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货币政策作用有限,财政救疫害?世界先后出手,还剩多少政策空间?

上周美股创下金融危机以来最差单周表现。面对市场大幅杀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上周五收盘前一个半小时向市场暗中保证,将在必要时将采取行动支持经济,引发市场大幅反弹。

市场普遍认为,美联储是在为3月17日至18日的议息会议敞开降息的大门。芝加哥交易所FedWatch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3月2日下午,市场预期美联储降息100-125个基点的概率达100%。

不过,分析人士认为,美联储参与救市作用有限,且可能带来一系列问题,财政政策或能更好地缓解供应链中断的恐慌。但如果疫情对市场的影响加剧,发达经济体控制疫情的速度较慢,可能降息、量化宽松和财政政策都会集中出现。

货币政策作用有限,财政救疫害?世界先后出手,还剩多少政策空间?

货币政策存局限

美联储参与救市的首要问题,就是不会对疫情本身产生的经济影响起作用。

事实上,新型冠状病毒的宏观经济风险并非源于资金匮乏,而是缺乏治疗和治愈方法,疫情导致的供应链中断也与低成本融资无关。

华盛顿联邦金融分析公司执行合伙人Karen Petrou认为,“央行有应对金融市场的工具,但冠状病毒并非金融,它起初是生物医学上的风险,而后是传染性风险,实际威胁的是整个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提供方。而降息既不能治愈新冠肺炎患者,也不能让担心疾病的人决定购买新房、新车,或者去餐厅消费。”

此外,快速降息、量化宽松等美联储各种市场干预措施可能存在两个共同缺陷。Petrou认为,首先,如果新型冠状病毒一直存在,那么货币政策无法在长期内起到作用,因为疫情与货币和美联储的惯用手段无关。

其次,如果美联储能为股市托底,恢复市场信心,那么美国股市会发生不可逆的变化,情况反而更糟糕。正如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大而不倒”的银行会受益于过高而又无法下跌的股价,进而产生道德风险。

在俄勒冈大学货币经济学家蒂姆·杜伊看来,当前情况下,美联储确实可以帮助稳定市场情绪,防止疲软出现。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首席经济学家奥利维尔·布兰查德认为,降息只是“象征性的”。

他表示,目前降息25个基点不会有很大作用,更重要的是要确保信贷能持续留向因病毒导致的供应链中断,并且可能面临流动性紧缩的中小企业。

财政政策或许更合适

从历史经验来看,财政政策或许能更好地缓解供应链中断的恐慌问题。

Petrou指出,历史上各国通过主权储备解决了许多商品短缺问题。2011年利比亚内战导致严重石油供应中断期间,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指示能源部下的战略石油储备(SPR)紧急出售3000万桶石油,并与国际能源署(IEA)成员国协调,向市场释放6000万桶石油,有效缓解了石油短缺。像这样调动SPR主权储备的措施历史共有3次,而2011年是最近一次。

“如果货币政策达不到类似的效果,将对酒店管理、汽车零部件短缺、基本药品不足问题于事无补。即使央行能用大量资金买下数吨大宗商品,包下一到两天的迪士尼乐园,但也只会在短时间内有效。”Petrou说。

事实上,各国已经出台了诸多财政政策抵消疫情对经济带来的冲击。例如中国已经宣布了对小企业减税等措施;意大利承诺,将允许企业延迟缴税,直到销售恢复正常为止(意大利曾在遭受地震的地区采取过这种措施),并在3月1日提出了36亿欧元的纾困方案;上周,欧盟委员会专门拨款2.32亿欧元用于遏制新冠疫情蔓延。

不过,财政政策是否有效,还要取决于经济如何作出反应。《纽约时报》经济学家认为,目前决策者能采取的最佳措施就是通过有效的公共卫生应对措施阻止感染蔓延。但如果没能阻止,那么财政政策能更好地提供定向援助,例如向中小企业提供低息贷款或其他形式的融资,或者为感染严重的地区直接拨款。

对此,奥利维尔·布兰查德认为,货币政策有助于将需求维持在较高水平,防止负债企业陷入财务困境,而财政政策有助于支付必要的医疗干预措施并增加需求。

知名财经评论员、金融分析师肖磊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货币政策对市场情绪的提振会更及时,但副作用也比较大,财政政策见效稍微慢一些,但后劲会比较足。如果疫情对市场的影响加剧,发达经济体控制疫情的速度较慢,可能降息、量化宽松和财政政策都会集中出现。”

还有多少政策空间

那么,各国还有多少政策空间可以实施?

总体上,主要经济体应对疫情仍然以财政政策为主,尚未采取货币政策,但美联储有迹象在3月中旬降息。

而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目前美国总统特朗普一直在讨论新一轮减税,但他表示,该计划要到今年下半年才能推出。另外,特朗普还在2月29日强调,没有计划立即采取财政对策。“我认为我们期盼的大事就是美联储履行职责”。

此外,美国财政部也一直不愿就病毒对经济造成的影响作出回应。一些民主党议员要求政府考虑针对小型企业的无息贷款和其他有针对性的支出,但目前尚未获得任何关注。

欧元区经济早在疫情蔓延之前就已经放缓至债务危机以来的最低增速,许多经济学家担心在这种情况下,供应链、贸易和旅游业会遭受更多破坏。

上周,欧盟委员会专门拨款2.32亿欧元用于遏制新冠疫情蔓延;上周日,意大利还宣布了一项36亿欧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并正在寻求欧盟授权扩大今年的预算赤字;德国政客则暗示可能放松对债务支出的限制。

但货币政策方面,目前欧央行尚未暗示会采取任何干预措施。欧央行行长拉加德表示,“疫情尚未进入对通胀产生持久影响,需要采取货币政策应对的阶段。”欧央行将在3月12日公布最新决议。

在日本,目前人们普遍认为需求真正下滑的风险很小。但英国《金融时报》认为,如果需求受到重大打击,日本央行几乎没有回旋的余地。目前日本隔夜拆借利率为-0.1%,十年期债券收益率上限为0,也就是说,即使进一步降息,或增加资产购买量,央行也不会从中受益,还会为此付出更大代价。

因此,财政政策将成为日本的主要政策工具。但鉴于日本政府刚刚完成截至2020年3月的财政年度补充预算的立法,可能还需要数月时间才能采取进一步措施。

目前,韩国是在海外新冠疫情最为严重的国家。据韩联社3月2日援引韩国官员的话报道称,政府计划制定一项超过6.2万亿韩元的额外预算对抗新冠病毒,并将在3月5日向国会提交法案。如果通过,该预算将用于支持政府的检疫措施,并帮助受疫情严重影响的小型商户。但货币政策方面,韩国央行在2月27日宣布维持基准利率1.25%不变,并强调未来维持宽松货币政策立场,会密切关注国内经济增长的风险因素。

记者 赵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