪和消費者。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比拼價格就是其最重要的手段。誰的價格低,誰就能吸引更多的消費者。所以前期,雙方補貼政策的實施,的確吸引了很多消費者。但是隨著外賣平臺對商家抽點的增加,商家又追求利潤的原始動力,為了節約成本,外賣食品質量上有著斷崖式的下降,這導致消費體驗變差。

其次,資本是逐利的。外賣平臺瘋狂燃燒的原因是,它們背後有資本的支持。而資本是逐利的,所有的支持就是為了日後的豐厚回報。美團和餓了嗎現在看似火爆,但是盈利點仍然不清晰。如果沒有了補貼,消費者人數進一步降低。未來如何,還真的說不好。

打敗ofo的不是摩拜!

打敗這美團和餓了嗎的,也一定不是外賣平臺!





跆拳道海帶


說實話,美團最近出了個規定,跑多少單隻能拒接幾單,如果像這樣搞和專送有什麼區別?而且單價比餓了麼低很多,餓了麼雖然單少至少價格看起舒服點,如果真希望誰淘汰,我認為美團是該淘汰的一位,



1分錢的頭像


作為曾經是一個送餐員,想說的是,這兩家都不是好東西,一頭提高對商家的抽成,一頭對配送費進行降價。我勸大家都不要點外賣,或者少點外賣,因為有些商家的衛生問題差到不是你們能想象的。


用戶7940031273384


都他媽不是好東西,就知道剋扣騎手的血汗錢,如果美團一家獨大單費會更低,餓了嗎還偏偏和美團學,你他媽有那個資本學嗎,運營者他媽就知道剋扣以外,不知怎麼去發展商家,怎麼幫商家推廣來賺取佣金,以剋扣騎手為目的,你是他媽想把騎手都逼到美團去嗎,餓了嗎,沒那麼多商家沒那麼多單,竟一單一單的溜,還想價格壓那麼低,媽的不說了,快垮臺了


用戶53548527352


美團和餓了嗎 .都是一樣的平臺 .性質都是一樣 .這樣就會產生競爭.它們做的是怎樣獲取客戶讓客戶忠實與它。但我感覺這點對我們來說都無所謂.不管是良性的競爭還是惡性等對客戶沒壞處.傷害的是商家。是騎手.對客戶來說 .向我就是一個普通的客戶 .最注重的就是價格。但是最重要的還是習慣。除非某一方有很大的優惠我才回刻意去選擇。或者有我點餐餐館對方沒有上某一平臺我才回去另一個去找這個餐館.總之對我來說選擇誰都無所謂。只要是個人的習慣和餐廳的選擇. 純手打 歡迎評論







偵探先生


目前,就中國外賣市場而言,美團和餓了嗎兩家幾乎是平分了中國的外賣天下。想必點過外賣的人都知道他們的服務還算的比較好,就時間方面來說就很準時。

如果說美團和餓了嗎要幹掉對方,對他們來說的確是好事,但對於我們消費者來說卻未必是好事。就好比如美國的兩黨制,和沙特阿拉伯的獨裁。從歷史發展角度而言,獨裁遲早會完蛋。美團和餓了嗎只有相互競爭才能發展,一但一家獨大,那做法便會越來越可恥。最後壓榨的不僅僅是員工,還有消費者。

其實這樣的局面挺好的,兩個都在努力發展,不敢鬆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