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 駐村老茶館丨山裡牧民興起“創收熱”

駐村老茶館丨山裡牧民興起“創收熱”

駐村老茶館丨山裡牧民興起“創收熱”
駐村老茶館丨山裡牧民興起“創收熱”

湛藍的天空,蔥綠的草木,漫山遍野的牛羊,給仲夏時節的瑪納斯縣清水河鄉坎蘇瓦特村增添了生機和活力。

黨的十九大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激勵昌吉州社保局駐坎蘇瓦特村“訪惠聚”工作隊勇擔重任、主動作為,發揮“傳幫帶”作用,調動村“兩委”積極性,教育引導牧民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多形式創業就業,哈薩克族村民中出現“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創收局面。

在村裡開辦農家飯館

驻村老茶馆丨山里牧民兴起“创收热”

“我們村裡有飯館了!”6月中旬,一個“今日頭條”不脛而走。牧民吾熱孜汗將閒置的房屋裝修一新,開起了“快餐店”,這是坎蘇瓦特村的首家飯館。開業當天,村裡的親戚朋友、左鄰右舍都來祝賀,一睹首家飯館的火熱場面,還品嚐美味。吾熱孜汗專門聘請了廚師,做拌麵、炒麵、湯飯、大盤雞等家常飯菜,很受顧客歡迎。

驻村老茶馆丨山里牧民兴起“创收热”

隨著清水河鄉整體旅遊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遊客走進大山,感受“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山鄉美景。但遺憾的是沒有地方休息就餐,只能是“一錘子買賣”有去無回。吾熱孜汗有求必應地開辦了“合然”飯館,紓解了這一局面,不僅提高了經濟收入,還帶動了村裡的三產發展。飯館開張以來,最高日上千元,這在偏遠山村算是個天文數字。吾熱孜汗雖然身患眼疾,但他身殘志堅,是村裡最早開商店和玉石店的牧民。現在,吾熱孜汗還買了小車,生活過得富裕幸福。在餐館旁邊,他還打算開一家超市和玉石店,讓更多的人瞭解坎蘇瓦特的土特產,將坎蘇瓦特村特色產品帶出大山。

到準東去就業創收

驻村老茶馆丨山里牧民兴起“创收热”

葉斯哈提是村上少有的幾個文化程度較高、普通話掌握較好的村民。他不甘心一直在大山裡過日子,總想出去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心中始終有一個彩色的夢想。駐村工作隊隊長、村第一書記王耀通過與準東人社局對接,將村上的勞動力介紹到準東工業園區,這可圓了葉斯哈提的夢想。幾天前,王耀隊長與黨支部書記木拉力一起帶著葉斯哈提和其他年輕人,走出大山,走出瑪納斯,到300多公里外的準東工業園區這一大開發的戰場,根據個人不同特長,找到了相應的崗位。

驻村老茶馆丨山里牧民兴起“创收热”

王耀隊長說:“我們帶他們去準東工業園區就業,當然希望他能多掙錢,但還希望學習先進思想、先進技術,還希望他能找到女朋友,解決個人婚姻大事,早日成家立業,孝順父母。”

三苗”工程“”了庭院經濟

驻村老茶馆丨山里牧民兴起“创收热”

入夏以來,黨員沃贊家的菜園已收穫滿滿,小白菜、韭菜、草莓每天都上餐桌。往外一看:蘋果樹上結滿了青色的果子,院子裡散養的土雞跑來跑去,每天都給主人貢獻著雞蛋。沃贊從去年就開始實施雞苗、樹苗、菜苗“三苗”計劃,用心澆灌、用心栽陪。

驻村老茶馆丨山里牧民兴起“创收热”

今年,州社保局吳建琴局長為親戚哈泥夏家買了上百元菜苗,並親自教親戚學種疏菜,還鼓勵局裡結親幹部為親戚送菜苗,大力推廣菜園子,引導其他牧民也種菜、養雞。在工作隊、村“兩委”的大力推廣下,今年村裡有30戶種上綠色疏菜。“三苗”工程不僅提高了經濟收入,豐富了餐桌上的食物,改變了牧民以肉和麵為主的飲食結構,增加了綠色疏菜和水果,提高了生活質量,也讓大家看到了坎蘇瓦特美好的明天。(昌吉州社保局駐坎蘇瓦特村“訪惠聚”工作隊 張琳楠)

驻村老茶馆丨山里牧民兴起“创收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