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4 二胡演奏者都應有適應自己的有效弦長,來了解一下看你的是否合適

二胡的有效弦長多因人而異:琴馬的安放位置根據音響而定,一般設在琴筒前口中部偏上一點:琴弓擦弦點在琴筒皮膜護片以上,運弓時弓毛與膜面近乎垂直。這是目前的狀況,人們也習以為常。但從弦振動的原理及二胡發音的諧和性來看,對此仍有探討一下的必要。

二胡演奏者都應有適應自己的有效弦長,來了解一下看你的是否合適

久音盒二胡

琴絃的整體振動產生基音,分段振動(全長的1/2、1/3、1/4……)產生泛音。把擦弦點設於有效弦長的七分之一及九分之一處,可以削弱或消除不諧和的第七或第九泛音。這對增加二胡音色的諧和性是有益的。

二胡有效弦長的習慣設置方式是:①以手掌寬作尺度,自琴筒向上量四次確定出千斤的位置。②以小臂做尺度,置琴筒於肘下,在手所達到的部位設置千斤。用上述方法確定有效弦長,不但誤差較大,而且不能把擦弦點、有效弦長、琴馬位置三者統籌兼顧起來。從實測情況來看,也顯示了用上述方法設置有效弦長的弊病。下面列出兩種規格的琴筒(前口縱長84和90毫米)、三種有效弦長(370、380、390毫米)的實測結果。

二胡演奏者都應有適應自己的有效弦長,來了解一下看你的是否合適

久音盒二胡

一個二胡演奏者,應能根據音色需要科學地安排有效弦長、琴馬位置。我認為要做到這一點,應考慮到:①琴筒前口尺寸;②琴馬安裝位置;③弓毛寬度;④皮膜護片厚度;⑤琴絃有效部分長度。實際操作時,可先進行測算,然後再調整(或安裝)千斤和琴馬。下面舉一個例子來說明:

設:琴筒前口縱向尺寸為84毫米,琴馬承弦點至琴筒上緣的距離為38毫米,護片厚度加上弓毛寬度的二分之一為4毫米。

二胡演奏者都應有適應自己的有效弦長,來了解一下看你的是否合適

久音盒二胡

那麼,擦弦點至琴馬承弦點的距離為38+4=42毫米。

42×9=378毫米(有效弦長)

這時,可根據上述數值安裝琴馬和千斤,或對已安裝上的琴馬和千斤進行調整。

一把二胡的音色如何,涉及到許多方面。因此,一種理想音色的追求,不能僅僅依賴於合理調整有效弦長於擦弦點的關係,還要考慮到其他諸多因素音量、均衡度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