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疫情防控一線 他們並肩戰鬥

應急隊員集合,出發去馮家廟。"一聲令下,安陽市北關區彰北街道辦事處主任李豔玲帶頭穿隔離服,帶護目鏡,手拿警戒帶、隔離錐,不到三分鐘,10名應急隊伍準備完畢。這不是在演習,這是2月2日,轄區馮家廟村湖北返安人員孫澤義夫婦發燒後,彰北辦事處應急處置的一個縮影。

應急隊伍當中,有孩子小無人照顧的,有年邁父母無人看護的,有夫妻都在疫情一線的,他們舍小家、顧大家,為疫情戰役貢獻自己應有的力量。

隊員史本愚的兒子才1歲多,從年初一就開始值班的他已經在崗位連續運轉了72小時,他每天白天還要排查武漢返安人員,晚上對人員信息建立臺帳,錄入微機。晚上,大女兒發來微信"爸爸,你什麼時候能下班呀,我好想你。"父女見面成立一次奢望,"我每隔一天值一次24小時班,第二天晚上回去就11點了,早上7點就得走。"史本愚慚愧的說。

"我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能早日打贏這場戰役,回家看看我的爸爸。"張永強堅定表態,"現在所有同事都奔赴在最前線,我想這個時候我更要堅守崗位。 "

原來,大年三十晚上,他那年近七旬的父親在老家摔了一跤,這些天都需要臥床休息,行動不便。本來春節有幾天假期可以回家探望他們,但如今......其實也就一個多小時路程,可這條回家路卻被病毒隔離了。

侯欽威的愛人在社區工作,加班是家常便飯,但他們從無怨言,特別是春節防控疫情開始,夫妻倆更是連見一面都難。大年初一接到疫情防控命令後,為了做好後勤保障工作,他立即返回單位做好後勤工作部署的準備。

"要把全所的防護裝備物品提前落實到位,首先就是清點統計好現有物資和急缺物資,這需要向各村(社區)、部門發放落實,其後再列舉詳細清單,例如飯餐數、口罩、體溫計、消毒液、防護服……等,這些工序下來,一干就是凌晨兩三點"侯欽威說,"這幾天晚上比較冷,各村(社區)24小時卡點的保暖問題,是我最大的牽掛。"

不僅如此,他還要負責轄區的疫情防控宣傳報道,一回到辦公室,他就馬上投入了作戰狀態,由於長年累月對著電腦碼字,他犯上了腰椎間盤突出,近日正好遇上發作期,"現在痛得連上洗手間都困難!"但他說這不重要,"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崗位,我雖然不在一線,但也要努力堅守。"

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彰北街道辦事處高度重視疫情防控工作,街道成立了由黨工委書記任組長的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下設疫情防控排查組、業務指導組、應急處置組、綜合協調組等六個工作組,各組明確工作職責,切實築起了一道彰北疫情防控的 "防火牆"。(高廣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